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紅
摘要:英語對于大多數(shù)初中生來說已經(jīng)處于中級運用階段,而作為外來文化所需要掌握的不僅僅是生單詞的積累以及語法的詳細理解,在進階階段還需要綜合運用,非常考驗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其實初高中銜接方面并不會太過脫節(jié),高中英語在一開始會對初中英語的語法進行一系列總結(jié),在此基礎(chǔ)上再進階,所以學生的首要任務是打好基礎(chǔ),在認知和積累層面做好涵養(yǎng),才能夠在后期的高階綜合學習中得心應手。其實語言文化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也是如此,教師只需要注重學生的知識概念以及基礎(chǔ)鞏固,再適當進行語言文化的細節(jié)滲透,徐徐圖之自然能夠跟上步伐。本文針對基于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研究,提出建議以供他人參考。
關(guān)鍵詞:英語教學;初高中銜接;過渡學習;文化涵養(yǎng);問題探討;對策研究
引言:
初中到高中可以說是知識的跨度進階,然而九年本身就處于總復習階段,對概念的梳理以及內(nèi)容的深化都有著不錯的教學體系,而高一時期也是以銜接鞏固為主,所以只要學生能夠把握基礎(chǔ)知識并且適當進階,就不會有跟不上的問題。其實英語作為一門外來的語言文化,進階方式并不完全依靠生單詞和語法,更多的是浸潤涵養(yǎng),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要有學習氛圍以及實踐運用,可以同向類比母語的學習和傳統(tǒng)語言文化的涵養(yǎng),道理是相似的。所以教師可以在總復習的基礎(chǔ)上進行適當?shù)倪\用進階,從形式上盡量豐富有趣起來,減輕學生的壓力,在不知不覺中做好過渡引導教學。
一、知識概念梳理,串聯(lián)邏輯
英語學習過程中,不管出于哪個階段,都需要有清晰的思維邏輯和概念整合,就比如語法運用以及詞組穿插,都要有一套體系貫穿才能夠保證不出現(xiàn)錯漏,當然,這是認知上的觀念鞏固,細節(jié)處還是可以靈活變通的。其實初高中英語銜接的直接辦法,就是在進行綜合復習的時候梳理清楚知識概念,讓學生能夠?qū)⒒A(chǔ)知識運用成熟,只有地基打好,才能夠繼續(xù)添磚加瓦。教師可以運用集合概念整理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熟悉每一種語法時態(tài)的運用,可以串聯(lián)思維導圖來加強語法邏輯,雖然說是復習階段,但知識的細分支點還是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狀態(tài)進行深入調(diào)整的。
高中英語的語法是在初中語法的基礎(chǔ)上更加深入細化,所以教師在復習教學階段要將時態(tài)區(qū)分仔細,動詞的變位以及規(guī)律性變化也要講解清楚,畢竟很多學生并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出現(xiàn)了概念混淆的情況,所以思維導圖和集合整理進行邏輯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環(huán)節(jié)。畢竟高中英語作為進階階段需要的是基礎(chǔ)牢固,還可以從生單詞衍生的方向入手,多給學生總結(jié)一些規(guī)律和思維導向,有助于拓展概念認知。還有比如從句、非謂語動詞、倒裝結(jié)構(gòu)、虛擬語氣等等,基本上在初中時期都有所接觸,只不過層面和程度都不深入,高中則會展開運用并且拓展聯(lián)合,所以在銜接過渡時期,教師盡量鞏固原有的語法層次,慢慢梳理清楚即可。
二、增進實踐運用,靈活思維
英語畢竟是一門語言,要想提升語言能力,最有效的方法自然是實踐運用,而英語能夠?qū)嵺`運用的地方無非就是口語交流以及寫作表述,這都非??简瀸W生的綜合能力。其實對學生來說,能夠流利的用英語交流,能看懂大部分基礎(chǔ)文案,在初中階段的學習就已經(jīng)是完成度比較高的情況了,然而對于高中英語的語法進階,其實就更加考驗聽力難度以及寫作表述。所以教師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運用,通過不斷的使用來加強邏輯,并且拓寬知識面,讓學生不斷的精進能力并且拓展思維。
教師可以讓學生日常用英語交流,盡量做到能表達清楚,在進行特定的對話時還可以做記錄,然后針對語句表述進行語法分析以及用詞精化。鼓勵學生多用口語進行交流,在一開始的時候不要害怕說錯,只要能開口養(yǎng)成習慣,在日后的表達上自然能夠注意語法和用詞,而在交流中也能夠加強學生的聽辨能力,不斷使用且不斷改進,假以時日就能夠熟能生巧。到高中時期要注重的就是詞匯量和語法深入,教師讓學生多做日常交流,其實就是在無意之中引導學生進行新單詞的學習以及語法的深化,雖然不能跟系統(tǒng)的課堂教學相比,但是一旦養(yǎng)成習慣和能力,對進階階段的英語學習就是強大的助力。
三、日常細節(jié)切入,浸潤涵養(yǎng)
其實不管怎么提升進階,最主要的還是日常涵養(yǎng),也就是說基礎(chǔ)積累除了要依靠課堂學習之外,想要真正掌握英語這門外語,還需要通過生活細節(jié)來進行熏陶滲透,就拿母語學習作對比,只有在收到外界不斷重復的語言信息,從聽力到口語模仿,再到后期語言文化教學的進階,都需要長久接觸浸潤,才能夠達到融會貫通。所以初中到高中的過渡學習,比較能夠保障的就是學生在日常細節(jié)中吸收接觸英語元素,這樣無論是從單詞積累量,還是語法結(jié)構(gòu)方面,都能夠有不錯的涵養(yǎng)效果。
教師可以借助某些課題來引申學生的學習思維,比如與生活元素和娛樂元素相關(guān)的主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自然是照常進行,教師同時可以根據(jù)主題元素來延伸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從影視作品入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看英語相關(guān)的書籍以及影視劇,從閱讀理解到口語聽讀,用較為娛樂的形式來養(yǎng)成學生日常浸潤英語的習慣。其實類似于《Friends老友記》、《BigBang生活大爆炸》等情景喜劇,對話非常純正且日常,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還是以增強視覺感官的形式去進行衍生學習,效果自然事半功倍。當然,娛樂形式也要融合鞏固學習的觀念,可以做筆記或者跟讀模仿,讓學生的身心得到調(diào)整,同時也不忘進階英語學習,可以說是比較不錯的拓展學習方法,值得一試。
結(jié)語:
對學生來講,知識的進階就是從簡單到深入的過程,然而語言學習則可以有一種模式,那就是多浸潤熏陶,從日常細節(jié)中多接觸積累,自然就能夠輕松應對進階難點。當然,英語文化學習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成成就的事,需要長此以往進行知識概念鞏固以及綜合運用積累,教師在過渡階段也多注意查缺補漏,讓學生有清晰的邏輯和牢靠的基礎(chǔ)去應對更高層次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李秀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談初高中英語銜接課的必要性[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1(1):60.
[2]李鮮蕾.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工作的優(yōu)化策略[J].中外交流,2020,27(1):172.
[3]石萍.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有效性探究[J].學周刊,2021,25(25):31-3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15.
[4]黃懷娟.初高中英語銜接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英語廣場,2020(2):121-122.DOI:10.3969/j.issn.1009-6167.2020.0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