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華
前言
本文對在新課程背景下,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一些探討。根據(jù)學生對歷史缺乏興趣的情況,提出了注重教學手段的多樣性,引入時事熱點使歷史現(xiàn)實化,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等方法,提高了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為提高我校的歷史成績作出了較大貢獻。
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真正實現(xiàn)歷史課堂有效教學,使學生身心愉快地成長,是一線歷史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基于這一前提,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不斷地總結、學習與提高。經(jīng)驗表明,學生的成績有了轉變,與我在課堂教學中以提高學生歷史興趣為突破口所做的一系列努力是分不開的。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在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興趣方面的嘗試。
一、探究“癥狀”的根源
開學之初,我認真?zhèn)湔n,仔細批改作業(yè),耐心到班級輔導,但是通過課堂學生的反應和第一單元測試的成績反饋來看,效果并不理想。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局面呢?我陷入沉思。后來通過和部分同學的交流和問卷調查得知很大程度上要歸結于學生對歷史缺乏興趣或興趣不高。興趣是知識的入門。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碑斠粋€人對某種事物發(fā)生興趣時,他就會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因此,學生一旦對歷史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必將成為他學習的內在動力。學生對歷史學習有無興趣,既是反映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歷史教師教學成敗的重要因素。所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是當務之急?/p>
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首先找出學生對歷史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為此,一方面,我從備課、上課、考試、批改作業(yè)、課外輔導等環(huán)節(jié)對自己的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另一方面我還通過查看所教年級的歷史成績檔案,與學生聊天,讓學生填寫問卷調查的方式探尋學生不感興趣的原因。通過查找,我初步掌握了學生對歷史不感興趣的原因,見下表:
根據(jù)上述表格,不難看出,除了少數(shù)對包括歷史在內的各科都缺乏學習動機和興趣的學生之外(大概9%左右),大部分學生都有學好歷史的動機和愿望,但教學方法僵化、教材內容枯燥乏味、學習形式單一、方法不當?shù)龋撬麄儗v史普遍缺乏興趣的原因,有的甚至喪失了信心,產(chǎn)生了恐懼感。
二、制定“良方”
在找到學生對歷史不感興趣的癥結之后,我開始了全面的對癥下藥。
(一)注重教學手段的多樣性
針對學生反映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的問題,我在備課的過程中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注重教學手段的多樣性。如,在講授第2課《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時,我就通過《中學歷史教學園地》《歷史風云網(wǎng)》等網(wǎng)站,收集了大量這方面的史料、圖片、視頻等材料,并把它們充分運用到多媒體課件中。如利用秦孝公《求賢令》引出商鞅變法的背景,播放商鞅變法視頻引出商鞅變法的措施,并通過講解商鞅變法的措施,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為什么是偏遠落后的秦國在群雄逐鹿中脫穎而出,統(tǒng)一六國”。在講甲午中日戰(zhàn)爭時,播放圖片《日本在旅順屠殺中國居民》,讓學生清晰看到日本軍官拿著刺刀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讓學生對于日本的侵略罪行、殘暴手段了然于心。多媒體課件具有圖、文、聲、像并存的優(yōu)點,能把當時的情景重新展現(xiàn)出來,增強了歷史課堂的直觀性和生動性,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提高了歷史學習興趣。
(二)引入時事熱點,把歷史現(xiàn)實化
針對學生反映的歷史教材枯燥乏味的問題,我密切關注時事熱點,深挖教材,補充與教材有關的素材,做到古今結合,密切聯(lián)系現(xiàn)實,努力為學生架設一座歷史通向現(xiàn)實的橋梁。之所以有很多學生覺得歷史枯燥乏味,是因為他們認為歷史是過去了的東西,對現(xiàn)實沒有任何作用。針對這個誤解,我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加入了時事熱點問題。例如,在講授雅典民主政治和羅馬法時,我從我們中國現(xiàn)在提倡的政治民主,以法治國導入;在講儒家思想的起源和發(fā)展時,我充分聯(lián)系到世界上廣泛興辦的孔子學院,并讓學生找出儒家思想在今天的影子;在講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時,我列舉了伊拉克戰(zhàn)爭中法國、德國、英國、俄羅斯等國的不同態(tài)度,增強了對學生的吸引力。在講中國現(xiàn)代外交時,我以疫情下中美關系導入,播放特朗普在2020年5月14日接受??怂闺娨暸_專訪的視頻,讓學生了解到當今中美關系因為疫情影響又再度陷入緊張當中。在講“一國兩制”與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時,我分別播放2021年3月19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在飛機梯上連續(xù)摔倒3次和1982年英國撒切爾夫人在人民大會堂下摔倒的視頻,引發(fā)學生思考這兩次摔倒背后---中國的崛起。由于學生普遍對時事熱點感興趣,在講授課時引入時事熱點,把歷史現(xiàn)實化,可以說是提高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采用激勵方法,樹立學生信心
