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良
“實操型”集體備課高度重視行動,是在交流經驗和研討理論的基礎上,由小組內一位教師擔任授課教師,其他教師擔任學生,演練授課過程,通過集體研究和討論,形成最合適的教學計劃的備課方式。筆者以小學五年級軟式排球“腳步移動+墊球+比賽”集體備課作為研究案例,分析了集體備課的過程和各個環(huán)節(jié),提出了針對性較強的優(yōu)化對策。
一、“實操型”集體備課重思路
根據學校教研室備課會要求,在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背景下,體育組針對“排球正面雙手墊球”這一技術動作進行大單元教學設計,練習形式體現(xiàn)“單一身體練習+組合動作練習+游戲或比賽”。在集體備課前,大家要充分溝通,明確備課流程(圖1)。鑒于此,全體體育組教師通過實操型集體備課的方法來解決具體問題。
二、“實操型”集體備課抓落實
1. 集體研討定內容
“腳步移動技術”在排球的墊球、傳球中起著橋梁與紐帶的重要作用, 直接影響著墊球、傳球的質量。通過參考《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總結和借鑒拱墅區(qū)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我們將此次備課內容定為小學五年級軟式排球大單元教學第六課時。由于學生有一定墊球基礎,將“向前移動腳步+正面雙手墊球”作為單一身體練習,結合排球比賽實戰(zhàn)要求,組合練習首先是改變墊球路線,增加來球難度,實現(xiàn)“移動腳步+正面雙手墊球”;再就是小組合作,改變練習形式,如圓圈站位下進行“要位”+移動腳步墊球比多練習或進行橫向移動墊球+“要位”向前移動+墊球過網等。設計比賽或游戲完成組合練習墊球。
2. 實戰(zhàn)模擬尋方法
明確教材內容之后,要到實地場地練習。練習方案設計者擔任教師角色,體育組年輕教師充當學生角色,以微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實際演練,演練內容完整,包含教學基本功與動作示范。在練習中,老教師旁聽,專家進行指導。
3. 集體研討有反饋
完成練習之后,我們通過集體溝通研究、專家指導來明確最優(yōu)的組合練習,最終確立了最優(yōu)的練習方法:橫向移動墊球+“要位”向前移動+墊球過網。
最后,研究和討論下面三個問題。
(1)“單一身體練習”方面。“單一身體練習”是一個完整的技術操作動作,如排球原地正面雙手墊球?!霸卣骐p手墊球”必須結合授課對象所處的年齡情況定義為“向前移動+正面雙手墊球”,另外還需要將“向前移動+正面雙手墊球”解讀為一個完整的“單一身體練習”,學生完成1次以上動作,才算是一個練習結束。
(2)“組合動作練習”方面?!敖M合”的方法是補充一項或者多項與“向前移動+正面雙手墊球”動作不同的動作,如向左、向右、向后移動腳步再墊球,墊球后再迅速移動到起始位置。左右橫向移動墊球,墊球后再喊“要位”迅速向前移動墊球過網等,并將這些練習串聯(lián)成一個連貫的練習過程。
(3)“競賽或游戲”方面。開展競賽或游戲活動主要是為了強化技術訓練,使得學生能夠熟練應用所學技術,可以在多小組間比較學生完成墊球固定次數的耗時或單位時間內完成的次數,給小組進行打分和排名;合理創(chuàng)編競賽規(guī)則,可以自設網高及場地大小,進行10分制排球比賽(拋球代替發(fā)球)等。
4. 視頻記錄成資源
結合教師和專家的意見,選擇最優(yōu)練習方法,再回歸到微課堂,規(guī)劃好場地、合理擺放器材、有效組織講解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最后錄制成整堂課的微視頻,將制作好的微視頻上傳到學校資源庫中,方便其他教師共享共用。
三、效果分析
1. 組內研討氛圍有效盤活
青年教師積極參與“實操型”集體備課,角色分工明確,人人都有事兒做。通過親身經歷與實踐,“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縱向思維得到有效鍛煉,靈活多變的活動內容形式、廣泛的問題探討及集體智慧的有效碰撞,促進了組內濃厚研討氛圍的形成。
2. 上課教師在實踐中成功內化他人經驗
通過集體備課的演練和學習,教師將課堂的實際情況全方位展現(xiàn)出來,講解和示范上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參考其他觀摩教師和專家的意見后,再次進行精進修繕,示范講解。這個過程讓執(zhí)教教師更加明晰排球教學中的關鍵要點,及時吸收內化,完善自身不足,走上優(yōu)秀快車道。
3. 多媒體技術為“實操型”集體備課添加活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工具做好準備工作,積累視頻、照片等素材。在開展活動時,本校教研組群內可以開展直播課,為其他學科集體備課提供一些新的點子;完成活動之后,要把相關的素材資料傳到智慧教育云平臺,實現(xiàn)資源共享。
4. “科研—教研—師訓”三位一體有機結合
教、研、訓一體化聯(lián)動機制, 是提升教科研效能的有效抓手。“實操型”集體備課在授課教師準備優(yōu)質課、公開課參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也為其他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提供了科研素材。研討反饋生成的實操型教研新模式將使教研活動變得更加實用,更為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提供良好的平臺,極大地推動了科研、教研、師訓三位一體聯(lián)動機制有機結合。
本次“實操型”集體備課將“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整個授課環(huán)節(jié)中貫穿下來,達到了科研、教研、師訓三方面的充分結合。這種新型的備課方式發(fā)揮了傳統(tǒng)集體備課的優(yōu)勢,能夠幫助優(yōu)秀教師高效傳播優(yōu)質的授課經驗,還解決了年輕教師在授課中所面對的一系列問題,實現(xiàn)了備課、教研活動更具針對性、實效性。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凱瑞小學)
責任編輯:王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