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心穎
基于理趣的寫字教學策略分析
趙心穎
(江蘇省昆山高新區(qū)姜巷小學,江蘇昆山215300)
基于理趣的寫字教學,即選擇適合此觀念的教學策略。教學策略的選擇,要思考的問題有: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效果。在寫字教學中注重操作層次,即從寫字姿勢與字法章法入手,并賦予其理趣,在這兩點中挖掘其存在的理性與趣味因素。本文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課堂寫字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闡述了基于理趣的寫字教學策略。希望通過相關的探討,讓教師了解漢字寫字教學規(guī)律,掌握寫字教學的有效策略,從而提高寫字課堂教學效率。
理趣;寫字教學;小學低年級
2011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規(guī)范性進行漢字教學,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寫字態(tài)度、習慣與審美趣味,進一步寫好漢字,充分體現(xiàn)漢字教學中的智育與美育價值?;诖斯P者從下面兩大點描述漢字的教學。
當前階段的小學寫字教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長期困擾著語文教師。如執(zhí)筆姿勢方面的問題,很多小學生都無法在寫字時保持正確的姿勢,而不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不但不能產(chǎn)生良好的寫字效果,還容易引發(fā)學生的身體發(fā)育不良。還有字法章法問題,很多教師根本沒有字法章法的概念,通常只是要求學生照著例字的樣子進行仿寫。在這種情況下,小學生很難掌握真正的書寫規(guī)律。
而產(chǎn)生教學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從學生這方面分析,要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保證高質量的書寫常態(tài)都是很困難的,而這些都是衡量書寫水平的基本標準。從教師的方面來講,尋找高效的方式引導學生,使其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并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合理運用字帖等,都是很大的挑戰(zhàn)。
運用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是學生進行書法練習的重要基礎,雖然也有很多同學執(zhí)筆姿勢不規(guī)范也能寫好字,但這是因為他們能自如地控筆。一些學生用扣筆的姿勢進行書寫,雖然指關節(jié)不能舒展開,但是仍然能做小幅度的活動,再通過手腕的轉動以及整只手的移動,或者移動紙等,這些操作都能彌補執(zhí)筆姿勢不規(guī)范帶來的不便。由此可見,學生的態(tài)度才是關鍵。同時,教師要將寫字姿勢、坐姿及握筆的要點教給每一位同學,然后把書寫姿勢編成瑯瑯上口的口訣,讓學生熟記成誦。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寫字姿勢,做到及時糾正。
