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麗 于 波
(牡丹江師范學院,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1)
法律英語與日常所用的英語不同,它屬于一種專門用途英語。語言學界將法律英語視為一種“莊重的、神圣的、刻板的”文體。在英美國家中,法律英語被稱為 “Legal Language”或 “Language of the law”,它是指在法律界通用的一種英語書面體,法律英語不僅包含法律、法規(guī)、條例等、還包括相關(guān)的法律合同、規(guī)章、判定和裁定等,尤其是指律師們起草的相關(guān)法律文件(合同、章程、協(xié)議等)時常用的一種法律語言(蔣菲,2012)。法律英語具有獨特語言及句式特征。法律英語多使用正式化程度高的詞語,不同于日常生活所用的具有普通含義的詞匯,多使用古詞匯、外來詞、行話及法律界通用的套話,具有在用詞上考究、語句正規(guī)、程式性強等特點。法律英語所用的句式表現(xiàn)在多使用長難句、條件狀語從句、被動語態(tài)等句式,且英語法律文本多使用靜態(tài)化名詞。因此法律英語文本中的語言較為法律化、準確化、正式化。
彼得·紐馬克是英國翻譯家,在其發(fā)表翻譯著作ApproachestoTranslation(《翻譯問題探索》)及ATestbookofTranslation(《翻譯教程》)中,提出了“交際理論”和“翻譯理論”。彼得·紐馬克在借鑒相關(guān)語言學理論及其他翻譯理論成果基礎(chǔ)上,將文本類型大致劃分為三大類型文本:號召型文本、表達型文本和信息型文本(Newmark,1988:39)。號召型文本指的是讀者閱讀譯語文本后,能夠按照源文作者的想法去考慮和做一些事情,一般常用于說明手冊、條幅廣告及宣傳單頁等。表達型文本指的是通過利用文本來提供有關(guān)說話人的一些信息,用來表述發(fā)言人的態(tài)度及觀點等,一般常用于嚴肅型文學作品或者權(quán)威型聲明、新聞報道中。信息型文本指的是用來傳播各種信息或者反映客觀的真相事情的文本,例如教材課本、科學技術(shù)類書籍等(張雅、盧華國,2009)。
彼得·紐馬克結(jié)合三大文本類型指出兩類翻譯原則——語義翻譯法和交際翻譯法。語義翻譯法指的是譯者應(yīng)使用目標語讀者熟悉的詞匯語義和句法句式,表達出源語文本的語境及內(nèi)容上的含義,并嘗試翻譯出源語文本中的含義與情感。交際翻譯法是指譯語文本需要在翻譯時最大可能地把源語文本的各種效果表達出來,將譯文含義及情感表達與源語文本盡可能一致。其翻譯的關(guān)鍵在于向讀者傳遞出源語文本中的各種信息、線索,讓目的語讀者感受到自己就像在讀源語文本一樣。
彼得·紐馬克指出譯者們在進行翻譯工作時,應(yīng)當結(jié)合各種各樣的文本選用恰當?shù)姆g方法及翻譯原則/策略(Newmark,1991:xi)。當譯者翻譯號召型文本時,譯者要多關(guān)注讀者。在進行翻譯工作時,譯者不要被困頓在源語文本的用詞表達中,要采取目的語讀者能夠讀懂的語言表達方式,從而使譯語文本的表達效果跟源語文本的語言一致。在翻譯表達型文本時,譯者不僅要關(guān)注原作者及其作品,還要將源文作者的思想視為翻譯的重點。翻譯的譯文不僅需要契合源語文本語言上的風格特色,還需要忠誠地表達出源語作者(源文本)的思想。在翻譯信息型文本時,由于信息型文本關(guān)注的是源語文本是否真實可靠,譯者需要真實地將源語文本譯出即可,不需進行過多的文學性修飾。譯者在翻譯信息型文本時,所譯的譯文要能使讀者接受并理解,必要時還需要對譯文進行修正(廖七一,2000)。譯者翻譯時采用哪種翻譯策略及翻譯方法,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譯者的翻譯目的、所要翻譯的文本類型、讀者群類型等各種因素。因此對文本類型的劃分并不是一成不變、死板僵硬的,文本很少存在單純的信息型文本、表達型文本或者號召型文本,每種文本可能兼有兩三種類型,只是某一種文本類型較為突出而已。因此,譯者在選擇翻譯策略及翻譯方法時要考慮多種影響因素。
彼得·紐馬克認為譯者的翻譯目的、文本的類型和讀者類型這三大因素會影響譯者在進行翻譯時會采用哪種翻譯原則——語義翻譯法還是交際翻譯法,還是兩種并用(Newmark,1988:45)。不同類型的文本一般是以某一種文本類型為主,同時又兼有其他文本類型的特點。根據(jù)法律英語文本的特點,法律文本可以歸于表達型文本下的權(quán)威型文本,因此譯者在進行法律文本的漢譯時應(yīng)該多側(cè)重運用語義翻譯法(蔡平,2009)。對法律英語文本進行漢譯不僅要將法律英語文本中的內(nèi)涵意義完整準確地表述出來,同時還要考慮到法律英語文本在詞匯和句法結(jié)構(gòu)上的特征,因此需要譯者將源語文本翻譯得通俗易懂,并符合法律文本的文體風格。本文以《企業(yè)許可協(xié)議》為例,以彼得·紐馬克的文本理論為指導,分析探討合同或協(xié)議類文本的漢譯。
一個英文單詞可能會同時具有多種詞性(例如具有動詞、名詞或形容詞詞性等)。同一個英文單詞也可能同時有多種漢語意思。在漢譯法律英語文本時,譯者需要查閱并理解一些英語詞匯所具有的法律含義,這樣所翻譯出的譯文才能準確地表達出源語法律文本的法律內(nèi)涵。
例1.For good and valuable consideration,the receipt and sufficiency of which is acknowledged,MARKET SCOPE and LICENSEE make this agreement to permit LICENSEE to acquire rights to reproduce and use MARKET SCOPE Reports for its business purposes.
