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堯
摘 ? 要:集體主義是指一切從集體出發(fā),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并且在二者發(fā)生沖突時,堅持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教師應教育學生形成集體意識、珍惜集體榮譽、爭做集體主人,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促進他們成長為具有共產(chǎn)主義道德品質(zhì)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集體主義教育;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1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2)01-0059-03
集體主義是指一切從集體出發(fā),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并且在二者發(fā)生沖突時,堅持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集體主義是共產(chǎn)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加強集體主義教育”。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落實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吨行W德育綱要》指出,德育工作“著重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文明行為習慣,教育學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國”。所以,集體主義教育是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面對正處于由自然人向社會人轉(zhuǎn)型過渡期的學生群體,如何對他們有效進行集體主義教育,使他們盡快完成角色轉(zhuǎn)換,是每個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在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中,筆者從幫助學生形成集體意識、珍惜集體榮譽和爭做集體主人幾方面入手,對學生開展集體主義教育,促進他們良好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一、幫助學生形成集體意識
入學前,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由于家長的精心呵護,學生大多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特別是在小家庭中,這種情況并不奇怪。但入學后,他們便進入了班集體,進入了學校集體,甚至進入了社會這個大集體。他們在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習慣性做法,并不適用于班級、學校乃至于社會生活。對此,他們往往缺乏應有的認識。如果不及時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引導他們團結(jié)協(xié)作、關愛他人、熱愛集體,而任由他們放縱自我、自私自利、遠離集體,就會使班集體失去應有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zhàn)斗力,也不能使學生成長為適應自身成長和社會發(fā)展的“社會人”?!吨行W德育綱要》要求我們“教育學生知道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要熱愛集體,關心集體,培養(yǎng)集體意識和為集體服務的能力”。所以,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首先要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意識。
“我愛我們班”(統(tǒng)編版教材)(二年級上冊)引導學生了解班級活動的快樂,使他們從中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做到尊敬教師、團結(jié)同學、熱愛班集體。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回顧了豐富多彩的班級生活,引導他們感受其中的幸福與快樂。接著,筆者啟發(fā)大家思考、討論:為什么我們能獲得這樣的幸福與快樂呢?學生的答案很多:教師的精心組織、同學們的積極參與、家長的大力配合……筆者追問:如果沒有教師的組織和同學們的參加,只靠某一個人的努力,我們能有這樣的快樂嗎?同學們紛紛搖頭:不能!筆者順勢總結(jié):所以,我們獲得的這些幸福與快樂,來源于班集體,來源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應該熱愛集體、關心集體,使我們這個班集體更加溫暖、更有活力。最后,請大家一起來跳個集體舞《活力 GO GO GO》,再一次感受一下班集體的活力吧!學生都很高興。隨著音樂聲響起,他們紛紛離座,歡快地加入了集體舞的行列。
再如,在“說說我們的學?!保ㄈ昙壣蟽裕┑慕虒W中,筆者組織學生參觀整潔美觀的校園,引導他們更好地感受校園的美麗可愛;啟發(fā)他們暢談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幫助他們更好地感受集體生活的溫暖與幸福;組織他們回憶教師和同伴對自己的無私關心與幫助,引導他們更好地熱愛教師、熱愛同學、熱愛學校……這樣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相關聯(lián)的教學,使他們感到非常親切。
在上述教學中,筆者通過引導學生回憶、討論、交流,讓他們充分感受班級生活和校園生活的溫暖與快樂,進一步提高了他們對集體的認識,有效地培養(yǎng)了他們的集體意識。
二、引導學生珍惜集體榮譽
