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璐,施培蓓,錢言玉,江慧
摘要: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計算思維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尤其在培養(yǎng)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及計算機應用水平,提高問題解決能力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分析藝體類專業(yè)學生學習特點,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對計算機基礎教育通識課程中的教學內容與方法進行改革探索,并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提出藝體類專業(yè)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多元智能;藝體類學生;計算思維;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2)33-0142-03
1 引言
“計算思維”一詞最早是在1996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西蒙·派珀特教授(Seymour Papert)提出,并由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前計算機系主任周以真教授(Jeannette.M.Wing)在2006年給出了相應的定義與說明。她認為,計算思維“是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進行問題求解、系統(tǒng)設計以及人類行為理解等涵蓋計算機科學之廣度的一系列思維活動”[1]。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計算思維不再僅僅屬于受過專業(yè)訓練的計算機科學家,而是被提升到與“聽說讀寫”同等重要的地位,數字時代人人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2]。正因于此,計算思維的培養(yǎng)迅速成為教育領域的研究熱點,尤其在提高非計算機專業(yè)大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幫助其分析和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復雜問題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相當數量的音樂、舞蹈、表演、美術和體育等藝體類專業(yè)的大學生(以下簡稱藝體類學生)進入高等院校學習,其對計算機的運用強度并不遜于其他專業(yè)學生。因此,如何針對藝體類專業(yè)學生學習特點,重新審視其計算機應用需求,幫助他們更好地解決工作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成為當務之急。故在分析藝體類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多元智能理論,通過計算機基礎教育通識課程中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探討了提高藝體類專業(yè)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相關對策。
2 藝體類學生學習特點
作為一個比較特殊的學習群體,藝體類學生具備鮮明的個性特征,其學習特點總結如下:
2.1 主觀上,學習主動性不強,邏輯思維能力較弱
在當前高考制度下,藝體類專業(yè)招生更注重專業(yè)課成績,使得藝體類學生普遍存在文化課基礎薄弱,學習主動性不強的特點。他們思想活潑、表現欲強,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自制力相對較弱,缺乏規(guī)則意識與紀律觀念,因此經常在計算機基礎通識課程中表現出自由散漫的一面,如課堂參與率低、課堂注意力較差等。另外,由于受到藝術思維特征影響較深,藝體類學生往往更傾向于形象思維,追求思想的自由性和發(fā)散性,而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一般較弱。
2.2 客觀上,專業(yè)學習任務重,實踐活動比例較大
由于專業(yè)的特殊性,藝體類學生更容易視專業(yè)為唯一,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專業(yè)技能的訓練與提高上,在客觀上造成了他們重專業(yè)、輕文化的特點[3]。如體育專業(yè)的學生在進行了激烈的專業(yè)訓練后再去上計算機類課程,在專業(yè)課上耗費的巨大體力必定會影響到后續(xù)文化課的學習,造成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效果差強人意。此外,音樂類與美術類專業(yè)社會實踐較多,部分學生需要請假去排練節(jié)目等行為,都會對計算機類文化課程活動的正常開展造成打擊。
綜上所述,如何結合藝體類學生學習特點因材施教,幫助他們在計算機基礎教育通識課程中提高自身問題解決能力,全面發(fā)展計算思維,迄今為止仍是一個較大的挑戰(zhàn)。
3 多元智能理論概述
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即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于1983年在《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一書中正式提出的,涉及心理學、教育學及生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加德納認為,那種單純以語言能力和數理邏輯能力為核心的智力測驗是不全面的,智能是指在特定的社會或文化環(huán)境中,個體用來解決問題并有所創(chuàng)造的能力[4],包括個體掌握并靈活運用語言和文字的語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個體理解、推理、運算、分析事物結構關系的邏輯數學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準確感覺視覺空間并對其進行表達的視覺空間智能(visual/spatial);能夠處理物體和調整身體的身體動覺智能(bodily/kinesthetic);對音樂進行感受、辨別、記憶、表達和創(chuàng)作的音樂智能(musical /rhythmic);正確理解他人并與他人交往的人際智能(interpersonal/social);正確認識、了解和反省自我的內省智能(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以及后來添加上的自然觀察智能(naturalist)和存在智能(existentialist)[5]。作為個體,每個人都擁有多個獨立且以多元形式存在的智能,這些智能共同存在、相互補充,協作完成各項工作。自提出以來,多元智能理論在全球教育界引起了強烈反響,成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各國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被眾多學者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教育理論之一。