教師在寫字教學中展現(xiàn)的書寫法度意識十分關鍵,這會影響小學生的實際書寫效果。比如書寫漢字的時候,教師通常要灌輸“要將字寫得橫平豎直”的觀念,但是學生如果真的把漢字寫成橫平豎直的樣式,反而不會呈現(xiàn)出很好的效果。通過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橫向的筆畫,尤其是短橫,一般都會有一個幅度很小的角度向右上方傾斜,而縱向的筆畫,尤其是豎筆,會在中間處向左微微彎曲,這樣可以讓筆畫看上去更加挺拔。因此,教師要向小學生傳遞這樣的意識,即要求學生在書寫的過程中注重書寫的自然和生動,而不是刻板地追求字體的整齊劃一,要讓學生嘗試著寫出生動、新穎、有創(chuàng)造力的字體。再如,教師在進行寫字教學時,經(jīng)常會強調“書寫得整整齊齊”,而很多小學生為了追求字體書寫得整整齊齊,會嘗試著用直尺量著寫,而這樣寫出來的字,雖然看起來整體上是整齊的,但學生很容易養(yǎng)成依賴性,導致沒有直尺就不會寫出整齊的字。在部編版小學語文課本中也有一些關于書寫章法安排的相關材料,看上去也很規(guī)整,但這種規(guī)整會傳遞給人一種篤定感和分寸感,布局得相當合理,值得小學生學習。如果仔細地分析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書寫常態(tài),可以得出以下發(fā)現(xiàn):
第一,教師對寫字教學中的章法問題缺乏重視度。部編版的教材中會有很多課文片段的書寫樣例,通常會呈現(xiàn)在每個單元的練習當中。但是很多語文教師對這部分的知識都沒有足夠的認識,因此在帶領學生學習的時候,通常只是讓同學們對著這些樣例描一遍,就算是完成教學了。而這個教學過程缺乏詳細的講解,學生也會覺得這部分的學習不夠重要,從而降低重視度。
第二,學生的常態(tài)書寫練習中很難保持正確的書寫標準,而這也是由很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是評價機制不夠到位。對于小學生的常態(tài)書寫練習,語文教師沒有足夠的精力去親自指導,學生只能在沒有教師的督促和提醒的情況下練習,因此很難保持課內的書寫標準。其次是小學生的課業(yè)負擔繁重,進而影響了書寫的質量。當學生面臨大量的書寫任務時,只能暫時降低對書寫質量的要求,轉而追求書寫速度。再者,低年級的小學生審美能力十分有限,加上接觸的優(yōu)秀書法作品較少,對于什么樣的字是好字、是標準的字,并沒有自己的判斷,因此只能自降標準。
寫字教學要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組織,不能讓兒童化的教學被機械化的知識性教學取代。但是在實際的寫字教學中,教師在帶領同學們分析典型案例的時候,采用的往往都是知識性的分析方法,如某個字的筆畫,具體應該落在某個特定的位置等,這樣的教學方式十分瑣碎。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完全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期間并不能產(chǎn)生自己的觀察和思考,主動探究的權利也被剝奪了。而這種現(xiàn)象的背后,其實是語文教師將寫字活動看成了一種純粹的技巧練習,認為只要將最關鍵的部分講清楚,并將其分解成小學生容易完成的細節(jié),再讓其進行反復練習就可以了。但是這樣的教學不利于學生提高寫字能力,久而久之,其寫字的主動性也會受到影響。
寫字教學中姿勢的教學往往是教師忽略的,只是簡單介紹“手指離筆尖一寸,身體離桌子一拳”,然后就講述寫字技巧,此是不正確的。教師要與學生詳細講解為什么要這么做,以趣味的形式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這么做。以此保證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1.讓學生饒有趣味地學習握筆
教師可利用簡單易學的口訣,將握筆姿勢講述明白,即“肚子對肚子,夾住筆桿子,筆桿愛面子,側靠大個子。”利用擬人化形式闡述握筆姿勢,讓學生生動地進行執(zhí)筆姿勢的學習。上述口訣只是握筆姿勢中的一部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生握筆手形與分寸等問題,教師要施以更細致的指導。將右手的五個手指比喻成五個兄弟,大拇指是大哥,依次類推。寫字的時候大哥力氣大,二哥本領強,三哥是個熱心腸,四哥五弟不幫忙。對于寫字的時候手指離筆尖有多大距離合適,只要從學生的角度看到一點筆桿顏色即可,無須露太多。諸如此類的握筆指導,可讓剛接觸寫字的一年級新生快速上手,同時精準握住筆桿,提升握筆方式的趣味性,獲得良好效果。