《中小學德育綱要》要求學生“服從集體決定,遵守紀律,努力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珍惜集體榮譽,為集體爭光”。集體榮譽是一種熱愛集體、關心集體、自覺地為集體盡義務、做貢獻、爭榮譽的道德情感。它是共產(chǎn)主義道德榮譽感的基礎,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也是激勵人們奮發(fā)進取的精神力量。自然人狀態(tài)的人,考慮的應該是個人榮譽。但成為社會的一員后,人便成了社會人——社會人不僅要考慮個人榮譽,還要考慮集體榮譽。所以,我們要教育學生,作為學校的一員、班級的一員,大家不僅要考慮個人榮譽,更要考慮集體榮譽——而且要把個人榮譽與集體榮譽有機結(jié)合起來,甚至在二者發(fā)生沖突時,要以集體榮譽為重,舍得犧牲“小我”(個人榮譽)、成就“大我”(集體榮譽)。
在“我們班四歲了”(四年級上冊)的教學中,筆者是這樣導入新課的:同學們,從一年級到現(xiàn)在,我們班已經(jīng)四歲了。教師發(fā)現(xiàn),大家平時都很珍惜班級榮譽,都在積極地為班級爭光。誰能告訴我,在自己心中,我們這個班集體到底是什么樣的呢?學生紛紛舉手發(fā)言,但說的都是優(yōu)點。筆者及時點撥:在大家眼里,我們班很優(yōu)秀。真不錯!但請大家再想一下,我們班有沒有不足呢?大家愣了一下,馬上就有學生發(fā)言,指出了班級的一些問題。同學們也表示認同。筆者追問: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該怎么辦呢?大家紛紛各抒己見。筆者順勢鼓勵:同學們的表現(xiàn)說明,大家都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教師相信,只要大家團結(jié)一心,繼續(xù)努力,我們班一定會取得更多、更大的榮譽!同學們立即報以了熱烈的掌聲。
在上述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從正反兩方面認識班集體,使他們在保持優(yōu)點、珍惜榮譽的同時,不斷改正缺點,從而更好地珍惜集體榮譽,為班級爭光。
結(jié)合學校班徽設計評比活動的安排,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筆者組織學生開展了一次班徽設計大賽。布置這項活動時,筆者特別提醒學生:設計力求做到主題明確、簡潔美觀、色彩鮮明,力爭在學校評比中獲獎。活動中,學生各展所長,各抒己見,紛紛拿出了自己的作品。筆者引導部分學生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介紹了自己的構思。后來,送學校參評的幾幅優(yōu)秀作品還獲得了優(yōu)秀設計獎。這樣的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更進一步強化了他們熱愛集體、珍惜集體榮譽的意識。
三、教育學生爭做集體主人
在家庭生活中,出于人的本能,父母親人往往對孩子關愛有加。這樣做的優(yōu)點是,學生獲得了親人的關愛,并從家長身上學到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識。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由于缺少同齡伙伴,身為獨生子女的他們常常缺乏謙讓、諒解、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入學后,他們往往會把這種習慣帶到集體生活中,以致常常與他人發(fā)生矛盾——其中的極端者甚至會形成孤僻古怪的性格和不能合群的心理。這非常不利于他們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也不利于和諧、團結(jié)的班集體的形成?!吨行W德育綱要》要求我們教育學生“在集體中團結(jié)、謙讓、互助、合作,關心他人,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學習做集體的小主人”。所以,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我們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引導學生融入班集體,積極參加班級事務,使自己成為集體的主人。
例如,去年九月初,在教學了“選舉產(chǎn)生班委會”(五年級上冊)之后,得知新一屆班委會尚未產(chǎn)生。于是,征得班主任同意,筆者在班級主持進行了新一屆班委會選舉。由于之前的課堂學習,不僅使全班同學懂得了在選舉中投上自己神圣的一票,這既是他們的民主權利,又是他們參與班級事務的重要體現(xiàn),也使有意參選的同學更好地進行了準備,選舉過程又完全按照“發(fā)布競選公告——自愿報名參加——競選人演講與答辯——無記名投票——公開唱票,公示結(jié)果”的規(guī)范程序進行,所以,大家參與的熱情很高,活動進行得很成功。新一屆班委會順利產(chǎn)生了!在總結(jié)談話中,筆者提醒大家:在大家的共同參與下,我們今天成功地選出了新的班委會。相信新一屆班委一定能不負大家的信任和希望,與大家一起共同管理好班級。同時,作為班級的主人,其他同學也要積極配合班干部的工作,并履行好監(jiān)督職責。
在這里,筆者巧妙地把課堂學習與班級活動緊密結(jié)合起來,不僅圍繞課堂教學目標成功地開展了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及時鞏固了課堂知識,還培養(yǎng)了他們參與班級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從而更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筆者的總結(jié)談話,在增強了新一屆班委的工作責任感的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全體同學的集體意識和主人翁意識。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加強集體主義教育”。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適應新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育學生形成集體意識、珍惜集體榮譽、爭做集體主人,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集體主義精神,促進其良好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為他們成長為具有共產(chǎn)主義道德品質(zhì)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