按照多元智能理論的觀點,個體會在不同的智能領域中表現出智力差異,在某項智能上占有優(yōu)勢的,其他智能方面則表現不發(fā)達。也就是說,不同于比較“誰最聰明”,多元智能理論更傾向于“誰在哪個領域更聰明”[6]。高校計算機教師在面對藝體類不同專業(yè)學生時,應在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智能強項和智能弱項共同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創(chuàng)造多樣化的智能展現情境,從而因材施教,開發(fā)學生的多元智能。如藝術設計、平面設計等美術類專業(yè)的學生一般具有較好的視覺空間智能;音樂、表演等專業(yè)的學生一般具有較好的音樂智能;運動訓練、運動康復等體育類專業(yè)的學生則具有較好的身體動覺智能。大部分藝體類學生思維活躍,善于溝通,具有較強的人際智能。
4 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藝體類專業(yè)大學生計算思維提升策略
綜上所述,計算思維的實質在于運用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思維方法解決現實世界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而多元智能理論的指導則為藝體類學生計算思維培養(yǎng)提供了新的思路??偨Y實踐經驗并結合計算機基礎教育通識課程提出以下計算思維提升策略:
4.1 樹立樂觀的學生觀,彰顯人文關懷
根據多元智能理論,每個學生的智能沒有高低之分,只存在智能傾向及結構上的差異。也就是說,每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獨特的潛力,教師應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結合計算機基礎教育通識課程特點,正確引導優(yōu)勢智能的發(fā)揮,將其運用到平時的學習和生活實踐中,實現計算思維能力的提升。不同專業(yè)的差異性,不應該成為高等院校藝體類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負擔,而正是滿足學生不同教育需求,充分體現對學生個性尊重的契機。只有用發(fā)現的眼光看待學生,多加鼓勵、關懷,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充滿信心,才能同時樹立學生的自信,真正體現人文關懷與教育的終極意義。相反,如果我們不結合多元智能理論視角進行思考,僅以成績高低判定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不但會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還會損害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其自身應有的發(fā)展前景。
4.2 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提升計算思維
《現代教育技術》是藝體類學生提升信息素養(yǎng)的計算機通識課,可在其部分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方面進行以下嘗試,如下圖1所示:
4.2.1 確定教學目標,注重能力導向
在實際的大學計算機通識教育過程中,教學目標的設定非常關鍵,它是所有教學過程的出發(fā)點及目的地,對整個課堂教學的開展具有風向標的作用。一方面,教學目標必須清晰明了,一個混亂且不知所云的教學目標會讓學生失去努力的方向,導致課堂教學的混亂無序;另一方面,計算機基礎教育通識課程的教學目標不應僅限于知識與技術角度,更應將眼光放遠,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樂觀進取的學習態(tài)度,進而成長為全面發(fā)展的多元化人才,這與多元智能理論相互印證、相輔相成。相較于知識與技術方面的教學目標,后一種難以用量化的形式來考評,因此往往容易被忽略,成為一種隱形的教學目標,但其在學生將來的工作與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引起我們的充分重視。
例如,在講解利用Goldwave對音頻進行基本處理這一章節(jié)時,可為音樂、表演專業(yè)等音樂智能發(fā)達的學生設置個性化教學目標,通過錄制自己的聲音并合成伴奏聲道、淡入淡出、回聲混響等效果設置完成音頻剪輯任務。這一過程不僅需要學生掌握軟件基本操作技能,還需要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及對美的感知力,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此過程中形成計算思維,如下圖2所示。
4.2.2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做好課前準備
為高效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教師可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課件、微課等電子資料。由于藝體類學生更傾向于形象思維,可在課前為他們提供針對教學內容的微課視頻,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如學習通展示至學生終端,以生動形象的演示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可在備課過程中搜集并整理與授課內容相關的案例素材,并利用多媒體或其他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虛擬場景,從而將計算思維的提升融入案例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對于邏輯思維能力較弱的藝體類學生來說,這種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案例的方法能夠有效降低他們學習計算機類課程的難度,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學習的枯燥感,幫助他們在輕松愉快的過程中學習課堂知識,提升計算思維。
