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晶瑩
摘要:在小學音樂教育中,音樂欣賞是非 常重要的一環(huán)。在欣賞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感受 音樂的節(jié)奏,體會音樂中蘊含的情感、意境等,還 要適時掌握必要的音樂知識。如何在音樂欣賞教 學中將這些教學內容和目標結合起來,讓學生更 加積極地參與音樂欣賞教學,加深學生對音樂的 全面理解,需要大家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進行更 多的創(chuàng)新和探索。
關鍵詞: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探究
引言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也是時間的藝 術。聽,是一切音樂活動的開始。培養(yǎng)學生 學習音樂的興趣,欣賞無疑是最佳手段。 現行的小學音樂教材中,我們不難發(fā)現, 音樂欣賞所占的比重變大,可見音樂欣賞 被越來越重視了,從一年級開始,簡單的 音樂欣賞就已經融入課堂。通過課堂實踐 研究,我們可以理解,教材這樣的安排是 科學合理的,這樣編排的目的是讓教師更 加重視音樂欣賞教學的作用。
一、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意義
在整個小學音樂課程中,音樂欣賞是除歌唱 教學之外的又一重要教育內容。其教學的目的是 通過對國內外經典優(yōu)秀音樂作品的欣賞來提高小 學生的審美水平,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審美意識和音樂 欣賞能力,有效擴大音樂視野。特別是對小學中 高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能力已經有了比較 明顯的提升,對事物能夠產生自己的客觀認識理 解,更容易感受到音樂的內涵。如果教師能夠通 過音樂欣賞充分調動小學生的主觀意識,促使小 學生與音樂作品進行情感交流,有效積累音樂欣 賞經驗,會使他們對音樂的魅力和美感有更深刻 的體驗。
而除了眼前的教學需要之外,音樂欣賞的有 效教學對小學生未來的長期成長發(fā)展也是非常有 幫助的。因為音樂文化本身也在不斷發(fā)展,不同 時期的音樂有不同的特征。通過音樂欣賞教學, 學生未來任何時期都可以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發(fā) 現不同音樂的本質內涵,可以根據自己的審美個 性選擇適合自己、能夠陶冶自身情操,同時又符合 音樂文化發(fā)展潮流的音樂作品,增強其音樂欣賞 時的自主性與創(chuàng)造力。
二、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多元感官結合,加強音樂感召力
不同于具備歌詞作為輔助的歌曲, 樂曲更加抽象,不易被學生理解,因此很 多學生在欣賞樂曲時比較吃力,大多數學 生面對老師的提問常常詞窮,只能用好聽 或者不好聽等較為粗略的詞一概而論,缺 乏專業(yè)知識。從加深學生對樂曲的理解出 發(fā),教師可以通過更加直觀的媒介調動多 元感官相結合,在樂曲播放的同時放映視 頻、動畫、畫作等作為輔助,加強音樂的感 召力,激發(fā)學生音樂欣賞的興趣。
(二)典型樂曲對比,增強音樂欣賞性
選取具備典型性和權威性的樂曲進 行對比,可以刺激學生的美學感受,從而 增強音樂的欣賞性。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音 樂作品,并從背景、體裁、表現手法、音色 等方面突出重點,對比分析,明確目的,來 加強學生對樂曲的記憶,創(chuàng)設輕松生動的 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三)適當語言渲染,把握音樂接受度
費爾巴哈說:“當音調抓住你的時候, 是什么東西抓住了你呢?你在音調里聽到 了什么呢?難道聽到的不是你自己的聲音 嗎?”教師適當的語言渲染,可以提高學生 對音樂的接受度,幫助學生更加充分地接 受音樂傳達出的情緒和故事感。教師需要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擔當學生情感的指引 者,同時也因提高自身素質和音樂素養(yǎng), 加強語言表達能力。
(四)課堂有效提問,提高欣賞實效性
有效的提問如穿針引線,不僅可以吸 引學生眼球,也能促進學生對音樂作品的 深度理解,課堂結構也因此變得緊湊,課 堂氣氛也會活躍一些,學生的表現欲也會 得到滿足。
(五)注重聯想想象,增強欣賞藝術性
有一些著名科學家通過研究深切的 認識到:形象思維、藝術想象力,在科學事 業(yè)上的重要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而音樂活 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忠創(chuàng)造和鼓勵創(chuàng)新一直是 被強調的,尤其是在欣賞音樂時,聯想和 想象必然會被引起,這種人類的心理活動 就是帶有創(chuàng)造性的。德國偉大詩人兼劇作 家歌德認為:一般而言,畫家的筆墨和詩 人的語言都不宜被看得太死、太狹窄。因 為,一件藝術作品就是一種自由大膽的精 神創(chuàng)造,我們應充分的尊重,盡可能地用 廣闊的視野去觀察和欣賞。想象聯想在音 樂欣賞中,都是一種情感體驗。
結束語
總之,音樂這個學科看似很單純,但是卻十 分的復雜和系統(tǒng),設計各個領域的知識, 因此音樂欣賞的教學也需要多樣的音樂 元素融合,簡單的灌輸是完全不行的。教 師必須引導學生欣賞音樂而非“聽音樂”, 深化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包括音樂制作的 背景、作曲家的個人簡介和人生經歷、樂 曲涉及的樂器以及樂曲的節(jié)拍音調等等。 教師必須在夯實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積累 經驗,因材施教的同時寓教于樂,為學生 提供一個身臨其境的欣賞環(huán)境與氛圍,深 化學生的美學感受,在追求課堂實效性的 同時保證欣賞價值,增強課堂的實踐性和 趣味性,與當代音樂教學發(fā)展相適應。
參考文獻:
[1]呂蕾.小學音樂欣賞之教學策略[J].小學生(中旬刊).2021 , (06):56.
[2]劉虹鑠.心隨音樂 樂伴成長——— 試論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策略 [J]. 名師在 線.2021,(16):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