宋金玲
摘要:情境創(chuàng)設是教育實踐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其主要是指教師從所教內容的實際出發(fā),通過不同的形式及其手段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目的則在于激發(fā)學生興趣、深化學生認知與理解。就當前中小學英語教育現狀來看,若教師單純只是照抄照搬教材,很難吸引學生充分融入到課堂中來。為此,中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嘗試著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情境,以情境吸引學生,以情境推動學生,進而達到更高質量的英語教與學效果。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情境教學法;實踐策略
一、基于中小學英語教學應用情境教學法的價值
(一)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
當英語課堂中有著多樣化的教學情境時,這些情境很容易便充分誘發(fā)了學生的情感共鳴,促使著學生對索要學習的英語知識產生探究的興趣與積極性,可以說,這時的學生是樂意學習英語知識的,是能充分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積極而主動地學習英語知識的。連帶著,這時的英語課堂氛圍是活躍且輕松的,師生間的教與學的氛圍也異常融洽、愉悅。
(二)推動學生高效學習英語知識。
教師若單純只是死板地教授英語知識,學生依靠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實際效果勢必不甚理想。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一個個有趣、真實的情境中,學生將與所要學習的英語知識發(fā)生互動,這一過程中其將以一種輕松且靈活的方式巧妙理解與突破所要學習的內容,從而達到高質量的英語學習效果??梢哉f,情境化教學還使得中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二、基于中小學英語教學應用情境教學法的實踐策略
(一)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提高口語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在實際學習中仍傾向于采用直觀化、形象化的思維,此時他們的抽象思維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對于稍微抽象與復雜的知識及其內容理解起來便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所需要的時間也相對較長。但課堂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因此,教師應該要想方設法尋找到契合小學學生實際認知特征的教學方法。情境創(chuàng)設也能使小學階段學生的口語能力得以加強,這需要英語教師在課程實踐中對教學情境增強手段和技術的運用。多媒體往往是教師良好的選擇,可以真正做到化靜為動,為學生日常探索和創(chuàng)造提供環(huán)境保障,促使學生在學習能力上得到持續(xù)強化。
例如,在小學英語教學與“Seasons”相關的內容時,本節(jié)課以四季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在課程開展之前,教師可以借助事先制作好的 flash 課件,為學生呈現出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之后,教師可以展示:“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all the year round ?”“What is the representative weather of your favorite season ?” 鼓勵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投入表達和探索當中。這樣就自然而然地引入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教師也可以借助課件一邊呈現景象一邊呈現對應的單詞和語句,使學生的學習效果變得更好,真正起到情境創(chuàng)設的作用。
(二)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相比小學生,初中學生的思維就更加靈活,他們已經非常有自主性,對于自己不喜歡的事物,是很抗拒去學習的,就算是因為升學的壓力而被迫去學習,效果也大多不太好。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技能,創(chuàng)建繽紛英語課堂是必要的,還要使學生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意識,有助于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并理解英語在將來工作中的重要意義。但由于學生還處在初中階段,對自我的認識和興趣還不能全部固定下來,教師就必須巧設趣味環(huán)節(jié),抓住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調動出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初中英語教師必須在課堂上設置生動有趣的教育情境,讓學生認識中文與英語之間的區(qū)別。
例如,在學習“Our School life ”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觀看提前準備好的視頻,讓學生提前了解英國和美國的學習模式,植入一個印象,在講解長難句知識點時,可以穿插一些有趣的英美差距小故事。 還可以在學習課文之后,讓學生結合自身感受的中國式教育和西方教育作對比,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一張空白的對比表,然后分小組展開積極的討論,如果時間不夠,也可以作為課下的作業(yè)等。最后再延伸一些額外的相關單詞,培養(yǎng)學生的縱向思維能力,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其能夠逐漸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巧設情境,借助趣味環(huán)節(jié)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吸取知識,提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和見解,從而提升其創(chuàng)新能力。
(三)立足學生生活,創(chuàng)設生活化英語情境。
英語是一門人們相互間用來交流的語言,因此,英語學科相較于其他學科來講本身就有著非常明顯的工具性特征。這也決定了我們中小英語教育教學不能只關注學生們的英語考試分數,還應當予以學生們英語實際語用能力進行有機而持續(xù)的培養(yǎng)、鍛煉,以讓中小學生們懂英語、會英語,更能說英語、用英語。為此,中小英語教師便可以立足于學生們的實際社會生活,有意識地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英語情境,以拉進學生們所學英語知識同自身生活之間的聯系,與此同時,賦予學生們運用所學英語知識以更多的機會。
例如,在學習了“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這一英語句型及其相關回答的英語知識之后,我便為學生設置了一項交談任務,即學生要模擬進行問答,其中一人扮演問路者,另外一人扮演著指路者,雙方要圍繞這一主題進行流暢的問與答。這一任務緊扣生活實際,同時又與剛才所學的內容極為契合,因此,學生融入其中的積極性格外高漲。像學生兩人便進行了如下一番對話“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museum?”“ Go straight down this road to the second traffic light,then turn right and walk about 100 meters. ”“Thank you very much. ”“You are welcome.”而這一番生活化的情境對話,不僅使得學生進一步復習了所學的英語知識,更使得其在日后遇到類似的情況時也能從容應對。我想從中小學生的英語實際出發(fā),巧妙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英語學習情境,確實發(fā)揮出了其應有的作用,顯著助推了中小學生們的英語學習,提高了英語教學質量。
三、結語
如今,創(chuàng)設多元情境,建設繽紛課堂,可通過巧設趣味環(huán)節(ji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英語課堂嘗試以學生為主、解放學習空間等。中小英語教師認識的多元情境教學,往往與他們的實踐不一致,甚至相去甚遠。這是因為不同教師對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不同的態(tài)度,還需要中小英語教師具備改革的勇氣,更需要校方的支持。如何創(chuàng)設多元的課堂教學情境,以實現教學情境的進一步改進和普及,仍需要廣大教師進行深入的研究,進一步豐富教師的教學理論,助力于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逐步實現課堂效率高、教學質量高、學習效益高的目標。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理論水平。
參考文獻:
[1]施靜.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方法探討[J].新課程,2021(33):91.
[2]郭長虹.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中學英語情境教學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20(07):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