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永梅
摘要:“疑是思之始,學之端?!睂W習就是在不斷質疑與釋疑的過程中取得進步的。質疑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和探究的過程,釋疑是對知識進行系統(tǒng)鞏固和完善的過程。學生只有帶著疑問去學習,才能更好地激發(fā)自身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課題。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將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積極探究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的有效方法,幫助學生學會質疑、合理質疑,提升學生的質疑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生質疑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引言
質疑能力的養(yǎng)成會讓學生學習有主動性,能夠主動分析課程知識的內容,也能做認知下的思考探究,使學習變成主動的行為,進而改善教學效果。在以往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傾向于基礎認知的教育,忽視了學生在其中的想法和認識,學生沒有質疑學習的過程,對于知識的理解認識都是記憶,核心素養(yǎng)無法得到養(yǎng)成,沒有落實新課改。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質疑能力也就成為新課改的必要落實策略。
一、初中語文學生質疑能力培養(yǎng)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先教,學生后學”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仍根深蒂固。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上只能跟著教師的講解亦步亦趨地學習,缺乏自主思考的空間,質疑能力的發(fā)展受到嚴重制約;教師大多時候只是將知識講解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教學,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機械記憶和背誦教師講解的知識點,久而久之嚴重影響其質疑能力的發(fā)展。
(二)教師教學觀念的影響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并沒有做到與時俱進,仍然保持著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課堂以教師為中心,知識講解以“滿堂灌”的方式為主,課上缺少跟學生的交流互動,不能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不利于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學生心理因素的影響
初中階段的學生心理還不成熟,同時又有較強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識,加之嚴肅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在課堂上過于拘謹,不敢輕易發(fā)言,更不敢提出自己的質疑。他們害怕自己提出錯誤的問題遭到其他同學的嘲笑,又怕自己提出的問題沒有引起教師重視而傷自尊,因此缺乏課堂提問和質疑的勇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質疑能力的發(fā)展。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一)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增強學生主體性
傳統(tǒng)初中語文課堂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把教學重點放在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上,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答題技巧,將知識一味地灌輸給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作為知識的被動接收者,容易養(yǎng)成機械性的學習習慣,缺乏思考與質疑。長此以往,他們的質疑能力很難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思維惰性也會越來越強。因此,要實現對學生質疑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語文教師首先就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不斷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充分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翁,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語文教師要將對學生質疑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空間,更好地促進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
(二)營造良好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大膽質疑
在以往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往往比較威嚴,所有教學活動都以教師為基準和權威。課上雖說紀律嚴格,但氛圍卻十分嚴肅沉悶,具有壓迫感,造成學生一味迎合教師,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學生的思想受到嚴重束縛,缺乏提出質疑的勇氣。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勇敢地提出問題,語文教師就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愉悅、自由的開放性課堂氛圍,讓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被更好地激發(fā)出來,對所學知識形成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認識。同時,教師也要多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通過靈活互動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不再懼怕教師,幫助學生更好地敞開心扉、勇敢質疑,讓課堂提問成為一種潛移默化的習慣。
(三)督促學生課前預習,幫助學生學會質疑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由于對課上學習內容不熟悉,在學習過程中很難跟上教學節(jié)奏,無法形成有效的思考,因此無法產生有效的質疑。所以加強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需要督促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讓學生在課前對即將學習的內容進行初步預習,將有疑問的地方記錄下來,在課上向教師提問。通過課前預習,幫助學生更好地思考問題,進而在課堂學習中提出有效的質疑。
(四)合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質疑意識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的權威性強,學生易形成“教師永遠不會錯”的片面認知,很難養(yǎng)成質疑的意識與習慣。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可以通過故意設計一些教學破綻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意識。當學生對教師故意暴露的破綻提出質疑后,教師要給予學生鼓勵與表揚,并讓學生進行指正。然后告知學生自己設計教學破綻的原因,讓學生知曉教師的初衷。同時,告訴學生教師也會有出錯的時候,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時要勇敢指出,形成敢于質疑的良好習慣。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意識,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通過合理創(chuàng)設一些特定的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勇于質疑的意識與習慣。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以問題為導向,鼓勵學生勇敢提問、大膽質疑,引導學生在不斷提問的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質疑意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對當代學生的學習發(fā)展至關重要。質疑是探究本質、發(fā)現真相的根本,學生通過質疑能夠更好地發(fā)現問題,并不斷提升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帶著質疑和思辨的眼光去探究問題,不斷深化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掌握,促進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韓忠軍·淺談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J]·魅力中國,2015(49).
[2]周小輝·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J]·中學課程資源,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