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鍔 余席茂 肖昌華 譚美麗 劉小安 歐陽忠耀
(湖南省衡陽市蔬菜研究所,湖南 衡陽 421001)
煙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為設施蔬菜的主要害蟲之一,常給蔬菜生產(chǎn)帶來較大的危害[1],如吸食汁液造成植株衰弱干枯、分泌蜜露誘發(fā)煤污病、傳播病毒病等。根據(jù)寄主范圍、危害習性和傳毒能力,煙粉虱可分為多種生物型[2]。以往在我國發(fā)生的煙粉虱主要以B型為主,2014年柳洋[3]研究發(fā)現(xiàn),在試驗田收集到的93個煙粉虱種群中,Q型煙粉虱為優(yōu)勢生物群(>50%),其種群所占比例高達88%。Q型煙粉虱傳毒能力更強,取食寄主10~64 min后即可傳毒,且植株終身帶毒,持毒能力可達14~21 d[4]。隨著湖南衡陽地區(qū)設施蔬菜產(chǎn)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煙粉虱已成為當?shù)厍镅雍笤O施蔬菜的主要害蟲。針對衡陽地區(qū)Q型煙粉虱危害嚴重,且普通化學農(nóng)藥防控效果較差等問題,我們選用農(nóng)藥市場上防治煙粉虱的幾個主要藥劑于2020年和2021年連續(xù)2年開展了防效試驗,并采用黃板、尚介黏與藥劑結(jié)合的方法探索防控效果,以期篩選出安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藥劑品種(組合),為菜農(nóng)科學選用藥劑提供參考。
供試藥劑有10%吡丙醚乳油(上海生農(nóng)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20%呋蟲胺可濕性粒劑(日本三井化學株式會社生產(chǎn))、22.4%螺蟲乙酯懸浮劑(德國拜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溴蟲腈懸浮劑(美國杜邦公司生產(chǎn))。輔助材料有黃色黏蟲板(泉州綠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尚介黏噴劑(臺灣百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透明塑料水瓶(市售)。供試作物為衡陽伏地尖辣椒,為衡陽地方品種。2020年10月,我們在湖南省衡陽市蔬菜研究所生產(chǎn)基地大棚內(nèi)的辣椒葉片上捕獲煙粉虱成蟲,經(jīng)湖南省農(nóng)業(yè)大學科技人員進行基因序列鑒定和系統(tǒng)發(fā)生分析,明確其為Q型煙粉虱。
試驗設在湖南省衡陽市蔬菜研究所蔬菜設施大棚內(nèi)。大棚跨度7.2 m、長18.2 m、高3.2 m,面積131.0 m2,試驗共使用6個大棚。試驗地上茬作物為厚皮甜瓜,土壤為壤土。棚內(nèi)筑7畦,畦寬0.6 m,溝寬0.35 m,畦面覆蓋銀黑雙色地膜。辣椒于7月20日播種,8月17日定植,定植株距55 cm,每畦栽1行。
1.3.1 藥劑防效試驗
試驗設8個處理,分別為10%吡丙醚乳油1 000倍液、20%呋蟲胺可濕性粒劑800倍液、22.4%螺蟲乙酯懸浮劑1 200倍液、10%溴蟲腈懸浮劑1 500倍液、“10%吡丙醚乳油1 000倍液+20%呋蟲胺可濕性粒劑800倍液”“22.4%螺蟲乙酯懸浮劑1 200倍液+20%呋蟲胺可濕性粒劑800倍液”“10%溴蟲腈懸浮劑1 500倍液+20%呋蟲胺可濕性粒劑800倍液”及等量清水(ck)。每處理3次重復,共24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10 m2,隨機區(qū)組排列。采用工農(nóng)-16型電動噴霧器進行常規(guī)藥劑噴霧,每667 m2噴藥液50 kg。噴藥時行間用農(nóng)膜隔離,以防藥液飛濺影響試驗結(jié)果。施藥時間為試驗2年期間的9月10日、20日。
1.3.2 “物理防蟲+藥劑防治”試驗
試驗設9個處理,分別為“10%吡丙醚乳油1 000倍液+黃板”“20%呋蟲胺可濕性粒劑800倍液+黃板”“22.4%螺蟲乙酯懸浮劑1 200倍液+黃板”“10%溴蟲腈懸浮劑1 500倍液+黃板”“10%吡丙醚乳油1 000倍液+尚介黏”“20%呋蟲胺可濕性粒劑800倍液+尚介黏”“22.4%螺蟲乙酯懸浮劑1 200倍液+尚介黏”“10%溴蟲腈懸浮劑1 500倍液+尚介黏”及等量清水(ck)。將尚介黏均勻噴灑在透明塑料瓶上,黃板與塑料水瓶的懸掛高度為其上沿與植株的頂葉平齊,每條溝懸掛10塊(個),黃板與塑料水瓶的懸掛時間為每年9月11日起,施藥時間為每年9月11日,每年施藥1次。
