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yǎng)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課程,對于國家政治體制和長遠發(fā)展至關重要。文章探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的內涵,分析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創(chuàng)新的環(huán)境,并從教材、教學方法、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等方面提出改進建議,指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創(chuàng)新的路徑是教材創(chuàng)新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課程創(chuàng)新、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以促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2)06-0025-03
當前,一些高職院校沒有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教學時墨守成規(guī),不懂得變通,照本宣科,使得課堂教學枯燥乏味,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既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政治觀、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不利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因此,高職院校要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教材、教學方法、教學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人才。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的內涵
廣義的課程是指學校為實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容及其進程的總和,它包括學校教師所教授的各門學科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狹義的課程是指某一門學科。課程是服務于教學的,其存在的價值是教育教學,主要內容是教什么、怎么教、誰教誰的問題,就是所謂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對象和教育者四方面。從課程的屬性來看,該課程屬于思想政治學科,主要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因此,教師要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并以此來指導學生的日常行為,使學生成為優(yōu)秀的人才。從該課程的教學內容來看,該課程主要教授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等,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政治觀、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總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是體現(xiàn)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和要求的課程,也是國家規(guī)定的需要學生必修的公共課程。
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創(chuàng)新的環(huán)境分析
1.部分高職院校不重視思想政治教育
近些年我國高職院??焖侔l(fā)展,但是在教育教學方面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社會上的個別人對高職院校存在偏見,認為高職院校辦學條件差,教學模式和運行機制不夠完善,師資隊伍建設落后,學生整體素質低。從目前來看,部分高職院校教育發(fā)展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經費不足,教學軟硬件跟不上,最終導致教學質量差。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的開設與教學。高職院校的教學理念是培養(yǎng)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yè)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部分高職院校只注重學生專業(yè)技術的學習,并以學生的就業(yè)率為主要目標,忽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樣,就導致一些高職院校不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教學很難順利開展,教學質量難以保障。
2.高職院校的部分學生綜合素質不高
高職院校的部分學生與普通高校的學生相比,綜合素質相對不高。因為高職院校的學生中,有一些學生是由于文化課成績沒有達到普通高校招錄標準才進入高職院校的,這也意味著這部分學生基礎知識不牢固,且學習能力一般。還有一些高職學生認為自己沒有考入普通院校,前途渺茫,再加上經常受到社會上部分人的歧視,會產生自卑、叛逆等不良心理。因此,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教學時,會在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上面臨著一定的挑戰(zhàn)。
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創(chuàng)新的路徑
1.教材創(chuàng)新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1)教材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的教材創(chuàng)新要堅持“三個面向”教育原則,以本校的辦學理念為基礎,以愛國教育為中心,以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為目標,創(chuàng)新教材,開展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教學,不斷提高該課程的針對性、趣味性、實用性。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首先,高校院校要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學基本原理和學生的心理特征,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立足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傳授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等重要思想政治內容。要以這些思想政治內容來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讓學生學會用正確的“三觀”來處理事情,并深入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將理論課程當作人生指導課和“三觀”指導課來學習。
其次,高職院校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等重要思想為指導思想,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體系,讓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偉大的志向與抱負,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并且要讓學生了解世界政治形勢,進而激勵學生學好思想政治課程,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捍衛(wèi)者。
再次,高職院校要通過開設人文社科選修課的形式來擴展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范疇。除了開設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外,還要根據本校的辦學理念、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就業(yè)方向,合理開設人文社科類選修課,以彌補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在歷史、文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充分地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了解為什么中國共產黨能夠帶領貧窮落后的中國走向富強民主,加深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的理解。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將人文社科選修課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納入教學管理中,統(tǒng)一安排課程和考試,規(guī)定學生必須修夠學分且考核通過方可獲得畢業(yè)證。
(2)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勇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學、實驗教學等多種現(xiàn)代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水平和興趣點合理選擇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教學方法要盡量方便可行,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講解,并適當舉出一些相關實例讓學生深刻理解教學內容。并且教師要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難度,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讓學生多思考多領悟,這樣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設計和組織能力,多利用課余時間觀看名師網絡教學視頻,學習名師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并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2.課程創(chuàng)新
(1)備課創(chuàng)新。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根據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教學大綱認真?zhèn)湔n,并制定詳細且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教師可在備課的基礎上制作多媒體課件,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具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從網上搜集一些名師教學視頻,在上課時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學習更多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
(2)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堂教學中,應多使用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學和案例教學等新型教學方法,以增加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教師可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的重難點進行針對性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讓他們認識到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的重要性。教師還可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多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通過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來指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讓自己成為更優(yōu)秀的人才。這樣,學生才會更積極地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并學以致用。
(3)實踐教學創(chuàng)新。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還要進行實踐教學的創(chuàng)新。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保障機制,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在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應用。教師要圍繞教學大綱、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合理組織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將實踐活動與社會調查、社會公益活動及志愿者服務聯(lián)系起來,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習和社會實踐,從校園走入基層群眾、走入一線工作中。這些實踐教學活動,能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的認識與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的社會實踐長效機制。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在教學計劃上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并在教學內容、課時設置和社會實踐活動形式上做出合理安排。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要與當?shù)氐募t色景區(qū)管理部門、先進基層企業(yè)等進行合作,共同建立適合學生學習和社會實踐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中的重要思想應用于實踐活動中,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3.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
所謂的“雙素質”教師,是指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能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且具有企業(yè)政工師和學校政工師雙重“身份”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師。所謂的思想政治教育“雙師型”師資隊伍,則是指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特點,以“雙素質”教師為基礎,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為教學輔助人員,并外聘專業(yè)名師來提高師資力量的教師隊伍。培養(yǎng)“雙師型”師資隊伍,是目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創(chuàng)新的人才基礎。因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主要依靠思想政治教師來傳授,其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的教學質量。因此,高職院校要從多方面提高思想政治課程教師的專業(yè)水平。一方面,可以外聘一些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并加強對這些教師的考察力度,不僅要考察其專業(yè)知識水平,更要考察其教學能力。另一方面,要利用豐富的網絡教學視頻和專業(yè)的教師培訓資源,對本校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師進行專業(yè)培訓,并嚴格落實教育培訓制度,提高思想政治課程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理論基礎。只有這樣,才能組建優(yōu)秀的“雙師型”師資隊伍,進而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的教學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是高職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質量關系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養(yǎng)。如果高職院校培養(yǎng)出的人才在思想觀念上存在問題,不僅不會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而且會阻礙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因此,高職院校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政治觀、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高職院校還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的教材創(chuàng)新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課程創(chuàng)新,建設好“雙師型”師資隊伍,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教學質量,為社會輸出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汪莉.試論習近平新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運用——以高校思政課教學創(chuàng)新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6).
[2]高元龍.應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主體間性研究[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8(05).
[3]官毓釗,盧志雄.網絡時代民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及創(chuàng)新探討[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07).
[4]李婷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與創(chuàng)新途徑[J].呂梁學院學報,2011(03).
[5]曹俊萍.新時代加強和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路徑探析[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20(02).
[6]何超男.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路徑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6).
作者簡介:馬蘭花(1981-),女,北京密云人,講師,從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a Lanhua
(Miyun Campus of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1500, China)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course to cultivate qualified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national political system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curriculum inno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uts forward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curriculum inno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eaching material innovation, teaching method innovation, curriculum innovation building a "double qualified" teaching team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icien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etical courses; innov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