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妮
摘 要:在初中階段,學生第一次接觸物理學科,本文以聲音可視化實驗為例,筆者結合多年的教育工作經(jīng)驗,利用光學原理來自制教具,提升聲音可視化實驗教學的水平,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物理探索的精神,而且還能提升初中物理實驗課的教學效果,以供借鑒。
關鍵詞:聲音可視化;實驗教學;自制教具
引言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探索物理的精神還能提升學生推理驗證的能力。教師可以結合教材里提供的實驗內(nèi)容,通過自制教具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使得組織實驗現(xiàn)象更加直觀,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物理實驗背后的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識內(nèi)在的邏輯。
一、目前聲現(xiàn)象演示實驗存在的不足之處
當學生在學習《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的時候,這部分內(nèi)容比較抽象,如果教師只是簡單的給學生講解什么是聲音,聲音到底是怎么傳播的?傳播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聲波,那到底什么是聲波呢?學生并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為了降低學生理解這部分知識的難度,教師應該給學生演示聲現(xiàn)象實驗,具體來說有以下三種:一是用震動的音叉來觸及乒乓球;二是將正發(fā)聲的音叉放入水中,讓學生觀察水中的波形;三是在揚聲器或者鼓面上撒一些碎紙屑,讓學生觀察碎紙屑擺動的狀態(tài)。這三個實驗共同的特點就是將聲現(xiàn)象放大,使得聲音具備可視化效果,但是這并不是聲現(xiàn)象的可視化,只是將震動的音叉或者揚聲器放大,很難讓學生真正理解聲現(xiàn)象知識。
本文以第一個實驗“音叉觸及乒乓球”為例進行深入分析,乒乓球運動并不是音叉的震動,只是因為乒乓球受到了力的作用,才會做單擺運動,而震動的音叉為乒乓球的運動提供了一個力,與蕩秋千的原理類似,不是手在震動,而是秋千在重復在單擺運動。還有乒乓球與音叉的震動也并不同頻,只能反應聲音的響度。因此,這個聲現(xiàn)象演示實驗并不嚴謹。
二、聲音可視化實驗自制教具設計
(一)實驗設計
結合聲學和光學知識來改進“音叉觸及乒乓球”的實驗,具體如下:
第一次嘗試:
筆者在演示聲現(xiàn)象實驗過程中,可以在音叉上安裝一個鏡子,利用光的折射來放大微小的聲音震動,這種改良方案的優(yōu)點是聲音可視化實驗效果更加明顯,而且鏡子光斑上的震動也能與音叉的震動同頻,但是也有一些缺點,比如學生沒有辦法看出聲音的波形、只能簡單的感知到聲音響度的變化等。
第二次嘗試:
為了改進第一次聲音可視化實驗存在的不足之處,筆者作出了第二次嘗試,找一個塑料小圓柱,兩邊沒有封口的小圓柱,然后在小圓柱的另外一端安裝一個膜,在圓柱的中間貼一塊鏡子,圓柱里面放一個藍牙音響,小圓柱的另外一側應該安裝設置一根激光筆,然后調整激光筆的角度,使得激光筆發(fā)出的光剛好能夠照射在鏡子上,反射落在墻上,隨后再加入可以旋轉的多面體棱鏡,讓光班不單單與薄膜同步震動,而且能夠真正動起來,使得學生能夠直觀的看到聲波的波形,完成了聲音可視化實驗演示的目的。人的視覺會有短暫的停留,當光斑移動的過程中,在墻上產(chǎn)生的光斑現(xiàn)象并不會馬上就消逝,大約需要保持0.1~0.4秒,在人的眼睛里就能夠留下一串完整的光斑印象,因此,學生通過墻面能夠看到光斑震動的影響,所有的光斑按照時間緊密的排列在一起。在演示這一實驗的過程中,筆者通過調整多面體棱鏡轉速,確保多面體棱鏡的轉速能夠保持在一個合理的速度,第二次嘗試的優(yōu)點在于光斑的震動與圓柱橡皮膜的震動是同步的,還有利用視覺短暫停留原理,使得學生能夠看到一段完整的聲波,感受不同聲音的不同聲波,升學演示實驗的效果更加明顯。
(二)實驗器材
激光筆、鐵架臺、塑料圓筒、橡皮膜、多面體棱鏡等。
(三)實驗操作步驟
首先,將多面體棱鏡固定在電動機上,隨后固定激光筆,將藍牙小音響放入塑料圓柱內(nèi)。其次,打開激光筆,調整好激光筆的角度,使得激光筆能夠正好照射到圓柱中間的鏡子上,經(jīng)過鏡面反射剛好可以投到多面體棱鏡上,墻上就會有光斑。然后用自己的手機連接藍牙音響,讓學生仔細觀察反射在墻上的光斑,感受不同聲音的特征。然后打開電動機來帶動多面體棱鏡的旋轉,將電動機轉速調整到一個合適的范圍,使得學生能夠直觀地觀察到一段完整的聲音波形,最后教師重新調整藍牙音響的響度和聲音的頻率,引導學生再次仔細觀察聲音波形的特征,分析這一組聲音波形和上一組聲音波形有哪些區(qū)別。
(四)實驗效果
通過自制教具來完成聲音可視化實驗,使得學生能夠看到一組完整的聲音波形,通過控制藍牙音響的響度和聲音的頻率,來引導學生找出聲音波形的變化,是的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聲波形成的原因以及波形圖的含義,為后續(xù)的聲學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通過光學、聲學原理來改進聲音可視化實驗,使得波形能夠更加優(yōu)美,實驗的效果也能更加直觀。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自制教具,能夠將教師對于這一知識點的理解融入其中,真正的將自己所學的物理知識顯示在學生的面前,這不僅有利于提升初中物理實驗課的效果,而且還能夠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
參考文獻:
[1]邊江,平智敏.關于聲音可視化的探討與應用——基于農(nóng)村初中物理課堂實驗[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8(05):112-113.
[2]韋兵余.自制教具在物理實驗創(chuàng)新教學中的案例研究——以“自制電磁鐵探究儀”為例[J].中學物理,2020(06):125-126.
[3]尹慶豐.“思維可視化”在核心概念“加速度”中的課堂實踐——以水平加速度計的開發(fā)與應用為例[J].中學物理,2019(05):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