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政霞
摘要:“得閱讀者得天下”這句話讓我們深刻的意識到了提高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而由于受一些根深蒂固思想的影響,有很多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始終放不下心、也不愿放手,不肯放手,不想放手,不管是識字、寫作內(nèi)容還是閱讀內(nèi)容的教學都是采取“填鴨式”,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達到教師所期望的目標。而這種教學方法大大束縛了學生的獨立思維,阻礙了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個性特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淺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里提出必須要達到的目標要求。而教學時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無疑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而由于受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的影響,有很多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始終放不下心、也不愿放手,不肯放手,不想放手,不管是識字、寫作內(nèi)容還是閱讀內(nèi)容的教學都是采取“填鴨式”,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達到教師所期望的目標。而這種教學方法大大束縛了學生自己的獨立思維,阻礙了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個性特點。作為一名語文老師,結合實際教學中的經(jīng)驗,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培養(yǎng)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
首先告訴學生不要怕困難。中國的《道德經(jīng)》說得非常好,“多易必多難”,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一直在挑容易的事做,最后一定會被一大堆難事所圍困。因為一直做的都是簡單的事情,稍微有點難度就毫無疑問的會被難倒。國外的馬克西姆·高爾基說:“當每件事都容易的時候,一個人很快就會變得愚蠢?!蔽覀?nèi)说拇竽X都有一定的惰性,長時間的不去動腦思考,不用腦,智力水平定會呈現(xiàn)下降趨勢。讓學生知道,我們的大腦使用猶如磨刀,越磨越快,越用越靈活。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也曾說:“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輕,去做比你盡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將是很不幸的。因為你總是要逃避那些和你能力聯(lián)系的各種機會和可能性?!睆纳鲜龅恼Z句中,我們很清楚的明白,我們應該迎難而上,不要拍困難,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只要肯動腦思考問題,有勇氣戰(zhàn)勝困難,絕對會受益匪淺。
二、試著放手,培養(yǎng)獨立閱讀的能力
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獨立完成,親身嘗試才會銘記于心, 學生有時并不是他們不想獨立,而是沒有機會鍛煉自己的自主能力。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不放心自己的孩子,不讓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的生活能力就會越來越差;在學校教育中,教師不放手自己的學生,不讓學生自己能學的知識自己學,不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找出問題的答案,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樣會越來越差。
記得陶行知先生在《教育與科學方法》一文中說過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如車夫拉車拉到目的地,另外一種如向警察問路。第一種情況的車夫就相當于不放手的老師,很累,但學生恐怕還是不認路,也就是說他沒有學到東西;第二種情況學生雖然累,但真正學到了東西。那么,要把教育的“教”變成“引”,引導學生自己去找答案,得出結論,教師是學做“車夫”還是學做“警察”,答案不言而喻。在課內(nèi)教學時,教師循循善誘,一步一步地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一步一步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找出問題的答案。遠比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要讓他們記憶深刻。
三、授之以“漁”,指導課內(nèi)閱讀的方法,
每個孩子相當于一張空白的紙。不懂得指導學生的老師就像沒有藝術天賦的畫家,只懂得埋怨這張紙是空白的,不符合他的要求,也不知道從何著手去描繪;而一個真正技藝精湛的雕刻家,會根據(jù)每個學生自身的特點描繪出各種富有個性和靈氣的作品,相信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最終這個人成功與否就在于他的潛能發(fā)揮了多少。我們教師有幸成為挖掘孩子潛能的第一人應該盡自己所能給他們動力。這動力哪里來?是教師的責備還是表揚?孩子的心靈是極其脆弱敏感的,他們就像剛剛鉆出土地的一棵棵幼芽,需要每位教師的精心呵護。試想一棵小樹苗遭到狂風的摧殘后、自己嘗試著去成長起來,那么生命力定會更加旺盛。
教學中年段三四年級時,學習一篇課文時,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概內(nèi)容,掃清生字詞的障礙,其次勾畫出生字新詞、以及自己不理解的內(nèi)容,梳清課文的脈絡,然后再次朗讀課文,針對課文的內(nèi)容,寫法,前后矛盾的地方,自己有感悟的地方進行標注。例如:部編版教材四年級上冊20《陀螺》一文,一定要在讀課文中的句子時深入體會作者心情變化的過程上。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培養(yǎng)學生以下一些好的閱讀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邊讀邊想邊思的習慣,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理解課文的習慣;閱讀時圈畫批注的習慣;養(yǎng)成閱讀后做小練筆,寫讀書筆記的習慣?!皶x百遍,其義自見”,在語文教學中,鼓勵學生反復閱讀,仔細揣摩,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四、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朱熹說: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在于讀書;讀書之法,莫貴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則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以一種堅定的信念,以一種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夠獲得真理,才能夠在浩瀚的書海中尋到文化的寶藏。的確,讀書可以積淀文化,而只有把書讀透,才能夠實現(xiàn)文化的涵化。書是知識的源泉,是進步的階梯,是開啟智慧的鑰匙,看來,在教學時,鼓勵學生看書、讀書、用書、記書,一個也不能少。經(jīng)常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不斷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認真指導其朗讀、背誦、積累。每個年級都有閱讀圖書的推薦,推薦學生閱讀適合他們的圖書,而且養(yǎng)成閱讀摘抄的習慣,在指導閱讀上要求學生勾一勾,圈一圈,畫一畫,選一選,勾出恰當?shù)脑~語、畫出優(yōu)美的佳句、選出優(yōu)美的片段。孩子只有積累了語言,豐富了課外知識,充實了大腦,見多識廣,無論是完成閱讀,還是寫作練習,完成時都會易如反掌。
總之,對于學生閱讀方面的指導,首先要讓學生有克服困難的勇氣,然后除了做好課內(nèi)的閱讀指導時,教給他們閱讀的方法,還要鼓勵他們大量的閱讀,做好課外閱讀。內(nèi)外兼修,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怡.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探究意識的培養(yǎng)方法[J].新課程,2021(46):130.
[2]鄒祥.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fā)文本閱讀興趣方法探析[J].新課程,2021(44):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