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景存
摘要:隨著當前教育改革和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文化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并且隨著當前社會人才需求要求提高,現(xiàn)階段的教學形式不得不做出實質(zhì)性的改變。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社會發(fā)展需求,同時也是提高小學生整體素養(yǎng)的關鍵舉措,但是教學壓力的增大,導致高年級的小學生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本文主要針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具體措施。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心理健康教育
作為直接影響小學生后續(xù)生活學習的關鍵因素,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社會發(fā)展和教育事業(yè)主要關注的重點問題。因為教育改革使得現(xiàn)階段的小學學習任務逐漸增加,再加上多方面文化的不斷影響,促使現(xiàn)階段的小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很容易因為一些外在因素而出現(xiàn)心理問題,這不僅影響學生正常的知識學習,甚至還對教學工作的開展與落實造成阻礙。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當前新課改政策的不斷深入,雖然優(yōu)化了傳統(tǒng)教學遺留下來的教學問題,但是也在以往知識量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識,這不僅加大了學生的學習任務量,還加大了老師的教學負擔。作為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也正在面臨升初中的階段,大量的學習任務很容易讓他們出現(xiàn)心理問題,如果學生心理起伏比較大,老師也沒有對其進行正確引導的話,很容易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造成不可逆的影響。所以,作為目前教學事業(yè)關注的重要問題,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教育者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
(一)學生學習任務重
隨著社會進步發(fā)展,當前社會人才需求也在逐漸擴大,各大學校為了提高自身升學率,不斷的增加學生的學習任務,家長為了讓學生贏在起跑線,也不停地給他們報課后輔導班。多方面因素的增加,在加大學生學習任務的同時,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真實想法,心理健康的教學理念也沒有在實際教學中得到展現(xiàn),這種壓力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無疑是致命的。再加上大量的作業(yè)任務填滿了小學生的課余生活,讓他們的早早的告別了自己的童年,種種不利因素從而導致學生過早面對升學壓力,以至于產(chǎn)生嚴重的心理問題[1]。
(二)過分重視成績
雖然當前教學形式正在慢慢向著現(xiàn)代化的方向發(fā)展,但是實際教學時仍然有大多數(shù)的學校和老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影響較深,在教學過程中一直把成績作為主要的關注點,也一直通過成績來評判一個學生。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下,老師很容易忽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再加上語文本就是一門注重語言和閱讀的學科,重要知識點都比較枯燥乏味,另外老師和家長的壓力迫使學生不僅無法對學習提起興趣,甚至會產(chǎn)生厭煩心理,并且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沒有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一直都是嚴加管教,讓學生喪失了主觀性。
三、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措施
(一)深入教材,展開心理教育
小學高年級的語文與低年級語文內(nèi)容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并且涉及到的內(nèi)容也更廣泛,情感也更加的豐富多變,同時每個人物形象刻畫的也更加的淋漓盡致,這不僅提高了語文價值,同時也有助于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多個層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文化,老師也能直接把教材中的知識點直接的引入到小學生的心理教學當中[2]。
例:老師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詹天佑》這篇文章時,老師就可以帶領學生深入教材,通過文章內(nèi)容來發(fā)掘心理教育元素。老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將詹天佑的艱苦奮斗、不怕困難修建京張鐵路的偉大事跡通過視頻的方式進行簡單的概述,讓學生對詹天佑以及本節(jié)所要講解的知識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之后老師在利用詹天佑正面人物的偉大形象對學生進行深入引導,充分的發(fā)揮榜樣作用,讓學生們學習詹天佑在刻苦艱難環(huán)境下所展現(xiàn)出的無畏無私的愛國精神,這樣不僅有助于小學生的人格塑造,還能及時解決小學生心理障礙和心理問題。
(二)建立和諧的教學氛圍
雖然高年級的學生擁有了一定的認識能力與想象能力,但是老師也要確保自己設計的教學內(nèi)容符合他們的學習需求和心理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的發(fā)揮教學效果,并在教學過程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其自主參與到學習當中,并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逐漸放松身心,緩解學習壓力,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并為后續(xù)的學習奠定基礎[3]。
例: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桂花雨》這篇文章時,雖然文章有專門的配圖,但是學生很難通過文字結合配圖的形式來感受桂花雨的芳香與美麗,因此,老師就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感受真實的桂花像雨一樣飄落的情境,并讓他們用肢體去真實感受這和諧美麗的氛圍,讓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中慢慢的疏導心理。
(三)建立教學情境滲透心理健康教學
針對高年級的小學生,老師可以結合文章內(nèi)容采用情境建立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這樣不僅能直觀的將知識展示給學生,同時還能通過情境建立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文章作者情感,體會其中所描寫的具體感情,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還能通過正確的情感教育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例: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慈母情深》這篇文章時,老師利用情境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感受文章中所涉及到的情感,并且通過不同的事情都產(chǎn)生了哪些情感波動,從而引導學生利用不同的情感開體會人物。這樣不僅有利于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情感品質(zhì),還能在實際生活中體會到母親的不易,讓學生形成感恩意識,并通過課文學習獲得成長,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教育事業(yè)進步發(fā)展的重要舉措。作為影響小學生一生的心理問題,教育者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在實際教學中提高小學生語文基礎知識能力的同時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從而培養(yǎng)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心理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曉英.如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知識文庫,2022(03):40-42.
[2]張燕.在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教育界,2021(50):2-4.
[3]高俊.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性思考[C]//.2021年基礎教育發(fā)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21:26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