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京 鄧曉菲
摘要:近些年隨著經(jīng)濟文化的飛速發(fā)展,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獲取到的信息良莠不齊。初中生正處于心智、思維發(fā)展的關鍵階段,不良的信息內容會極大地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這時教師德育教育活動的開展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教師首先要擁有正確的德育教育觀念,能夠跟隨當代社會發(fā)展進程,不斷的進行德育教育的改革創(chuàng)新,為社會積極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科特點出發(fā),沿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給予學生科學的引導,切實有效的落實立德樹人教育工作要求。
關鍵詞:初中生;立德樹人;德育教育;對策探究
引言:教師一切教育活動的開展都要從實際出發(fā),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性,學科之間也獨具特點,教師德育教育活動的開展就要充分考慮這些元素。本篇文章基于立德樹人,對初中生德育教育展開深入的探討分析,并對此提出相應具體的教育策略。
一、立德樹人下初中德育教育的積極作用
近些年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立德樹人成為了當代教育的重點與根本,其中包含有豐富的德育教育內容?;诹⒌聵淙吮尘跋拢處熞貏e關注初中階段學生的實際發(fā)展特點,選用多元化教學方法,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要根據(jù)學科特點,組織開展豐富的德育教育活動,在豐富的德育教育活動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情緒,以及其實際發(fā)展需求,根據(jù)學生存在的問題與困難,給予學生足夠的關心與愛心,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愛,從而敞開心扉,將班級看作是自己的家庭一般,擁有較強的班級歸屬感。
二、立德樹人下的初中生德育教育策略探究
(一)積極滲透我國文化元素
語文作為初中教學的重要學科,其中蘊含有豐富的德育教育元素。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向來注重對個人品格與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語文教材中也記載了我國發(fā)展歷程中的一些事件,這些都可以成為教師重要的德育教育內容,修養(yǎng)學生身心,影響學生心智,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例如,帶領學生學習《鄧嫁先》這篇文章相關知識內容時,深刻闡述了“落后就要挨打”這一深刻含義,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鄧嫁先》的紀錄片。視頻通過畫面與音頻,向同學們闡述了我國那個艱難的時期,展現(xiàn)了鄧嫁先的優(yōu)秀品質,以及為了祖國發(fā)展勇于奉獻的精神。同學們觀看完視頻后,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表達的空間,讓同學們都說一說自己觀看完視頻后的感想。除此之外,在文章當中作者還將鄧嫁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引導學生著重理解這一部分知識內容。在這一部分選用對比的手法,能夠更加鮮明的突出鄧嫁先的品質與性格,鄧稼先與奧本海默截然不同,鄧嫁先所具有的忠厚平實、從不驕人、真誠坦白,是我們每一位學生都要學習的。中國幾千年保守文化就講究人與人之間關系和諧,講究為人真誠、忠厚、樸實、謙虛,鄧稼先吸取了中國保守文化中這些優(yōu)秀的局部,并變成了自身的氣質品格。
(二)組織開展德育教育主題活動
初中德育教育內容也不僅僅停留于教材內容本身,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科特點,組織開展豐富的德育教育活動,將德育教育從知識拓展到生活層面。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感悟德育知識,使得德育教育更具針對性,在主題活動中增強學生參與度。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jù)初中階段學生學生的特點,組織開展豐富的主題德育教育活動,可以通過English activity week的形式,在每一次英語活動周,都設計開展合理的、豐富的以及具有德育教育的英語主題內容,在主題活動中展現(xiàn)學生才能:開拓學生視野,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給予學生自主選擇權,按照興趣愛好選擇主題內容,可以為lackboard group、Performance group、Reading group等。黑板報小組就要負責班級宣傳欄與板報的設計,借助英語板報的形式,可以宣傳中外著名科學家、政治家的事跡,或者是收集一些講誠信樹新風的優(yōu)秀事件,在班級當中打造濃厚英語德育學習氛圍。表演小組就可以通過排練英語歌曲、小短劇的方式傳遞德育教育內容,如關于孝道、禮儀等內容的短劇內容。此種德育教育方式更具開放化,學生能夠擁有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通過學生樂于接受的德育教育形式,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三)選用激勵德育教育策略
在班級中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發(fā)展階段,學生內心較為敏感,尤其是當學生獨自面對一些問題時,學生內心容易產(chǎn)生畏難心理,十分的不自信。又或者學生在網(wǎng)絡當中接受到了一些不良信息內容,產(chǎn)生易怒暴躁的心理,這些都需要教師予以一定的引導,給予學生足夠的耐心與愛心。
例如,首先作為教師,要為學生做好榜樣,經(jīng)過大量實踐調查研究表明,學生的一些行為習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映射出教師的形象。在課堂當中,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要予以耐心的引導,而不是一直催促,也不能指責學生的行為,選擇鼓勵學生,相信學生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用合作教學與自主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在小組當中同學們面對問題,相互分析相互討論,學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學會了團結,大大增強的班級凝聚力。自主教學的應用,能夠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討論問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德育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內容。
結束語:總而言之,初中生作為我國未來發(fā)展的接班人,因此在初中教育中幫助學生完善人格至關重要,通過相應有效的德育教育,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使其擁有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有理想、有責任意識的新青年。
參考文獻:
[1]吳萍萍.初中生心理發(fā)展對德育實效性影響探究[J].豫章師范學院學報,2020,35(06):112-115.
[2]凌伯新.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創(chuàng)新型對策分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5):192-193.
[3]文杰.探究勵志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應用[J].文學教育(下),2020(04):152-153.
[4]姚錦愛.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勵策略的實施[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05):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