譯文:考慮到確認已接收的有效、足額對價,MARKET SCOPE和被許可方簽署本協(xié)議,以授權(quán)被許可方在經(jīng)營過程中復制和使用MARKET SCOPE報告。
分析:“Consideration” 多數(shù)情況下翻譯為“考慮”,但是在法律文本中應(yīng)用這個詞時,其含義是“對價”?!皩r”是法律文本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的含義是甲方為換取乙方做某事的承諾而向乙方支付的金錢代價或得到該種承諾的承諾。法律文書涉及到雙方當事人的利益,因此在翻譯時譯者需要明確表達出法律詞義,避免含糊其辭的翻譯(田然,2017)。
例2.This Agreement together with its schedules and other attachments (if any) is the entire agreement between the parties regarding the subject matter hereof. It supersedes all prior oral or written communications,representations,undertakings and agreements of the parties relating thereto and prevails over any conflicting or additional terms of any quote,order,acknowledgment,purchase order or simila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arties.
譯文:本協(xié)議及其附表和其他附件(如有)是雙方就本協(xié)議標的達成的完整協(xié)議。本協(xié)議替代雙方之前的所有口頭或書面通信、陳述、承諾和協(xié)議,并優(yōu)先于雙方之間在任何報價、訂單、確認書、采購訂單或類似通信資料中的任何沖突或附加條款。
分析:法律文本中也會運用一些古體詞匯,常見的古體詞有: thereby(從而)、 hereunder (據(jù)此)、hereafter (以下)、 therewith(于是)等。如今,無論是英語口語或者書面語中均很少使用這些古體詞,但它們卻在法律英語文本中被保留了下來,從而體現(xiàn)法律英語的傳承性和權(quán)威性。
例3.Neither party shall use the name of the other party in any advertising,press release,sales literature,or fund-raising efforts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other party.
譯文:未經(jīng)對方事先書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在任何廣告、新聞稿、銷售宣傳資料或籌款活動中使用對方的名稱。
分析:在此協(xié)議中,表達過去含義的“在...之前”詞匯沒有用“before”一詞,而是用較為正式的法律書面語“prior”。這是為了保證英語法律協(xié)議的正式性,使用書面用語而不用日??陬^語。常見的法律書面用語還有:表示“在...之后”的含義,用 “subsequent”而不用“after”;表示“但是”的轉(zhuǎn)折含義用“provided that”,而不用“but”等。使用這些法律書面語,可以使讀者受眾感受到法律文本的權(quán)威性及嚴肅性,尊重并敬畏法律。
例4.The parties agree that in the event of any litigation for breach of this Agreement that the prevailing party shall be entitled to recover its attorneys’ fees and costs expende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rosecution or defense of such claim.
譯文:雙方同意如果發(fā)生任何違反本協(xié)議的訴訟,勝訴方有權(quán)收回其律師費和與此類索賠的起訴或辯護相關(guān)的費用。
分析:情態(tài)動詞的社會性功能決定了語言會具有某種強制性,在法律英語文本中,情態(tài)動詞主要被用來表達某一方的權(quán)利或者義務(wù)及其范圍和程度?!皊hall”被視為法律英語文本中的一個核心情態(tài)動詞,具有強烈地指令性和強制性(宋雷、張紹全,2010)。例4的譯文沒有譯成“應(yīng)該”,翻譯時應(yīng)遵循彼得·紐馬克的語義翻譯法,應(yīng)將法律英語文本中的語境意義完整表達出來,體現(xiàn)源語文本中的強制性語氣。因此,在法律文本中的“shall”多數(shù)情況下譯成“應(yīng)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wù)”。
法律英語文本常使用長難句、被動句及典型的otherwise從句等來撰寫法律條款和條文。本文漢譯的源語文本《企業(yè)許可協(xié)議》也是運用了這幾種句式。
例5.“External Uses” shall mean use of MARKET SCOPE Licensed reports,data,analysis or Derived Works in documents made available on public web sites,in regulatory documents,to investors,to customers,to sales representatives or to any or in any other external publications.
