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阿三
摘要:在我國教育事業(yè)當中,歷史學科是最基礎也最重要的學科知識,因為其本身具有一定難度,所以在初中教育階段才予以開展。然而,從當前的教育工作發(fā)展狀態(tài)來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與學科地位存在明顯的偏差,這讓歷史教育工作遇到了困境。為了發(fā)揮出初中歷史學科的教學地位,實現(xiàn)對學生正確歷史觀念的有效培養(yǎng),做好對其高效課堂的構建意義重大,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討論。
關鍵詞:運用歷史故事;教學法;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形式已經不適宜學生的發(fā)展,單純地吸收知識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能力不能獲得很好的提升。為了滿足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需要,只有結合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全方面的綜合素質,才能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提升在學習上的能力。一般傳統(tǒng)的教育更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忽視了核心素養(yǎng)的訓練過程,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加的固定化和僵硬化,這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一、初中歷史教學的現(xiàn)狀
歷史這一學科作為初中學生必學的科目中的副科,在分數(shù)比重以及課時安排等方面遠比不上語文、數(shù)學、外語這三門主科。但是歷史的重要性每一個人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不管是在教師的教授方面還是在學生學習的方面,都是不容忽視的。但大多數(shù)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仍舊只是重視考試是否能夠得高分,然后就一節(jié)課一節(jié)課的讓學生反復地背誦知識點,背誦一條又一條的時間線,這種低效模式的學習,對于大多數(shù)的學生來說都是短暫的記憶,由于不能夠完全懂得到底那一年發(fā)生了什么事件,到底那個偉人干了一番怎樣的事業(yè),這就使學生的學習處于一個十分低效的狀態(tài)。再一個教學現(xiàn)狀就是,初中歷史老師在不管是四十分鐘還是四十五分鐘的課堂上,大多數(shù)都是自己在講解,而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很低,這就會造成學生的聽課懈怠,老師根本就不會清楚學生是否在聽課等一系列的問題就出現(xiàn)了,所以現(xiàn)階段的初中歷史教學現(xiàn)狀應該及時迅速地去整改。
二、運用歷史故事教學法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問題設置難度適中
在一般初中歷史課堂上,因為歷史老師需要考慮到每個學生對于問題的接受程度,所以在問題的設置上往往不具有深度,導致許多學生沒有好奇心,不樂意回答老師的問題。比如老師會問“辛亥革命是在那一年爆發(fā)的?”,對于這樣的問題,無法啟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所以導致高中歷史課堂的氛圍不好。但是一些老師如果一味地追求難度較高的問題的話,就會使得學生不知所措,對于老師的問題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才好。長此以往就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負擔,學生在新知識面前會具有畏懼心理,因此導致學習效果并不良好。歷史是一門縱深感很強的課程,在開始實施教學之前,老師應該充分地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根據他們的心理發(fā)展來展開教學,在設置問題的時候,應該充分地掌握難易程度,這樣可以啟發(fā)學生的探索能力,提升他們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和愛好。比如在“外交新局面”這一課程內容中,老師可以根據中美關系的變化歷程制作一個圖片,然后向學生進行提問,“中美建交處于什么樣的背景之下”或者“中美的關系改善有什么樣的影響”。這樣一步步深入,學生就可以完全掌握老師本堂課程的重難點,突破難點,保證自己學有所得。
(二)加強小組合作背景下的課堂教學互動
小組合作背景下的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中,加強小組合作背景下的課堂教學互動也具有重要意義,強化課堂教學互動更加能夠避免高效課堂構建事宜流于形式[2]。具體來說,在“鴉片戰(zhàn)爭”一課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有哪些”等教學問題,讓學生在熟讀課文、小組合作的基礎上進行問題探究。這一情形下,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式問題探究便是具體的生生互動。小組合作背景下,除了推動教學中的生生互動外,教師還應當觀察學生的合作學習表現(xiàn),并結合學生的合作學習表現(xiàn)給予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從而將教學中的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更好地聯(lián)系在一起。教學互動頻率得到較大提升后,課堂教學時間也能得到更為充分的利用,這都可以較好促進小組合作背景下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創(chuàng)設情境,實行啟發(fā)式教學
當學生在學習歷史這一學科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每個歷史階段枯燥的時間線、代表人物以及主要發(fā)生的事件,這些都是以冷冷的文章字符展現(xiàn)在每一個學生眼前的,而學生看著這些文章字符只會是感到無聊乏味,更沒有興趣去記憶這些所謂考試所要用到的知識點。這樣一來歷史課本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一本教材,一本可以讓自己通過考試測驗的材料,一本可以讓自己順利升學的奠基石。所以教育者該做的就是把同學這種觀念給消滅掉,讓歷史教材變成每個學生都感興趣的歷史小故事,變成了讓學生能夠了解歷史事件的錄像帶,這就需要一些新式的教學策略。教師在每節(jié)課學習之前,都要創(chuàng)設一個關于本節(jié)課的情境,把學生代入進去,然后跟隨著老師的引導一步步進入到學習的課程當中去。比如歷史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的第八課“百家爭鳴”局面?!鞍偌覡庿Q”到底是什么局面?現(xiàn)在的每一個人都沒有親身經歷,只能靠教材中的文字描述。而老師在講授這節(jié)課之前,就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百家爭鳴”的情境,講述各家各派對于一個觀點是如何爭論不休的,甚至可以請同學們分別扮演孔子、墨子、孫子等各家各派的代表來論述自家的觀點主張。不僅僅是這一節(jié)課程可以采取這樣的措施,也同樣適用于很多的情景性比較強的課程學習當中。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更加了解歷史事件,培養(yǎng)出對于學習歷史的興趣,也就能夠更好地實行啟發(fā)式教學了。
結束語
總而言之,構建高效課堂是推動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工作發(fā)展的必然選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做好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育環(huán)境等教育要素的設計之外,還必須要加強自己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自己科學而有效的引導,讓學生能夠正確地認知和了解歷史,并感受到歷史的獨特魅力。從而進一步實現(xiàn)對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讓他們在主動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也能夠獲得科學的歷史觀念,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初中歷史學科的素質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王通東.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策略分析[J].教育界,2020(03):61-62.
[2]吳興.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J].知識窗(教師版),2019(11):72.
[3]李瑞鴻.基于核心素養(yǎng)探究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J].新課程(中),2019(11):156-157.
[4]鄭玉芬.如何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J].讀寫算,2019(32):57.
[5]陳敏鍵.初中歷史課改高效課堂中小組合作的研究[J].家長,2019(32):124.
在文末標注:[本文系2021 年南安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第一批)研究課題立項課題“本土紅色文化融入歷史課堂的實踐與研究”(項目編號:NG1451-046 )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