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紅
摘要: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對問題的發(fā)現(xiàn)和討論,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因此,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思維方式和自我展示的特征,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傊蠋熞龊脠F隊協(xié)作的推動者,讓同學們更多地參與到實驗的活動中去,這是一種交流和分享的快樂。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團隊合作學習不但可以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而且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教學,使他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如虎添翼,取得更好的成績。
1創(chuàng)造生活情景,激發(fā)學生對相關實驗的興趣
物理學是從生活中衍生出來的,換句話說,物理學和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通過創(chuàng)造真實的生活情景,可以使學生與物理實驗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從而減少實驗之前的緊張和陌生。
例如,以《杠桿》為例,老師首先向同學們演示一系列的生活情景,讓他們了解什么是“杠桿”,以及“杠桿”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以及“杠桿”的基本原理。通過直觀的圖片,了解相關的知識,找到問題的關聯(lián),激發(fā)探索的興趣,為真正的協(xié)作做好準備。老師給學生們演示了一個情景:木工用鑷子把木板上的鐵釘拔出來,花匠用剪刀剪花,廚子用鐵鍬把瓶子的蓋子敲碎。
2設計合作問題,促進學生發(fā)現(xiàn)合作方向
在合作過程中,教師應首先設定問題,使學生能夠找到協(xié)作的方向,避免在協(xié)作過程中懈怠。老師提問,既是學生實驗的目標,又是合作的理由。所以,該問題既要以實驗為基礎,又要以學生的認知情況為基礎。
例如,以《機械能和內能》為例,教師讓學生在不同的高度上,把一個物體扔到一個沙坑里。每個學生都做了一個實驗,每個人在不同的高度投下一個鐵球,并且記錄下每個人的落點的大致深度。這個試驗非常簡單,任何人都可以做,并且他們發(fā)現(xiàn),隨著高度的改變,鐵球的下沉深度也會隨之改變。不過,他們的辯論卻變成了:教師讓他們將鐵球從各個高度拋落,是不是在討論重力與高度的關系,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而這一次,卻是由許多因素組成,例如如何控制鐵球的重量,如何調整沙坑的形狀,以及將鐵球插進沙坑的深度,以此來測量地心引力。教師的提問方式是開放的,不會限制學生的思維,允許他們在做的同時進行討論,并在探究新問題之前進行討論。
3通過小組合作,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
老師經常會把班級里的同學分成幾組,讓他們一起做一些實驗,使他們能夠更好的完成實驗,并培養(yǎng)他們的默契和協(xié)作精神。更好的完成實驗,是指兩個人的配合,讓實驗過程變得更加合理,也意味著更容易找到問題,畢竟兩個人都比一個人聰明。還有一個實驗,就是影響浮力的因素。先把三個杯子里的酒精、水、鹽水倒入三個杯子里,另一個同學則記錄下三個杯子里的液體對齊的比例。接下來,負責記錄的學生用一根繩子將金屬塊綁在一起,然后慢慢地潛入水中,而另一只手則記錄下了自己的觀察。然后兩個人就開始了試驗,一人把一塊鐵放在了水里,另一人把一塊鐵放進了鹽水里,然后在兩人的金屬塊全部沉下去之后,在彈簧秤上分別記下了一個數(shù)字。然后,他們開始對比對方的比例,想要找出原因。然后,他們又開始了自己的試驗,將金屬片分別放在不同的東西上,記錄下了浸泡在金屬中的刻度和浸泡在液體中的比例。
4建立互動問答模式,進一步加深思考
實驗的目的并不只是檢驗結果,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合作的機會,讓同學們互相提問,使他們的思維更加深入。
例如《液體的壓強》,老師讓學生做一個實驗,給他們每人準備一個飲料瓶,把里面的水灌滿,在瓶子的前面,在同一水平面的b點,在a點下面的C點上打一個洞。學生們在完成了這個實驗之后,會將自己所見的東西記錄下來,然后將自己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記錄下來,然后將自己的結論記錄下來。當同學們完成了作業(yè),接下來就是互相提問的環(huán)節(jié)了。當被問及問題時,同學們可以通過實驗來尋找相關的答案。也可以一起進行試驗,尋找問題。一位同學向另一位同學詢問,該實驗是否表明了液體對罐壁的壓力,而另一位同學則說:“三個洞里都有水,這就證明了液體對罐子的壓力很大?!边@位同學繼續(xù)問道,如果在酒瓶的底部打一個洞,也會有水流出,是否表示液體對罐底產生了壓力。有問題的同學都會按照要求示范,然后給出答案。在教學中,學生的提問可以促進實驗的進一步發(fā)展,而老師在預設的過程中也不會在下面的打眼環(huán)節(jié)。受到這個問題的啟發(fā),同學們再一次提出了類似的問題,那就是液體往上有壓力,也在瓶子的蓋子上扎了一個洞。在回答了這個問題后,他們又回到了老師想要的那個問題上,即A孔和B孔中的水的距離為何是一樣的,C孔的水為何噴射得更遠。學生提出問題,使實驗更具彈性,同時也能推動更多的合作。所以,在課堂上,老師要引導學生發(fā)問,并給予他們充分的思考空間。
5提高學生評價質量,推動整體團隊發(fā)展
合作要有效果,大家都要共同努力,在合作過程中,老師要注意避免一些同學的被動和不上進。所以,老師可以把學生的自我評估放在協(xié)作中,這實際上是讓他們學習反省、真實地評估自己,從而推動整體的發(fā)展。
例如,以“用電壓計和安培計測量導線的電阻”為例,一位學生在完成了“用電壓計和安培計測量導線的電阻”后,首先對自己的工作進行了評估,他覺得在與同學們的合作中,不能一味地去尋找答案,而是要冷靜地思考,找到問題的關鍵,找到問題所在,找到問題所在。他說,滑動變阻器造成的改變是很困難的,不能一有問題就問,因為他發(fā)現(xiàn),只要從最基礎的問題開始,然后繼續(xù)研究下去,就能得到答案。他說,要考慮到滑動變阻器滑塊的移動,就是要考慮整個電路的電阻的變化,然后是整個電路的電流,然后是電阻的變化,或者是電阻的變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考慮電阻兩端的電壓,然后是滑動變阻器上的電壓。有了這些學生的評價和思考,他就會在以后的實驗中,學會如何調整自己,提升自己。
6結束語
綜上述,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物理實驗已成為初中學物理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把物理實驗和合作學習相結合,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促進他們的多方面智力發(fā)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創(chuàng)造互動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推動實驗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胡小魯.淺談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實踐[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教育科學網絡研討會論文集(四).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78-80.
[2]周明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初探[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8):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