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保輝
◆摘? 要:作為國家建設及社會發(fā)展中至關重要的工作內容,黨建工作能夠切實保障國家正常發(fā)展和運轉,尤其是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fā)展,移動技術、互聯(lián)網技術等的廣泛應用,促進了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和發(fā)展,對黨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應對新時代背景下的發(fā)展機遇和挑戰(zhàn),使黨的純潔性、先進性可持續(xù)保持,需要對高校黨建及輿論引導工作加強重視。本文就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黨建與輿論引導工作之間關系、工作現狀、問題以及所面臨的挑戰(zhàn)進行分析,并對黨建輿論引導工作創(chuàng)新的有效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高校黨建;輿論引導
一、引言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為了充分發(fā)揮高校輿論引導作用,首先需要對黨建工作與輿論指導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加強分析,由于隨著信息技術、互聯(lián)多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高校黨建工作受到各類思潮的沖擊和影響,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黨建工作的有序開展造成制約和阻礙,使高校輿論指導與黨建工作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無法有效構建。因此在此特殊發(fā)展時期,需要充分發(fā)揮新媒體的優(yōu)勢,需要對高校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進行有效構建,為黨建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起到有效促進作用。
二、新媒體背景下高校黨建及輿論引導工作之間關系分析
在高校常建工作中,輿論指導環(huán)境的營造能夠對其發(fā)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同時也是高校黨建工作需要重點研究的內容,其中通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能夠對輿論指導環(huán)境進行有效營造,為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高校輿論導向的正確性,對學生未來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充分發(fā)揮自身作用和價值起到直接影響作用。其次在高校黨建工作中,輿論指導作為黨建工作建設的主要手段和途徑,也是提升高校軟實力的關鍵,同時高校黨建工作人員對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的認知程度及自身意識形態(tài)能夠通過輿論指導效果予以直接反映,同時也對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予以體現,因此在新媒體時代發(fā)展背景下,黨建工作人員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更好地適應新發(fā)展環(huán)境,對新型輿論指導體系進行科學構建,使高校能夠獲得更多的話語空間。另外高校輿論導向工作效果與黨建工作之間有著互相促進、互相影響的相輔相成的關系,同時兩者又互相獨立,在高校可持續(xù)發(fā)展中二者必不可少。
三、高校黨建和輿論引導工作意義分析
目前黨建工作不僅直接關系著民生,也直接影響著國家和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結合我黨黨建工作方針和要求,需要對高校黨建工作加強重視,同時由于我國高校數量的不斷增加,高校黨建工作在我國黨建工作中的重要影響作用也日益凸顯。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以及先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面對日益復雜的外部環(huán)境,高校黨建工作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F階段在不少高校黨建工作中,對新媒體技術運用提高的重視,但在實際工作中仍沿用傳統(tǒng)模式,黨建工作還停留在計劃層面,使新媒體及傳統(tǒng)媒體的優(yōu)勢無法有效發(fā)揮。同時部分高校對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黨建工作開展的重要性缺乏足夠認識,網絡信息建設力度不足,導致黨建工作中新媒體技術應用成效不理想。另外作為社會建設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對提高學生政治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并且現階段高校學生對新媒體技術應用接受程度較高,對于高校黨建工作而言,需要將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技術有效融合,對工作模式進行不斷創(chuàng)新,為提升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提供有力支持。因此目前高校需要對自身如何使黨建及輿論引導工作成效不斷提高和精化加大研究力度,也是現階段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了有效改善傳統(tǒng)媒體應用中存在的局限性和弊端,高校黨建輿論引導工作需要對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有效融合加強重視,使兩者的優(yōu)勢得到充分發(fā)揮,使融媒體的虛擬性、共享性、社群性、個體性等特點得以充分體現,為高校黨建工作模式創(chuàng)新提供有力支持。