采用五點取樣法每點選1棵辣椒植株調(diào)查,使用5倍放大鏡清點煙粉虱蟲口數(shù)量。每次施藥前記錄藥前蟲口數(shù)量,并在藥后1 d、7 d、10 d再調(diào)查1次,其中第1次藥后10 d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即是第2次藥前的蟲口基數(shù)。根據(jù)結(jié)果計算蟲口減退率及防治效果,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蟲口退減率(%)=[(藥前蟲口數(shù)-藥后蟲口數(shù))/藥前蟲口數(shù)]×100
防治效果(%)=[(施藥區(qū)蟲口減退率-對照區(qū)蟲口變化率)/(1-對照區(qū)蟲口變化率)]×100
不同藥劑處理對煙粉虱成蟲防效的影響見表1。
表1 不同藥劑處理對煙粉虱成蟲防效的影響
由表1可知,第1次用藥后1 d,單劑中20%呋蟲胺可濕性粒劑800倍液處理煙粉虱成蟲的防效最好(87.53%),復配劑中“22.4%螺蟲乙酯懸浮劑1 200倍液+20%呋蟲胺可濕性粒劑800倍液”處理的防效最好(90.23%);藥后7 d和10 d,單劑中22.4%螺蟲乙酯懸浮劑1 200倍液處理和20%呋蟲胺可濕性粒劑800倍液處理煙粉虱成蟲的防效較好(均為90.00%左右),復配劑中“22.4%螺蟲乙酯懸浮劑1 200倍液+20%呋蟲胺可濕性粒劑800倍液”的防效最好(均達91.00%以上)。第2次用藥后1 d,單劑中20%呋蟲胺可濕性粒劑800倍液處理煙粉虱成蟲的防效最好(80.31%),復配劑中“22.4%螺蟲乙酯懸浮劑1 200倍液+20%呋蟲胺可濕性粒劑800倍液”的防效最好(89.20%);第2次用藥后7 d和10 d,單劑中20%呋蟲胺可濕性粒劑800倍液處理煙粉虱成蟲的防效最好(均達85.00%以上),復配劑中“22.4%螺蟲乙酯懸浮劑1 200倍液+20%呋蟲胺可濕性粒劑800倍液”處理的防效最好(均達90.00%以上)。
藥劑結(jié)合物理黏蟲對煙粉虱成蟲防效的影響見表2。
表2 藥劑結(jié)合物理黏蟲對煙粉虱成蟲防效的影響
藥后6 d和9 d的下午,輕搖辣椒植株,使煙粉虱飛動,以達到更好的誘蟲黏蟲效果。由表2可知,與單劑處理相比,采用物理輔助誘蟲措施后,各處理煙粉虱成蟲的防效均有所提高。藥后7 d和10 d,各處理的防效均在87.00%以上;噴施相同藥劑條件下,尚介黏處理的煙粉虱成蟲防效略高于黃板處理,但由于黃板的成本遠低于尚介黏(每667 m2需成本200元),生產(chǎn)上多采用黃板誘殺煙粉虱。
2012年褚棟等[5]對中國Q型煙粉虱的遺傳學基礎、生態(tài)因子及人類活動等多種因素進行了研究,認為殺蟲劑的大量使用可能是導致Q型煙粉虱在我國成功入侵的重要因素。2017年柏晶等[6]開展了10種殺蟲劑對Q型煙粉虱的防治效果試驗,結(jié)果表明混劑(復配劑)對Q型煙粉虱的防治效果更好。2003年沈斌斌等[7]開展了黃板誘集煙粉虱的效果試驗,結(jié)果表明黃板懸掛高度與植株頂端齊平對煙粉虱的誘殺效果較好。國內(nèi)外相關研究指出,化學防治仍然是控制煙粉虱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生產(chǎn)上常用的殺蟲劑類型有擬除蟲聚酯類、生長調(diào)節(jié)劑類和礦物油類等[8-9]。煙堿類殺蟲劑中的吡蟲啉、啶蟲脒和噻蟲嗪等也被廣泛應用于煙粉虱防治[10]。
試驗結(jié)果表明,復配劑“22.4%螺蟲乙酯懸浮劑1 200倍液+20%呋蟲胺可濕性粒劑800倍液”對Q型煙粉虱的防效較好,且在用藥后7 d防效最佳,綜合考慮用藥成本及防治效果,建議每隔10 d左右噴藥1次,采收前21 d停止噴藥,以確保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蔬菜食用安全;物理黏蟲是防治煙粉虱重要的輔助手段,可提高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較長,綜合考慮經(jīng)濟效益,以懸掛黃色黏蟲板為宜。
煙粉虱主要集中在植株葉片背面危害,噴藥時應著重噴施葉片背面;應選用多種藥劑輪換使用或施用復配劑,以防煙粉虱產(chǎn)生耐藥性而降低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