譯文:“外部使用”指在公開網(wǎng)站、監(jiān)管文件、投資者、客戶、銷售代表或任何其他外部出版物上提供的文件中使用的MARKET SCOPE許可的報告、數(shù)據(jù)、分析或衍生作品。
分析:這個句子結(jié)構(gòu)復雜,一共有 43個單詞,且分句多,各種句子成分多,屬于典型的長難句。彼得·紐馬克的語義翻譯法強調(diào)以原文的詞匯和句法結(jié)構(gòu)為中心,譯文要盡可能地貼近原文。在這句中,主句是“External Uses” shall mean use of MARKET SCOPE Licensed reports,data,analysis or Derived Works.” 而其他短語是作為補充成分來限制修飾主句。翻譯長難句時首先找出句中主干結(jié)構(gòu)(即長句的主語、謂語及賓語 )和句中的謂語結(jié)構(gòu)、非謂語結(jié)構(gòu)、介詞、從句引導詞等;然后,判斷從句在句中起到的功能(即是否為主語從句、賓語從句、狀語從句、定語從句、表語從句等;最后分析句中的固定搭配、插入語等其他語法成分。
例6.LICENSEE may assign this Agreement to any entity controlled by,controlling,or under common control with LICENSEE at such time,as well a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sale,transfer,merger,or acquisition,whether by operation of law or otherwise,of substantially all of the stock or assets of LICENSEE that uses the MARKET SCOPE Reports.
譯文:被許可方可將本協(xié)議轉(zhuǎn)讓給使用MARKET SCOPE報告的任何實體,這些實體當時由被許可方控制或與被許可方共同控制,并且通過法律或其他方式出售、轉(zhuǎn)讓、合并或收購被許可方幾乎所有股票或資產(chǎn)。
分析:這句中 “otherwise” 與 “or” 相連,可以翻譯為“或”或“以某種方式”,在這里可以看出 “otherwise” 與連接詞 “or”表達相同的語法含義。“or”一詞日??谡Z或普通文本中用得較多,但是在法律文本中,表達“或”的含義,多用較為正式的“otherwise”一詞。此外在英語法律文本中會使用常見句型,這些句子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法律文本所擁有的權(quán)威性。本文漢譯的《企業(yè)許可協(xié)議》文中也有類似的連接詞,如in respect of,without prejudice to,provided that,or otherwise,notwithstanding,for the purposes of,subject to等連接詞。
例7.LICENSEE,INC i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manufacturing,marketing of ophthalmic products,and/or investing in ophthalmic products and has purchased a license to MARKET SCOPE Reports for its use.
譯文:被許可方公司參與眼科產(chǎn)品的開發(fā)、制造、營銷和/或投資,并已購買MARKET SCOPE報告的使用許可。
分析:一般情況下,法律文本多陳述現(xiàn)在的事實或者雙方的權(quán)利和義務(wù),因而文本多用一般過去時、一般現(xiàn)在時和一般將來時。例7這句用一般現(xiàn)在時且多用靜態(tài)的名詞化詞匯表達出“被許可方”在此協(xié)議中的權(quán)利及義務(wù)。
本文探討的法律漢譯文本《企業(yè)許可協(xié)議》以表達功能為主,同時又具有提示信息功能。因此在漢譯《企業(yè)許可協(xié)議》時,語義翻譯法和交際翻譯法需要交替地進行使用。在翻譯時并不能過度地僅僅使用語義翻譯法或交際翻譯法,否則會使譯本晦澀難懂,不易理解。在翻譯相關(guān)法律文本時,譯者需要考慮所譯文本的語言的豐富多樣性,學習不同文化間在語言上存在的表達差異。面向不同目的語讀者群,即使是相同的法律英語文本,也會在翻譯時有不同的翻譯側(cè)重點。譯者可兼用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法來漢譯法律英語文本,不能過度使用某一種翻譯策略或方法。法律文本可以被認為是表達型文本下的一種權(quán)威型文本,進行法律文本的翻譯的目的是為了使讀者群理解相關(guān)的法律條文及條款。一般情況下,閱讀漢譯法律文本的讀者多數(shù)是熱愛或者了解法律的人群。因此,譯者漢譯法律英語文本通常采用紐馬克的語義翻譯法。同時又因為法律英語是一種特殊用途的語言,它具有準確、標準化的特點,譯者在翻譯時要掌握好法律英語文本在詞匯及句式上的特征,讀者們在閱讀漢譯文本的過程中感悟到法律文本具有的莊重性,所以在漢譯法律文本過程中也需要使用交際翻譯法。在英漢法律翻譯過程中,不僅要完整地表達出法律英語文本的內(nèi)容及意義,同時譯語文本的語言表達也要符合讀者受眾的閱讀習慣,這樣譯語文本才能達到通俗易懂的效果,更好地將漢譯法律文本的作用最大化地發(fā)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