2.從“趣”的角度研究坐姿
對于小學生坐姿的趣味性教學,主要是為了讓其可以長時間保持良好的坐姿,即以趣味性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長時間保持,再用兒童化的表述形式教學,然后用比賽性的形式即時督促,最后以量化性進行評比反饋。
兒童化的教書形式指教師在指導其養(yǎng)成良好坐姿習慣的時候,運用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即轉變傳統(tǒng)命令式的口吻,而是運用邊講解邊示范的形式,如“雙臂張開,像抱西瓜一樣,身體坐正像個小軍人,雙腳平放在地面上。”以此學生在模仿中了解正確的坐姿,并樂于模仿。比賽形式的即時督促一般是在全體學生寫字時進行的,即時用“比一比”“我最棒”的形式激勵學生保持良好的坐姿并堅持下去。量化性的評比反饋也是坐姿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如教師運用現(xiàn)場抓典型的形式,表揚班級中表現(xiàn)突出的個體。運用獎勵星星的量化形式,讓學生可對自己的寫作姿勢有更加客觀的評價,如有的學生在保持良好坐姿時間長方面獲得較多的星星,有的學生在良好姿勢方面獲得較多的星星等,以此讓學生無時無刻注意自己的書寫姿勢。
寫字法度教學包括字法與章法兩部分,其中字法還分為筆畫與結字兩層,只有學生徹底吃透筆畫與結字教學,才能有的放矢地練習。另外章法也是寫字教學中重要部分,此也是近幾年寫字教學中的欠缺部分。
1.基于理趣的筆畫教學
筆畫教學中的理:筆畫寫得好壞也是有“理”可尋的,如圖1中的作業(yè)1和作業(yè)2,對比也發(fā)現(xiàn)作業(yè)2明顯優(yōu)于1,此不但在結構上的設置與大小更加合理,還有就是作業(yè)2的筆畫有所變化,呈現(xiàn)美感,如“隨”字的起筆稍重,行筆輕快,收筆有停頓,更具楷書風貌。作業(yè)1則是典型的未入門,筆畫無輕重,整個寫作手法更加傾向于素描。雖然兩者在結構與字形大小上無明顯差距,但是其筆畫的差距十分明顯。實際上學生寫字起步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作業(yè)1的情況,其結構優(yōu)于筆畫。結構雖然重要,但是對于漢字來說結構與筆畫只有科學配合才能彰顯出其意義與美感。小學生寫字漢字結構的模仿比筆畫更加容易,只要“照葫蘆畫瓢”,注重形似就可以。但是筆畫的模仿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雖然只有幾筆,但是可看見粗細,看見濃淡,這就很難模仿出來。所以要想真正寫出像樣的字,就要在筆畫書寫技巧上下功夫,讓學生知道如何起筆與收筆、知道輕重點與濃淡點,教師要在寫字初始時將筆畫指導放在前。
圖1 兩名同學寫字比較
筆畫教學中的趣:先讓學生在自然中感受筆意。筆畫的訓練要循序漸進,從最基礎的筆畫練起。以點為例,將其作為筆畫的基礎,可通過點觸類旁通,通過此書寫好其他筆畫。“丶”的書寫可分解成“點”“回”兩部分。教師可通過下述語言引導學生理解:“丶”就像蜻蜓點水,想一想蜻蜓是怎么點水的,它的尾尖輕輕劃破水面,在適合的枝葉中產(chǎn)卵后,馬上飛起,在水面中留下圈圈漣漪?!柏肌钡臅鴮懪c蜻蜓點水是一個道理,即筆尖輕觸紙面,輕落筆,逐漸用力,然后拎起筆尖,輕輕頓一頓。寫出來的筆畫呈水滴狀,整體圓潤美觀。
另外,在生活中找筆法。感受完“丶”筆畫筆意后,就可進一步指導學生做橫、豎、撇、捺的練習了。這些筆畫看起來簡單,但是蘊含著最基礎的漢字書寫手法。以橫為例,可將其分解成五個動作,即“點”“回”“橫”“點”“收”,此結合毛筆手法技巧,前兩步的“點-回”書寫就是“點”的書寫,要求學生穩(wěn)住氣息,開始落筆稍重,寫到中間是筆鋒稍微提起,最后的“點-收”動作也稍大一些,且略粗。整個橫中間略細兩頭粗。以此就完成了整個筆畫的書寫。其他的筆畫,如豎、撇、捺的書寫方式也應以類似的方式。在此借助生活趣味形式,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都躍躍欲試,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練習。