例如,Camtasia Studio是一種專業(yè)性較強的微課制作軟件,為幫助藝體類學生克服畏難情緒,可先行介紹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理念,以此強調微課制作的重要性,并播放制作好的微課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使用Camtasia Studio軟件制作微課的技能技巧,如下圖3所示。
4.2.3根據學生智能,優(yōu)化課堂教學
如前文所述,每個學生個體具有不同的智能結構,其智能強項與智能弱項有所區(qū)別。因此,在進行了充分的教學準備之后,教師還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將MI理論運用到教學設計中,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思維。尤其是針對計算機基礎教育這種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該課程,在MI理論的指導下嘗試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常用的案例導入以外,通過討論式教學、小組式教學等方法也可以起到提高學生積極性、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效果。課上,我們可使用學習通等教學平臺中的“選人”“搶答”或“分組任務”等功能實現全班分組討論;課下,還可使用“主題討論”“群聊”等功能設置線上討論組,擴大課堂活動參與面。
例如,體育類專業(yè)學生在身體動覺智能上占有優(yōu)勢,但卻經常由于專業(yè)訓練耗費過多體力,導致計算機類通識課上無法集中精力,教學效果不佳。針對這一情況,建議課堂教學中摒棄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通過多種線上或線下的互動方式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有利于教學信息的共享,還可有效鍛煉學生人際智能,增強其課堂主導性地位。
4.2.4發(fā)布課堂練習,做好課后拓展
課程即將結束的時候,教師可通過在學習通上發(fā)布“課堂練習”“作業(yè)”等方式,將常用技能技巧編成選擇題、判斷題等客觀類題型或簡答題、操作題等主觀類題型,方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總結。同時,還可設定學生參與課堂互動活動的積分獎勵并最終計入平時成績,以提高學生課堂互動的積極性。另外,針對計算機類課程課時較少而部分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占時較多的情況,建議通過網絡平臺共享輔助性拓展資料,一方面可幫助課時受影響的學生跟上進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少數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優(yōu)質資源,確保課后知識拓展的有效性,滿足其求知欲。
例如,音樂表演及藝術設計類專業(yè)經常安排排練演出、寫生采風等活動,對計算機通識課程的正常開展造成了一定影響。為滿足學生補充課時的需求,可在提供微課視頻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通過網絡搜集專題素材,對《現代教育技術》課程所學軟件操作技巧進行遷移、升華和總結,設計完成一個本專業(yè)的教學課件,并啟發(fā)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如何舉一反三,利用計算思維解決現實問題,如下圖4所示。
4.3通過數據反饋進一步改進教學
教學是個靈動的過程。盡管我們在課前會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進行精心的設計與安排,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通過學習平臺提供的數據反饋了解學生掌握情況,以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改進教學,使計算思維能力培養(yǎng)真正落到實處。
5 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藝體生學習特點,結合通識課教學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提出通過相關課程提升計算思維的具體途徑,希望能給廣大教師帶來一定啟發(fā)。當然,對藝體類專業(yè)學生多元智能優(yōu)勢的教育學應用只是從概率分析得出效益最大化的做法,以音樂、美術、體育等專業(yè)為研究方向的學生,未必具有較差的邏輯數學智能或語言智能,相反,其他非藝體類專業(yè)學生,也未必沒有較強的音樂智能或身體動覺智能。如何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情況靈活決定教學策略,以全面提升學生計算思維能力,將是我們下一步要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 Wing J M.Computation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6,49(3):33-35.
[2] 楊年華.大數據背景下經管類專業(yè)計算思維培養(yǎng)模式探索[J].高教學刊,2016(22):77-78.
[3] 陳曈,林捷,朱志慧.藝術類大學計算機多元化混合教學改革[J].計算機時代,2021(2):68-70.
[4] 霍華德·加德納.智能的結構經典版[M]. 沈致隆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5] 霍華德·加德納.多元智能7種智能改變命運[M].2版. 沈致隆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6] 張曉敏,張少云,曹松榮,等.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采購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9(4):82-83.
【通聯編輯: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