并且能夠充分利用紙媒、網站、直播廣播、即時通信等方式,對各類信息進行快速分類和有效融合,使信息傳遞的實效性、高效性得以充分體現,并使信息傳遞成本有效降低。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黨建和輿論引導工作的有效落實,能夠使生黨建工作效率有效提升的同時,使我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要求得以有效滿足,進而確保我黨黨建工作能夠與時俱進,確保自身品質建設始終位于時代前列,同時應將高校黨建工作放在我黨黨建工作的首位,促進高校黨建工作的有序、高效、高質完成,促進我黨黨建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升,為我黨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并對高校穩(wěn)定良性發(fā)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四、現階段高校黨建和輿論引導工作現狀分析
針對現階段高校黨建及輿論引導工作調查研究可以看出,不少高校為了更好地應對時代發(fā)展要求,在黨建及輿論工作中加大了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力度,通過日常黨建活動的積極組織,使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強化,黨員綜合素質有效提升,同時對新媒體技術應用成效加大了研究力度,同時由于受到長期傳統(tǒng)工作模式的影響,在黨建和輿論工作中,傳統(tǒng)媒體仍占據重要地位,與新媒體技術相較之下,在信息獲取、傳播渠道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傳統(tǒng)媒體所具備的中難以性和權威性等應用優(yōu)勢難以有效發(fā)揮,與互聯(lián)網技術、新媒體技術快速發(fā)展相較這下,呈現出一定的劣勢。
在網絡技術廣泛應用的背景下,高校教師和學生能夠利用互聯(lián)網絡對各種信息資訊進行隨時隨地獲取,并且促進了高校話語改革,同時新媒體技術在高校教育和學生生活中持續(xù)滲透,雖然傳統(tǒng)媒體具有信息量充足、權威等優(yōu)勢,但其傳播實效性無法滿足人們的閱讀需求,并且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碎片化閱讀方式更符合人們信息攝取要求,因此新媒體有著更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但現階段由于新媒體發(fā)展迅速,導致互聯(lián)網中存在著各種意識形態(tài)、多元化、復雜化的信息資訊,并且真?zhèn)坞y辨,甚至會存在意識形態(tài)惡意顛覆的危險,對高校教師及學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對高校黨建工作及可持續(xù)發(fā)展建設造成制約和阻礙。
五、高校黨建輿論引導工作所面臨的挑戰(zhàn)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由于高校教師和學生的信息資源獲取渠道不斷拓展,信息傳播范圍不斷擴大,并且信息傳播主體和傳播方式也日益多元化,對于高校黨建及輿論引導工作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信息監(jiān)管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F階段網絡環(huán)境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其中包括了不良思潮、落后文化等,極容易在高校中不斷擴散。對于高校學生而言,思想極為活躍,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較強,并且自我約束能力不高,極容易受到外部環(huán)境中不良思想的影響,對學生思想信念不斷淡化,不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世界觀及人生觀的樹立,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降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作用削弱。其次隨著自媒體的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媒體中信息被動接受者的角色發(fā)生轉變,公眾都可以成為信息資訊的制作者、參與者和傳播者,在此狀況下也使網絡環(huán)境更加復雜,為不良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極容易導致社會主流文化、主流思想受到不利影響而出現偏離。對于高校學生而言,也容易受到大量負面信息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對自身理想信念產生懷疑被,對高校黨建工作順利開展提出了新的問題。另外部分新媒體為了自身利益,往往利用吸引人眼球、庸俗低級文化或不實信息等,提高自身流量,從而提升自身商業(yè)價值,同時此現狀也對學生的正確價值觀樹立造成不利影響,這也高校黨建工作人員面臨的新的挑戰(zhàn)。一方面部分黨建工作人員對融媒體技術運用重要性缺乏足夠認識,在實際黨建工作中對沒現代化教育工具利用力度不足,工作模式和方法較為滯后,導致黨建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工作成效不理想。另一方面由于黨建隊伍呈現老齡化,不和工作人員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較低,在融媒體技術學習和掌握方面存在一定難度,思想理念落后等,都對高校黨建工作有效實施造成制約。因此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應積極轉變自身工作理念,更好地應對新時代背景下的技術及思想挑戰(zhàn)。最后還需要對高校黨建工作人員在其他行政事務中投入較多時間和精力等狀況予以關注,對黨建教育資源整合力度造成削弱。
