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學習是經(jīng)過實踐檢驗并且對學校教學有著積極作用的一種現(xiàn)代學習方式,但是在學校實際教學中往往會出現(xiàn)各種現(xiàn)實問題以致于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兜赖屡c法治》課程作為青少年全面發(fā)展的必修課,將合作學習運用于其教學中符合初中學生學情的發(fā)展狀況。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討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一步完善初中合作學習方式,提高初中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guān)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對策
一、合作學習相關(guān)概述
合作學習是以師生、生生關(guān)系依托,在合理目標導向下,以課堂相互協(xié)作為基礎(chǔ),以小組間的學習活動為方式、小組成員的成績?yōu)樵u定依據(jù),進而在標準和評價的兩種模式結(jié)合中,完成高質(zhì)量教學活動。合作學習突出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主體作用、合作思想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等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它符合現(xiàn)代學習的要求。合作學習改變了以往課堂中灌輸教學的單一模式,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新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交流,促進學生發(fā)展。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應用合作學習出現(xiàn)的問題
第一,課堂組織形式化,缺少實質(zhì)性合作。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通過小組討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看到普遍的現(xiàn)象:前后或者左右相鄰的學生就近組成小組,教師設置題目供學生討論,教師在教室走動過程中可以聽到學生此起彼伏的討論聲,但教師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此起彼伏的討論聲并非都是在討論題目:有的學生在看課外書,有的學生在說說笑笑,有的學生甚至再寫其他科目作業(yè)。教師在設置題目時既沒有明確指出教學目標,也沒有提前做好需要學生完成的教學準備,學生僅僅就是作為聽眾來配合教師上課。開展小組合作討論前教師要設置能夠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的問題,使學生有疑問在心,提升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內(nèi)動力,真正的使學生想學習,愛學習,使小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而不至于僅僅是表面功夫。
第二,討論主題設置不合理。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說:“發(fā)展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在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主題對教學目標的完成具有的重要作用甚至起決定作用。通常教師在設置討論主題時往往缺乏啟發(fā)性,在課堂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問題設置過于簡單,學生輕而易舉地得出答案,如果僅是討論這種問題,純粹是浪費時間,缺乏討論的價值,不利于初中學生思考能力的提高;同時如果問題設置太過復雜,未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超出學生學習理解范圍,學生無法解答,則無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致使合作學習效果低下。其次,問題討論缺乏引導性,主要表現(xiàn)在問題范圍限定上。教師設置的問題不能脫離學生實際,否則會導致學生無法找到切入點思考問題,問題答案更是牛頭不對馬嘴。諸如,教師設置討論的主題是“如何構(gòu)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請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出謀劃策”等等,此類主題較為空泛,學生的閱歷少,缺乏實踐,且沒有教師引導,學生也僅是將其束之高閣,僅是普遍答案,無法反映問題實質(zhì)。
第三,學生尚未養(yǎng)成合作學習的意識,教師沒有發(fā)揮好指導作用。據(jù)筆者實習期間觀察,大多數(shù)初中學生不懂得如何同他人進行合作學習,僅是有問題就向具有權(quán)威性的人提問。關(guān)于這一現(xiàn)象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這一代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將愛意全部傾斜在其身上,從而學生缺乏與同輩交流溝通、互幫互助的經(jīng)驗;同時應試教育的影響還存在使得學校對學習成績和升學率的重視遠大于學生的社會交際技能訓練;對于學生來講,從小被灌輸學習知識是王道,成績是王道的思想,學生的關(guān)注點都在提高學習成績,而非合作學習過程本身對于提高學習成績以及綜合能力的重要意義。
此外,教師在合作學習中扮演的角色是合作者。教師與學生之間變成“指導——參與”的關(guān)系。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并沒有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指導,更多扮演的是旁觀者的角色,在合作學習中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教師的全過程參與。在實際操作中給予及時、適度的組織和調(diào)控;此外,還應對在討論時學生缺乏合作意識、注意力不集中、出現(xiàn)跑題等問題要事先制定預案,以保證合作的順利進行。
第四,目標取向評價不足。教師隊小組進行整體評定,給與團體分,無法凸顯學生個人評價,忽視學生本身的差異性,無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另外,教師在評價過程中并沒有體現(xiàn)初中《道德與法治》的德育功能。教師的評價過度注重學生行為,忽略學生學習態(tài)度、活動參與積極性等其他能力的評價。更多的是教師重視對學習成績的評定,忽略了學習過程整體的發(fā)展變化。
三、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策略的建議