評價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積極的評價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自我價值,激勵其更加努力的實施被積極評價的學習行為,進而產(chǎn)生非常積極的效果。針對少數(shù)因以前歷史成績差而導致對學好歷史缺乏信心或有恐懼感的學生,我給予了特別的關注和鼓勵,努力重新樹立他們學好歷史的信心。心理研究表明:高中生自尊心特強,但他們心理上還不成熟,學習中可能因一時的困難或挫折而失去信心,連續(xù)的失敗可能會使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我在每節(jié)課上提出了不同的問題,無論回答得怎么樣,我都給予了鼓勵性的評價。如果學生回答得比較全面深刻,我就給予充分的肯定,如“你說的很好”,“這一點非常對”;如內容有出入的時候,我也盡量肯定學生在回答過程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閃光點”,說“雖然在某方面還是有點問題,但你能說出這些,說明你認真思考了”,這樣就會使學生有一種“成功感”。對存在的問題以委婉的方式給學生指出來,使其明確今后應努力的方向和注意的問題,這樣學生既增強了信心,又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除此之外,對每次作業(yè)批改和單元測試、中段考試、期末考試成績我都進行了詳細的跟蹤,對每次作業(yè)比較認真的同學和考試成績較之前有進步的同學,我都進行了大力表彰,所有這些都能使他們獲得學習歷史的“成就感”和信心,極大地增加了歷史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四)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
針對部分學生中存在的雖有良好的學習歷史愿望、但卻因方法不當而備感吃力的問題,我通過面授指導、學生探索、師生共同歸納的方法盡快使其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經(jīng)過交流、調查,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在歷史學習方法上存在誤區(qū):他們認為歷史是一門最適合臨時抱佛腳的功課,只要考前花點時間死記硬背、機械記憶就可以考好。假如持續(xù)下去,成績不但不會升反而會下降,久而久之就會喪失對學習歷史的興趣。經(jīng)調查,這樣的學生不在少數(shù)。因此我在授課的時候盡量滲透了一些實用的學習方法,引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思維習慣。
現(xiàn)在高考純考知識本身的已經(jīng)很少了,往往都是考察對某一事件的分析,能力要求更高。而且高中歷史更需要的還是理解,基于課本之上的理解,如何提高對歷史的理解能力?方法:在讀每一節(jié)的內容時,要想想在一個歷史事件之前之后都發(fā)生了些什么事,它們之間有沒有什么內在的聯(lián)系,能夠說明什么歷史道理。也可進行歷史事件間的橫向縱向的比較。某兩場政變或兩種政策之間有什么異同點,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異同,說明了什么。分析異同點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從背景、性質、影響等幾個固定的模塊去想。要把歷史學成“立體”的,這種橫向與縱向的聯(lián)系。經(jīng)常這樣思考,對不同的歷史現(xiàn)象,我們就可以較準確地分析出它們的實質,無論碰到什么題都能迎刃而解。比如:做選擇題時,常常碰到一些諸如問“根本原因”、“實質”之類的問題,這通常要從生產(chǎn)力決定生產(chǎn)關系、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關于這幾方面的選項,一般來說就是正確的。至于問答題,則更需要你的思考與分析能力。首先是分析。通過回想老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的介紹,盡量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不要擔心想太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的。更何況現(xiàn)在的考試一再強調“要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要有創(chuàng)新,有自己的觀點”,所以你就要盡可能地多想一些。最忌諱的是認為自己不會,就什么都不寫。最后,答題的時候,字跡一定要清楚。要答得層次分明,邏輯性強,每點內容不要羅嗦,但一定要把要點概括地講出。每點都要用序號標明,做到段落化、序號化。經(jīng)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不少學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歷史成績在原來的基礎上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歷史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也越來越濃。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
針對部分學生反映的歷史學習方式單一的問題,我充分結合學校實際,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歷史課外實踐活動的內容和方式多樣,如“歷史劇表演”、“歷史小制作”、“歷史知識競猜”、“歷史故事會”、“歷史影片賞析”“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等活動。如舉辦 “歷史知識競猜”,把歷史知識按照基本知識、難點、疑點編成不同類型的題目,進行歷史競猜,這也不失為一種加深鞏固知識的好方法。這樣既能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輕松一下,又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許多歷史知識。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在放松身心的同時,歷史學習的興趣也不斷提高。
經(jīng)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各班的歷史成績,無論是及格率,還是優(yōu)秀率都比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我深知這些成績的取得是與“對癥下藥”,努力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分不開的。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背景下實現(xiàn)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必須“對癥下藥”,注重教學手段的多樣性,引入時事熱點,采用激勵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等,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提高歷史成績。當然,如何提高學生歷史興趣是一個復雜的課題,這需要我們的一線教師去認真、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