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要:博物館教育是非正規(guī)性、非強制性的,觀眾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對象是廣泛的,是全民的教育。形式是靈活多樣的,展示和教育活動的類型是多元的??死斠啦┪镳^做好社會教育工作,不僅是博物館自身發(fā)展的需要,是博物館的職能和使命,也是國家、社會和民眾對博物館的要求。
關鍵詞:社會教育;觀眾研究;特色活動;品牌社教活動
博物館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我國現(xiàn)代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和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死斠啦┪镳^有多個“教育基地”的稱號,更應該重視自身教育職能的發(fā)揮,擔負起為廣大社會公眾提供文化教育服務的責任。
一、博物館教育的含義和特點
(一)博物館教育的含義
廣義上的教育包括了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博物館是社會教育的重要場所,是學校之外的“第二課堂”。在美國《博物館教育工作者手冊》中,博物館教育是“被最廣義地理解為任何促進公眾知識或體驗的博物館活動。”
(二)博物館教育的特點
首先,博物館教育是非正規(guī)性、非強制性的,觀眾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喜好,選擇時間參觀和參與活動,觀眾具有很大的自主性。
其次,博物館的教育對象是廣泛的,是全民的教育,有著不同年齡段的廣泛的觀眾群體。
最后,博物館教育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展示和教育活動的類型是多元的,除了傳統(tǒng)的展板和櫥窗展示,還有很多實物模型、情境復原、歷史影像等可以更為直觀地感受和體驗的設計。
(三)博物館教育的方式
教導解說式:教導解說式類似于傳統(tǒng)的學校教育,是通過講解展示的方式將知識傳輸給觀眾,是一種觀眾處于被動接收地位的方法。
互動體驗式:讓觀眾觸摸、感受藏品,給觀眾提供真實或模擬的情景和活動,讓觀眾在參與活動中獲得體驗和感受,從而獲得知識、增進理解。
探索發(fā)現(xiàn)式:是一種觀眾較為主動的學習方式,通過動手做、主動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來實現(xiàn)獲取知識的目的,也就是在“做中學”。
二、觀眾研究
(一)進行觀眾研究的重要意義
觀眾既是博物館展覽和教育活動服務的主要對象,又是其賴以生存的基礎,沒有觀眾參觀的博物館沒有存在的社會價值,所以博物館應該把觀眾作為博物館工作的主要出發(fā)點。
(二)觀眾研究的內容
觀眾研究可以包括日常的觀眾研究和為舉辦教育活動而進行的觀眾研究。日常的觀眾研究一方面是為了描繪博物館的觀眾群體的畫像,另一方面是為了了解觀眾對于博物館展覽和服務的意見。
三、多樣化的社會教育活動
(一)展覽和講解活動
展覽是博物館教育活動的主要形式,做好展覽的講解工作是博物館開展教育工作最基礎和最重要的一環(huán)。講解員要深入了解博物館展覽陳列的主題、內容、目的,了解展品的特點、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針對不同觀眾群體因人施講,但是講解員數(shù)量和時間有限,可以使用語音導覽,或提供分時段解說服務。
(二)與機構合作
與學校合作,可以結合中小學校的課程大綱,作為相關課程補充的特色教學活動。
與社區(qū)合作,讓博物館成為“社區(qū)的文化中心”,可以鼓勵和組織社區(qū)居民,把一些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藝術表演的形式。
與單位合作,把展覽內容以講座形式送到單位進行宣講,在單位展覽流動展板。
(三)針對市民的特色活動
特色講座。可以推出一些專題講座,用專題講座的形式來介紹博物館的文化和克拉瑪依的石油發(fā)展史,如博物館特色展品特征和人文背景專題講座;邀請老一代石油人親口講述歷史。
特色活動。如可以在博物館放映歷史錄像和電影;舉辦知識競賽,結合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吸引市民了解和關注克拉瑪依博物館;響應黨中央關于“建設學習型社會”的號召,博物館可以通過舉辦一些學習活動,為建設學習型社會盡一份力。同時,充分利用博物館以外場館,結合社會資源共同舉辦特色活動。
(四)針對青少年的教育活動
針對青少年的活動設計要突出趣味性、互動性和參與性,利用館藏實物,以青少年為中心,通過在活動中用實物、模具、圖片和視頻等生動直觀的方式展示要傳遞的內容,用問題啟發(fā)思考等方式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如舉辦尋寶比賽,講述藏品背后的故事;開發(fā)石油產業(yè)鏈模具,親身體驗石油開采的過程等活動。對于年齡小一些的孩子還可以設置親子活動,如“我的爸爸媽媽是石油人”為主題的畫畫活動;“聽爸爸媽媽講石油故事”活動等。
(五)打造品牌社教活動
博物館每年開展的社會教育活動中,可以選效果好的活動打造成品牌社教活動,如克拉瑪依市文博院“紅領巾講解員”夏令營活動,至今已經(jīng)舉辦了14期,已經(jīng)逐漸成為品牌活動深入人心。充分發(fā)揮品牌社教活動的作用,讓大眾參加博物館活動成為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參考文獻:
[1]胡志航.淺析新時期如何發(fā)揮公共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J].農家參謀,2019,No.636(21):264.
[2]黃文俊.淺談博物館社會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思路[J].武漢文博,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