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瀾
摘 ? 要:小學體育學科教學中,教師要圍繞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展開教學設計,組織學生參與多種形式的訓練活動。能夠讓學生在實際運動中成長身心健康指數(shù),才是最有價值的教學實踐。趣味性活動、挑戰(zhàn)性比賽、實用性技能、實踐性訓練等都是學生能夠接受的訓練內容,教師要做好創(chuàng)新課堂設計,為學生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關鍵詞:小學體育;核心素養(yǎng);求真課堂;課堂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2)01-0045-02
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是現(xiàn)代課堂教學的共識。在體育學科教學中,教師圍繞核心素養(yǎng)展開求真課堂構建,符合學生學習基本要求,符合新課程改革基本精神。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為學生準備適合的訓練任務,組織學生參與豐富的訓練活動,都能夠形成豐富的學生學習動機,促進求真課堂的構建進程。小學生對趣味性訓練活動有特殊參與熱情,這就要求教師要做好學情調查,借助多種教學輔助手段,推出更多訓練形式,以滿足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求。
一、開展趣味性活動
學生運動認知能力的建立,需要更多訓練活動的支持,教師要針對學生訓練訴求展開設計。小學學生年齡較小,對一些趣味性訓練活動有主動參與意愿,教師的針對性設計和組織,既滿足學生鍛煉訓練的需求,又提高了訓練成效。
教師對趣味性運動形式做篩選處理,能夠大大提升訓練效率。如“游戲+比賽”活動形式是學生比較喜歡的。教師在篩選時,需要融入一些新穎內容,讓學生感受到快樂,同時獲得理想訓練成效。
二、推出挑戰(zhàn)性比賽
有些學生對比賽活動更有興趣,教師可組織學生以賽代練,也能夠獲得訓練成效。學生大多有表現(xiàn)欲望,教師推出小組比賽任務,讓學生借助比賽展示自我,建立豐富訓練動機。教師也可以適時推出對抗賽、擂臺賽、挑戰(zhàn)賽,針對訓練任務做出對應設計,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確保訓練運動順利展開,在比賽之中學生自然提高運動技能。
運動本身帶有比賽屬性特點,教師精選比賽內容、創(chuàng)新比賽形式,都能夠帶來鮮活的訓練動機。如球類訓練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組,成立不同比賽團隊,設定不同比賽任務,提出具體的比賽要求,確保每一個小組都能夠順利進入到比賽狀態(tài)。如高年級籃球運動,教師組織幾個小組,有分組對抗賽、投籃游戲比賽、接傳球比賽等,學生可自主選擇比賽項目,為保證小組比賽活動順利進行,教師要對比賽提出具體要求。為提升訓練效率,教師組建小組時,可要求學生自主管理,發(fā)揮學生組織作用,負責小組比賽的各項事宜。教師只需對學生運動比賽情況做宏觀把控,對存在個別問題做處理,確保比賽活動順利推開。在比賽過程中,教師也可適時做出調整,例如讓學生進行輪換來比賽,確保課堂訓練氣氛。
三、傳授實用性技能
針對學生訓練運動實際,教師要及時做出學法傳授,這樣才能給學生帶來更多訓練啟示,以有效提升其訓練品質。特別是在進行技術動作的傳授時,教師要通過動作分解、示范展示,甚至手把手地引導,讓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增加運動效率,提升運動素質。如果能夠調動骨干學生的助學積極性,讓學生傳、幫、帶,訓練效果會更為突出。
如果學生在運動中遇到動作技巧運用的問題,教師要針對性做出指導,如跳高訓練時,教師先做示范操作,對相關技術動作進行分解講述,之后再要求學生做嘗試性訓練。此時學生在教師介紹后開始訓練,課堂運動氣氛逐漸形成。教師對學生操作中存在的問題需對應糾正,并讓學生做自主探索,通過互動交流,內化相關動作要領。教師還要積極鼓勵學生自行組建訓練團隊,集體研究跳高動作要領,最后還可以展開小組內跳高比賽。學生對自主組建團隊最有興趣,能夠主動響應。這時,教師要進入到小組之中,觀察學生訓練和比賽情況,及時給出技術指導和要求。學生在充分討論和訓練中能夠逐漸掌握跳高技術的運用。
四、組織實踐性訓練
教師在組織學生展開實踐性體育訓練時需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做運動設計,盡可能讓學生在生活環(huán)境條件下展開運動訓練,以培養(yǎng)學生運動習慣。運動習慣的培養(yǎng),是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任務和目標,教師做好對應設計,同時請學生家長積極協(xié)助,促使學生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
學生對一些課外實踐性訓練活動有一定參與熱情,教師可布設一些親子訓練活動任務,邀請家長進行參與。如設計速跑訓練,因學生大多沒有主動跑步的習慣,教師在布置課外訓練任務時需做好具體分配,做好相關記錄,及時匯總運動情況。學生接受任務后,大多能夠堅持一段時間,教師及時調查和指導,并與學生家長聯(lián)系溝通,會讓學生訓練更為扎實。運動需要毅力支持,培養(yǎng)學生運動習慣,提高學生運動素養(yǎng),這是最為重要的運動目標和任務。
學生對體育鍛煉有不同認知,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設適合的運動訓練環(huán)境,順利啟動學生運動思維,調動起學生參與訓練的主動性,這對培養(yǎng)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有著重要現(xiàn)實意義。體育學科教學不能是“放松課”,教師要推出更多訓練內容,組織實實在在的課堂活動,才能讓學生在主動性訓練中成長身心,這是體育學科教學的基本追求。
參考文獻:
[1]邢海芳.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視角下小學體育教學探究[J].學苑教育,2021,(21):67~68.
[2]張建華.核心素養(yǎng)下體育單元教學改進策略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21,(03):25~26.
[3]王少卿.小學體育課堂深度合作學習的四策略[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20,(10):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