第一,科學構(gòu)建合作學習小組。為了有效、成功地推行合作學習,在組建合作學習小組中,教師要注重學習小組構(gòu)建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一是要確保小組人數(shù)的符合課堂實際,至少兩個以上六個以下。二是按照“優(yōu)勢互補”的基本要求,重視個性化差異;三是保證小組成員階段穩(wěn)定性,推動小組成員相互了解、相互幫助;同時,為了避免小組成員因為彼此熟悉而使學習效率低下,但在合作學習實施一段時間后,教師應在一段時間后通過學生各方面的表現(xiàn),打亂原小組,重新進行均等分配,發(fā)揮每一個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優(yōu)勢,同時使學生的溝通能力進一步提升,從而進一步推動多角度、多方式的學習。
第二,合理設置討論主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討論主題是達到教學目標的必有環(huán)節(jié)。教師在設置討論主題時首先要有一定的的啟發(fā)性,能使學生產(chǎn)生疑惑,提出問題的難易程度也要適中,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太過深奧,讓學生無從下手。其次,問題討論也要有引導性,對于所提問題要有范圍上的界定,使學生能夠有角度和切入點的回答。再者,教師設置的討論主題也要有創(chuàng)新性,體現(xiàn)生活性。紛紛雜雜的社會生活決定了討論主題要緊隨時代發(fā)展,與社會和現(xiàn)實生活相符,與學生緊密聯(lián)系,要以先進的思想和政策理論為指導,與時事政治相結(jié)合設置典型案例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敏銳性。不僅素材要新,在技術(shù)手段上也要新,特別是對于經(jīng)典材料也注重創(chuàng)新立意。
第三,加強引導組織合作學習。當學生有了合作意向,面對面地坐在一起時,合作學習的開展并不一定能如愿以償。究其原因,在于學生缺乏必要的人際交往技能和小組合作技能。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指導學生養(yǎng)成:一、良好的“傾聽”、“表達”習慣。即:小組成員在發(fā)言時,要認真聽,聽中關(guān)注,聽中記錄,聽中思考記憶,不東張西望;禮貌地插話,禮貌地結(jié)束談話;大膽表達。吐字要清晰,在小組中交流音量要適中,在班上發(fā)言聲音要響亮,面向大多數(shù)同學等。二、良好的“求助”與“幫助”習慣。即: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要大膽、禮貌地向小組成員請教,說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而小組成員則要主動關(guān)心同學,學會對同學說“不懂找我,我會幫助你的”,向同學提供熱情、耐心、有價值的幫助。通過這些習慣的養(yǎng)成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掌握合作學習的技能。
第四,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評價是合作學習的向?qū)?。評價教師實施的合作學習,既要評價合作成果,也要評價合作過程;同時還要評價學生學習的方方面面,要有多種評價主體即師生評價和生生評價。多元的、全面的評價方法有助于小組成員進一步認識到小組內(nèi)部的問題甚至是成員自身的問題,促使學生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
四、結(jié)語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運用合作學習,探尋合作學習使用方法,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團體合作能力、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適當運用合作學習,能夠彌補傳統(tǒng)課堂的不足,培養(yǎng)初中學生正確的政治學習觀,從而不斷初中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的提升。在今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不斷地思考和完善小組合作學習,加強合作學習的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推動學生轉(zhuǎn)變學習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M].學苑出版社,2001.
[2]葛成軍.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9(03):95-97.
[3]唐春萍.關(guān)于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幾點思考——以初中思想品德課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3(10):74-75.
[4]李自天.小組合作學習時效性的“探析”[J].新課程研究,2007(02).
[5]林曉菲.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4(25):37-38.
[6]鄭云鳳.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與調(diào)控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7]曾琦.合作學習研究的反思與展望[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03).
[8]楊麗.小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與調(diào)控[D].湖南師范大學,2011.
[9]王瑞麗.新課改條件下中學政治課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10]劉玉靜、高艷.合作學習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11]邢巖.以小組合作方式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1(01):160.
[12]方明中.提升學生學習力的小組學習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1(02):78-79.
[13]鄭志紅.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0(11):136.
[14]李海鳳.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實踐探索與反思[D].天津師范大學,2015.
[15]李清源.論初中思想品德課合作學習的有效應用[J].理論觀察,2015(02).
[16]黃劍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學),2015(01).
作者簡介
王閃閃(1995-),女,漢族,河南省洛陽市人,南昌航空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