六、新媒體時代高校黨建輿論引導工作創(chuàng)新策略
(一)黨建工作人員應對輿論引導加強重視
作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未來的接班人和建設者,高校學生也是黨建工作的重要對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成效直接影響著社會建設及國家未來發(fā)展,以及我黨未來發(fā)展前途和命運。因此高校政治教育應更好地順應新媒體時代發(fā)展趨勢,并充分發(fā)揮新媒體優(yōu)勢,對時代發(fā)展脈搏加強把握,進而對黨建工作方式和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在實際建設工作中,高校教需要對新媒體平臺進行充分利用,并對新媒體優(yōu)勢發(fā)揮加強重視,對教育者與學生良好溝通的橋梁進行有效構建,同時應對學生黨員干部加強培訓,使其政治敏感度不斷增強的同時,促進正確輿論導向的形成,同時在高校各個團體中,通過黨員干部的積極參與,使學生群體輿論影響力度進一步增強。
在高校黨建工作中,通過傳統(tǒng)媒體對相關黨建信息資源進行主動推動時,對新媒體時代下公眾個人意識活躍的特點予以忽視,因此在黨建工作中,需要根據學生關際需求特點,對信息需求和供給加強分析,對高教師和學生需求方向進行準確把握,從而使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優(yōu)勢得以充分體現,實現信息攝像頭的及時性、有效性,使高校黨建工作更好地滿足師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胡保黨建工作效率和水平有效提升。
(二)先進技術加強利用,對良好輿論環(huán)境進行營造
在高校黨建及輿論引導工作中,應對新媒體技術加強運用,對思政教育隊伍加強建設,同時借助校園網、微信群、微博等社交網絡平臺,使高校對國內外重大事件、熱點事件的輿論指導力度不斷強化,同時對目前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熱點事件展開相應的輿論評判,從而使學生正確政治輿論素養(yǎng)得以形成。其次需要對專門的校園網格輿情監(jiān)管機構進行建立,對校園網絡內的輿情加大監(jiān)控力度,對輿情加強管理,有利于校園輿情環(huán)境。同時高校黨建工作人員還可通過校園內時事辯論賽定期組織的方式,使以往黨建工作中照本宣科的說教方式有效弱化,在辯論過程中通過正確輿論引導,促進黨建輿論引導預期效果的實現。另外在高校政治課教育過程中,教育工作人員應對自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不斷提升,并對學生甄別信息能力加強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對不良輿論信息進行辨別和自覺抵制,并有實際教學活動中,加強教學科研與德育教育的有效協(xié)調,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最后通過黨建微信公眾號的建立,對相關文章進行推送,但現階段普遍存在著推的文章缺乏吸引力,閱讀瀏覽量較低等問題,所以高校應對微信公眾號的作用加強重視,通過會議討論等形式引導相關人員展開積極思考,對公眾號建設提供新的發(fā)展思路,并對優(yōu)秀黨建文章進行創(chuàng)作或吸收,同時通過相應考核及激勵機制的建立,使教師及學生參與積極性有效激發(fā)。
(三)輿論引導形式更加多樣化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斷豐富,同時也使其傳播速度加快,范圍不斷擴大。因此高校黨建應采用更多樣、更靈活的工作方法,對學生加強輿論干預,并充分利用微信群,與學生之間加強溝通和交流,同時對學生思想動態(tài)進行及時掌握,并能夠及時對學生存在的不良輿論行為進行疏導。其次需要對高校校園內部相關建設、投訴信息加強重視,確保不良思潮和輿論能夠在萌芽狀態(tài)得到有效遏制,并及時回應當前所發(fā)生的不良事件,公布不良事件處理結果,提高事件處理透明性和公平性,使黨建輿論引導的有效性和權威性得以體現。另外高校通過的校園不良事件的及時處理,有利于正確輿論的形成,使高校黨建工作得以有效落實。同時針對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信息傳播效率較高、信息海量龐雜的特點,高校黨建工作應對新媒體信息傳播內容和路徑加強控制,對信息進行嚴格篩選,使媒體技術監(jiān)督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對輿論加強引導,并對應急事件快速反應機制健全和完善,有利于高校師生良好思想觀念的形成。
七、結束語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高校輿論引導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同時在高校黨建工作中,對黨建課程不斷完善的同時,通過新媒體優(yōu)勢的充分發(fā)揮,對學生黨員加強培養(yǎng),并使其輿論領袖作用充分體現,進而使高校黨建輿論引導軟實力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孟昭陽.新媒體時代高校黨建與輿論引導的互動研究[J].記者觀察:下,2019(11):1.
[2]李繼娜,唐飛,馮博琰. 融媒體時代高校黨建輿論引導工作的創(chuàng)新研究[J].長江叢刊,2019(09):2.
[3] 曾揚陽,鐘明輝.新媒體時代下高校黨建網站構建路徑初探[J].傳播力研究,2019(15):2.
[4] 趙茜.新媒體時代河南高校黨建工作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9(01):1.
石家莊鐵道大學黨建研究課題項目,項目編號: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