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建
摘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我國的教育理念也發(fā)生著改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zhì)教育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升學壓力比較大,學習時間比較緊張,所以對于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就會完全忽略,但是少強年則國強,好的身體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發(fā)育的基礎(chǔ),那么體育課的重要作用決不能在我國應(yīng)試教育政策的壓迫下被人忽視,高中生如果想要達到全面發(fā)展就一定要認真完成體育課程。為了讓體育課程在高中校園里有效進行,教師需要采取多種手段整體提升我國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高中體育;教學;有效性;影響因素;具體措施
我國的教育體系受到應(yīng)試教育的影響,對于學生的文化成績十分注重,在文化課的教學方法上不斷突破,但是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要作用完全視而不見,高中的學習壓力比較大,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能夠有效的緩解學生的身體壓力,讓學生都能夠在體育課上放松身心,身體素質(zhì)不斷加強,對于學習成績的提升也是很有幫助的。但是目前我國高中體育課程的有效性比較低,影響高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將針對影響高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yīng)解決對策。
一、高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影響因素
(一)思想層面的不重視
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比較大,對于文化課成績的要求比較高,受我國應(yīng)試教育的影響,社會各方對于高中生的體育課堂重視程度非常低,只要學生能夠正常完成每個階段的體能測試就可以了,學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會放在文化課的學習上這就導致學生在高中階段所學習的體育課程質(zhì)量比較低,學生在體育課上也會經(jīng)常逃避教師安排的體育鍛煉,所以體育課程無法正常的開展,學生整體的參與程度比較低,學生很難在體育中實現(xiàn)鍛煉身體的目的[1]。
(二)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生的主觀意識比較強,會根據(jù)自己的學習興趣來決定課程的參與程度,學生并不是完全沒有體育鍛煉的意識,對于學生自身比較喜歡的體育運動參與度比較高,但是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安排提不起興趣,學生會利用體育課的時間來休息或者是復習文化內(nèi)容,所以體育課程的鍛煉機會就完全浪費了,學生在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中很難對于高中體育課程產(chǎn)生興趣,那么其有效性必然會受到影響。
二、提高高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措施
(一)大力提高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對于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亟待提高,首先學校應(yīng)該承擔起對于學生的教育作用,讓學生能夠提高對于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并能夠?qū)τ隗w育課程的安排更加認同,讓學生明白體育鍛煉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其次,為了更好地督促學生參與體育課程,可以將體育課程的完成程度和高中的畢業(yè)證書掛鉤,將學生的體育課完成程度作為考核學生的標準之一,讓學生能夠進一步加深對于體育課的重視,從而能夠認真地上好每一節(jié)課。最后,學校應(yīng)該加強對于體育課程的教學改革,從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出發(fā),通過豐富多樣的體育鍛煉形式吸引學生參與到課程中去[2]。
(二)創(chuàng)新教學內(nèi)容,提高學生參與程度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內(nèi)容安排有了一定的要求,以往的體育課程都是跑圈為主,機械性比較強,學生對于這種枯燥的體育運動完全提不起興趣,部分學校會在體育課程中加入籃球、足球的體育運動,但是這種形式難以得到女同學的認可,所以在教學內(nèi)容上,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給學生更多可以選擇的方向,讓學生感受到參加體育運動的快樂,大大提升了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的參與程度,那么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改善師生關(guān)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教師通過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創(chuàng)新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為了進一步提升課程的有效性,教師需要改變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shè)和諧課堂氛圍[3]。體育課程相對于其他文化課的學習,趣味性比較強,能夠讓學生放松身心,為了強化這一特點,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就需要注意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保持愉悅的心情進行體育鍛煉,在和學生溝通的時候一定要站在平等的角度,如果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參與度比較低,教師一定要站在朋友的角度,了解學生不想?yún)⒓芋w育課程的原因,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并做出一定調(diào)整。學生在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遇到問題的時候,教師應(yīng)該及時給予幫助,及時鼓勵學生,讓學生能夠以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體育課程,對于體育課程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4]。
(四)借助體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
體育課程對于高中學生而言是一個放松身心的課程,為了突出體育課程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可以定期在體育課上組織體育比賽活動,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進行比賽,既能提升學生的參與程度,又能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籃球賽、跳繩比賽、拔河比賽等等,通過比賽的形式來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生也會為了集體榮譽而不斷練習,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能夠形成較強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在比賽中感受到集體的團結(jié)力量,大家為了最終的勝利拼盡全力、揮灑汗水,在比賽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感受到體育精神帶給人們的力量。這對于學生今后遇到困難時能夠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這也是提高高中體育教學有效性所帶來的好處。
(五)重視評價作用,鼓勵學生參與體育運動
為了提高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和學校都開展了多方面的改革,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采用教育評價,階段性得對于學生在體育課程上的表現(xiàn)做出評價,讓學生能夠了解到自身在體育運動中的長處和不足,在之后的學習中學生也能夠更加有針對性地參與到體育課程中,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積極參與也能夠讓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發(fā)展[5]。為了豐富教育評價的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站在教師的角度,評價其他同學的體育技術(shù)動作,學生通過互相評價的過程能夠從他人身上不斷學習,并且對于自身的能力和表現(xiàn)做出一定考量,嚴格要求自己。
(六)構(gòu)建體育知識課堂,開闊學生視野
體育課程中除了有體育鍛煉,教師也會給學生講授一定的體育知識,以此來增長學生的見聞,但是如果教師通過語言講授的方式會讓學生感到非常無聊,所以教師可以將體育知識和體育活動相融合,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長跑訓練時,就可以給學生講一講國際大型比賽的規(guī)則和基本信息,讓學生能夠在體驗的過程中增加知識儲備,讓學生體會到體育運動的獨特魅力[6]。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體育課程的整體質(zhì)量和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亟待提高,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需要不斷在教學方式上采取一定的創(chuàng)新舉措,讓當代的體育課程能夠滿足當今學生的發(fā)展需要,讓學生通過積極參加高中體育課程的鍛煉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提高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在課堂中掌握一定的體育知識,讓自己的知識面更廣,在親身參與體育活動時感受到體育精神給人帶來的精神層面的指引,教會學生如何面對在學習或者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通過多種形式的體育運動讓學生養(yǎng)成積極運動的良好習慣,從而整體提升我國人民的身體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 張智慧.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措施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0(28):213-213.
[2] 魏永才,儀李芹,趙悅江.中學生身體素質(zhì)訓練認知現(xiàn)狀研究——以山東省曲阜市為例[J].體育世界:學術(shù)版,2020,0(1):179-180.
[3] 葉嬋,陳宜威.基于職業(yè)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chǎn)權(quán),2019,0(5):207-207.
[4] 于海.高校體育教學貼近大學生日常生活的策略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0(6):121-121.
[5] 張淑艷. 基于拓展教育模式的體育與健康教學對初中生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yīng)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 華東師范大學, 2019.
[6] 安維強. 關(guān)于如何實施高中體育有效性教學的問題研究[J]. 2021(2018-19):1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