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粉琴
摘要:人工智能英語課程作為一門新興課程,其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了一種新思路,使得課程內(nèi)容更為多元化,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能力,滿足學生對英語的不同的學習需要。在小學英語教育思政建設與實踐中,我們要凝聚家校、各科的力量,做好課內(nèi)外銜接,使思政資源的整合生活化、具體化,教師先行、家校互助,借助英語課堂,將立德樹人的要求系統(tǒng)地滲透在細節(jié)之處,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中,進而使小學英語課堂成為價值觀引領的陣地、語言知識傳授的渠道、語言應用的舞臺。
關鍵詞:人工智能;小學英語教育;思政建設;實踐
引言
教育要立足時代發(fā)展,做到育人效果最大化。而人工智能下的小學英語教育思政建設與實踐不但能夠反映新技術的發(fā)展變化與新業(yè)態(tài)的應用場景,同時其還順應了英語教學改革趨勢,豐富了英語教學內(nèi)容,所以找到人工智能英語課程中的新要素并進行分析、整理、提煉和整合,進而挖掘課程思政的融入點成為對小學英語教育思政建設與實踐進行深度研究的一個重點。
1小學英語教育思政建設與實踐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落實核心素養(yǎng)要求
結合英語的學科性質以及課標要求,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確定為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對學生的要求涉及英語知識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文化辨析傳播、自我監(jiān)控調(diào)整等多個方面。其中,“文化品格”這一維度,就要求學生增強國家認同感和家國情懷,學會做人做事,成長為有文化修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感的人。而課程思政則是指以構建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最終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兩者在目標上,不謀而合。
(二)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小學階段,兒童的情感水平、內(nèi)容不斷發(fā)展,產(chǎn)生了對小集體“班級”的熱愛,進而擴展到對大集體“學校、社會”的榮譽感、責任感、友誼及審美感。小學階段也是學生意志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但他們的意志力、主動性、獨立性和堅持性比較弱,易受外界的干擾。同時公有觀念、集體觀念、友誼觀念、懲罰觀念、公平觀念等諸多道德觀念形成的關鍵期也在小學。因此,通過小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加強對學生思想、行為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意義重大。
(三)有利于優(yōu)化課堂拓展內(nèi)容
課程思政建設的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對教材中思政元素的發(fā)掘,在深入梳理英語學科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系統(tǒng)、無痕地將思政元素滲透在教學中,將“立德樹人”的目標落實到一言一行。同時,“課程思政”建設為課外拓展材料,如視頻、繪本、故事等學習材料的選取,指明了方向。將與文本相關且符合“課程思政”建設需要的材料通過篩選融入課堂教學,能在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最大程度上收益。
2人工智能下小學英語教育思政建設與實踐策略
在探尋人工智能下小學英語教育思政建設與實踐策略的時候,應重視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結合小學階段“綜合課程”的學科設置特點,將現(xiàn)有的“課程思政”建設要求、行動指南“小學化”。課程思政建設要求在各類課程中挖掘“思政元素”,而英語教科書是英語課堂中師生互動的重要內(nèi)容,因此對教材文本中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發(fā)掘尤為重要。
人工智能下小學英語教育思政建設與實踐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核心問題。這一點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于以往的課程教學,人工智能英語教師不但要善于提高自己的授課技巧,還要做到與時俱進,緊緊抓住學生心理,且要不斷了解最新人工智能技術,并把技術話題引入到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要明確英語與思政兩者都具有人文學科特點這一屬性,且語言要反映思想,思想為語言提供內(nèi)動力這樣的內(nèi)在邏輯關系。使思想服務于生活,指導并應用于生活,同時還要保持人文學科與科技知識之間的平衡,做到科技人文相輔相成。所以小學人工智能英語課程設計既要能夠服務于英語課程教學,又能夠服務于思政育人,在介紹最新人工智能知識成果的同時,兼顧理論與實踐的整體性設計,教學中借鑒線性思維,以人工智能成果、現(xiàn)實應用作為導入點,結合時事熱點,反映科技改變生活的理念,從而在人工智能與生活的結合點上,達到“個人生活感受—社會熱點關注—科技是第一生產(chǎn)力”這一認識的逐步提升。
學??梢圆捎没铐撌浇滩幕蚪ㄔO資源庫等。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小學人工智能英語課程性質,存在的實際問題等,采用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進行科學教學。學??梢再x予教師更大的自主性,以爭取課程思政育人效果最大化。學校要重視各項硬件與軟件建設,同時要對教師進行智能化教學、智慧教學等方面的培訓,做到教師教學信息化向教學智能化、智慧化的轉變。同時還要注意的是,教師也不能完全忽視傳統(tǒng)教學方法,應該要做到在各種教學方法間切換自如,游刃有余。針對不同的學生和教學內(nèi)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課程考核方式要擺脫傳統(tǒng)紙質考試的束縛,對學生進行過程性全方位立體化的評價,對分數(shù)評價標準進行合理化分配。根據(jù)實際考核方式列出詳細的考核方案,做到對學生的考核真實有效。課程結束后,可以根據(jù)學生學習過程與成果產(chǎn)出,再進行多維度全方位立體化的綜合考核。
結束語
人工智能英語課程兼具人文屬性與科技屬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較強的前瞻性,所以如何平衡課程中多重屬性以及課程中的顯性價值與隱性價值是教師應注意的重要事項。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與養(yǎng)成正確的思維模式,從而形成正確的思想,教師這樣做比直接傳授給學生思政理念更具有價值。所以此門課程可以深度挖掘一些能夠指導學生未來工作與生活的課程思政點作為課程思政的切入點。使學生既可以了解不同領域的基礎知識,又可以切實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科學性地審視問題,并樹立自主學習與終身學習意識。
參考文獻:
[1]李永軍.小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與實踐[J].吉林教育,2021(1).
[2]尚愛明.小學英語教育“課程思政”建設與實踐研究[J].長江叢刊,2019(23).
[3]張霞.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8(10).
[4]劉青.做好小學英語教學與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J].華夏教師,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