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兵
摘要:“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務必要提高自身素質,深入鉆研教材、研究教材、認真?zhèn)湔n、上課、輔導學生等。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好課堂時間,把課堂教學的立足點放到學生身上,使學生親身體驗、感悟到學習物理知識的樂趣。同時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想學、愿學、樂學、會學。
關鍵詞:興趣;教材;備課;多媒體;成功感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教學是一門藝術,是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不管教師和學生之間、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都要相互合作,共同進取,讓學生了解所要學習的物理知識是哪些內容, 要提前預習,把不懂的知識點找出來試著解決,上課時要仔細傾聽。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知道當堂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弄明白哪些知識預習的時候沒有搞清楚,要學懂重點、突破難點,真正學懂,從而不斷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教師課前準備要充分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本職工作,教師要教好學生,備課是非常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把課備好,不僅要備教師的教,還要備學生的學,即要備好教材、學生,也要將教法和學法展現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去。教師一定要立足物理教材,圍繞教學的重難點進行講解,并讓學生學懂悟透,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發(fā)展的同時,也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的不斷發(fā)展。
物理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備教材,因為教材是我們所教學生吸收物理知識的重要來源,備課不僅要全面、仔細地了解教材,認真了解整本教材中各個單元和每節(jié)課所要教的教學的內容,還要深入鉆研、分析、理解和掌握教材,達到讀深悟透會用的目的,才能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運用自如。物理教師在備課時,也要備學生,由于學生是課堂上學習物理知識的對象,教師是啟發(fā)者、引導者,事先要盡量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許會遇到的困難以及問題想到,以便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更好地進行處理,切實讓學生認認真真地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思考、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培養(yǎng),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得,并真正達到當堂課的教學目標。教師在“備”學生的時候,要注意學生學會了什么、學懂了什么,還有哪些知識沒有掌握?如何才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掌握好所學到的知識。對于班上的后進生,物理教師要分析該如何指導他們,給他們補補課。同時也要讓學習好的學生幫助學習不好的學生,最好是做到“一幫一”,相互促進,促使學習水平不相同的學生都學到應該掌握的有關物理知識。當然,教師在備課時,也要備學法,提前考慮到學生該如何學,才能學得更好,從而更好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讓學生學懂、會用。
二、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中,教師給學生的“話語權”是很少的。比如,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不多,有的甚至沒有,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就沒有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要結合課堂教學的需要,與學生進行互動,以便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以前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教學,一般是教師講學生聽,成了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整堂課是教師講學生聽,講完聽完,一節(jié)課也就結束了,師生互動是教師問學生答。這種教學方法很難有效地使物理課堂教學具有趣味性,學生的學習也是被動的,說不上有熱情,也談不上有激情。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利用教學資源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認真感悟。教學資源對教師的教學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利用教學資源和本地學生自身的實際進行師生互動,不僅師生之間要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也要互動,尤其是要結合現實生活中所蘊含的物理原理的實物來進行互動,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認真感悟所學的物理知識,而且要掌握好、鞏固好。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蔽锢斫虒W要力求生活化,教師要適當使用多媒體,采用啟發(fā)式的情景教學來指導學生參與教學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想學的欲望,使學生學有所獲。師生要面對不少的物理教學內容,教學難度也會逐步增大,作為教師就要在教學中認真學習好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提升自身素養(yǎng),抓實基礎知識的學習,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個體差異,以及興趣愛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展,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逐漸增強。
三、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感
在初中物理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要接地氣,也就是說要結合本地和本校的實際情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自信心。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組織物理實踐方面的各種活動,強化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物理教師一定要啟發(fā)和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思考、動手操作。培養(yǎng)班上的學生用物理的眼光來分析物理問題和解決物理方面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物理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使用新的教學理念,結合新課改的要求,按照教學內容,適當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在實際生活中,因為受到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如教師的教法,學生的學法,學生的家庭條件、生活環(huán)境,父母所受到的教育等,使學生有了不同的個體差異,這是難免的。所以,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來因材施教。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所掌握知識的程度來教學生。對于班上物理基礎差、底子薄的學生,教師要有信心和耐心,全面了解、分析這些學生,致使他們學習成績提不高的原因是什么,并根據學生的學習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不過,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信心和決心。讓學生學好物理知識是教師的責任,也是義務。教師要選擇有效的物理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好奇心,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動力,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起來,促進學生個性化得到更好地發(fā)展。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把課堂還給學生,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去,正確回答教師的提問,并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yè),使學生在物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