2.基于理趣的結字教學
結字教學就是字的結構,著名書法家的寫字練習都將結字放在第一位,且對其有獨特想法。結字教學中的理:“結字也要分間布白”是書法家寫字的基礎,此指組織漢字筆畫組成有機的漢字形體。教師為學生講解古代書法的結構形式。即古代人們從一個有機的物象視角看待書法結構形式,在此以“人形”居多,強調字要“斜正如人”,指出漢字要端正。同理還有首、尾、左腳、右腳、相向、向背等說法。書法家對結字之美進行總結,即均衡勻稱、協(xié)調穩(wěn)當、形神兼?zhèn)?。結字作為與筆畫教學同樣重要的部分,其結字的理一般追求穩(wěn)、諧。即學生的書寫面貌要穩(wěn)定與活潑結合,有規(guī)律有技巧舒展、保證字體的四平八穩(wěn),給人氣沉丹田、立地生根的感覺。
結字教學中的趣:教師還可通過臨摹練習與優(yōu)秀作品的欣賞讓學生明白結字要點,在此不能忽視漢字書寫要點的指導。但是如何讓學生快速接受,以形象的形式讓學生了解,需要教師下力氣研究“趣味性”教學。
3.理趣的章法教學
章法教學一直被教師忽視,主要表現(xiàn)為學生做作業(yè)時,無章法意識,具體呈現(xiàn)問題為距離把握不當、機械等距等。在此教師要先分清平時做作業(yè)與書法藝術的關系。書法中強調氣韻、變化,但是教師開展寫字教學的時候,則不能對低年級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主要強調漢字的整體與和諧即可。章法美要有良好的謀篇布局,即不能只是整整齊齊就好,還要在筆畫與布局安排上有所變化,保證其合理,否則會導致書寫出的漢字過緊與拘束。字頭字尾連接無間隙、無格子約束,但是漢字卻在自己約束自己,像放在無形的框框里。
首先,自在與法度同起舞。自在指學生在寫字的時候,要盡可能寫得放松。法度則與自在對應,指在無框中漢字的書寫也受到限制。低年級學生的寫字往往重法度,輕自在,為得高分寫字變得拘謹。其實自在也是關鍵,字之間保持距離,漢字的左右兩邊各空出半個位置,然后筆畫舒展,保證其進退自如。其次,現(xiàn)實與整齊兩相宜。漢字的書寫不是布局的簡單排列,為了體現(xiàn)其章法美,要體現(xiàn)漢字一字一嘆的節(jié)奏,行筆有走有停,有疾有徐,給人以美的享受。最后,險峻與平穩(wěn)兼容。學生日常寫字時,教師要為其滲透“藝術”,即不拘束,如將懸針豎寫長一點,長橫寫成歡快的地平線,以此寫出更加險峻的字,在險中求平衡,豈不快哉。
綜上所述,以“理趣”為中心實施的寫作教學,將寫作不只當作一種素養(yǎng)培養(yǎng),還要當作一種育人教學,讓學生沉浸在漢字文化中,依照寫作教學的觀點,養(yǎng)字、養(yǎng)氣、養(yǎng)心。
[1] 侯正太.談小學低年級如何進行語文寫字指導[J].低碳世界,2019(11):300-301.
[2] 鄭曉燕.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利用多媒體指導寫字教學的探究[J].才智,2020(17):96.
[3] 車瑞敏.引興趣之源,拓識字之渠——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9(11):31-32.
[4] 卞文君.提升小學語文低年級寫字教學的實效性[J].文學教育(中),2019(08):128.
[5] 孫喜鳳.小學低年級寫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1(03):98-99+102.
[6] 陳燕.小學低年級寫字教學有效性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9(31):64-65.
[7] 袁彬.中小學寫字教學實驗報告[J].上海教育科研,2019(11):13-16.
[8] 朱莉.談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以語文社S版教材為例[J].語文建設,2019(16):30-32.
G622
A
1002-7661(2022)03-01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