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威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在現(xiàn)階段的教學中除了要給學生傳授知識與技能,還要讓學生具備各項適合生活和學習的技能和未來發(fā)展需求的身體素質(zhì),這就突顯出體育教學的重要性。短跑作為體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培養(yǎng)學生各個方面能力中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而初中體育教師可以分別從多個方面進行短跑教學和訓練策略,提高學生的短跑能力與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本文就初中體育教學中短跑教學及訓練的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體育;短跑教學;訓練策略
隨著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學生的素質(zhì)也是當前需要考慮和重視的,因此在當前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體育課短跑教學開展放于重要地位。與此同時,在初中體育短跑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會因為訓練的枯燥、乏味而不能堅持訓練,在日常教學訓練中教師可以采用趣味性教學,采用趣味的體育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訓練,更好更健全地鍛煉自身身體素質(zhì)。
隨著競技能力的提高,田徑運動的理論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田徑運動也取得了長足的成就。關于田徑運動的發(fā)展,近年來,中國的發(fā)展尤其迅速,但從總體水平來看,仍存在明顯與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作為一項以身體為導向的速度項目,力量訓練需要持續(xù)、定期和快速的培訓。因此,如何提高肌肉在遇到一定阻力的情況下進行快速收縮是力量訓練的關鍵。
一、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過去的老師和學生們心中,體育課常常被定義為讓學生們自由放松的活動時間,由于初中學習中存在升學的壓力,因此學校老師通常會將初中體育訓練的時間占為其他有關升學課程的時間,導致學生們本來就少的體育課變得更加少,不僅如此,對于體育這門課程同其他學科不同,每個人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會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且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而訓練項目往往缺乏足夠的針對性和差異性。在體育課堂上,大多數(shù)的體育老師在課堂上完成各自的任務后,幾乎很少與學生之間有任何的交流和溝通,老師們沒有及時關注學生們在學習體育課程時所存在的問題,更沒有制定相應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老師們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他們心中真實的想法,為學生們解決他們的困惑,使得學生們能夠積極自主地加入體育課堂中去。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們各方面的能力,老師要主動一些去詢問學生們的不解之處,及時給予學生解決的方法,保證學生對待體育態(tài)度的正確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的發(fā)展。這樣看來,傳統(tǒng)初中體育課程老師不僅未能對其足夠的重視,還缺乏和學生們的溝通,對學生實際的特點進行相應的匹配,未按照合理的要求,基礎的體能設定鍛煉的時長和強度以及體育活動的項目。
二、短跑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必要性
短跑教學是初中體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們提高他們身體素質(zhì)的一項體育運動,跑步對學生們的身心健康起著很大的幫助,但是由于體育課堂時間有限,長跑太多對學生們的身體負荷也過多等方面的影響。因此,短跑運動就顯得更加適合教學,短跑運動既能夠給學生們起到鍛煉的效果,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們在運動完后不會感覺到太累,難以很快的緩解,以致影響體育課過后的學科的學習效率。
三、初中體育短跑教學的訓練途徑和策略
1.理論結合實際
往往在體育運動中的大多數(shù)體育項目,看上去很容易上手,很輕松地就能夠完成,其實常常不是這樣的,像短跑運動就是,其中包含著很多的理論知識。而體育老師們在體育短跑之前似乎都沒有對短跑這個項目給學生們做一個具體的課堂上的基礎的講解,學生們也都是在自己的摸索或者是看別人怎么做的情況下學會的這些略微簡單的體育項目。然而有些老師在室內(nèi)教學體育項目的時候,是將短跑中的注意事項和技巧都根據(jù)教材上的知識點給學生們進行了相關的描述,但是學生們在課堂中將這些知識收在了自己的腦子中,當真正去實踐這個體育項目的時候,學生們都無法很完美地將這些理論知識運用到他們的實際操作中來。因此,老師要注重將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短跑的訓練結合在一起,在訓練的過程里將這些理論知識灌輸在其中,尤其要讓學生們知道在短跑的途中要怎么樣才能將自己腿部的力量發(fā)揮到最大的效果。
2.重視短跑前的熱身運動
無論是什么運動項目,如果太過于劇烈或者在運動前沒有足夠的熱身運動,都會給學生們身體上帶來或多或少的傷害。因此,老師們不能忽視對學生給體育運動前相關的熱身運動,尤其在短跑中,由于一下子速度太快,學生們很容易就崴到腳,造成腳部損傷,這是由于在跑步之前沒有將腳部等部位進行預熱,讓他們一下子就進入了直接快速的短跑,難免會讓身體上的一些部位還沒有反應過來,就進入了超額工作的狀態(tài)。
例如,在學生短跑訓練前,教師可以組織“木頭人一動不動”的熱身活動,讓學生通過參與熱身活動來進行熱身。 首先,老師讓學生站在起點,老師站在終點,老師背對著學生站。 說完“123,木頭人”后,學生們向老師走去,交叉奔跑,抬腿向前。 然后,當老師轉(zhuǎn)身時,學生停止移動。 當學生到達終點時,游戲結束。 同時,教師也應為學生講解游戲規(guī)則的注意事項。 當學生在前進的過程中出現(xiàn)動作偏差時,需要回到起點重新開始。
3.以比賽形式開展短跑教學
體育課程對人體有很大的能量消耗,總是一直不斷地在重復著一個姿勢,且運動過程中總是讓學生們由于身體素質(zhì)等各種原因,覺得自己沒法堅持下去,這樣的體育運動常常是枯燥乏味的。在一聲令下,學生們都一個個鼓足了勁往終點沖,體力耗費的速度又非??烨沂菑念^沖刺到終點,那些體能和爆發(fā)力不是那么強的學生就顯得十分吃力,導致學生們非常抵制短跑運動。因此,老師們可以通過比賽的方式開展短跑訓練,吸引學生們投入到短跑運動中來,老師們可以安排小組接力跑步,一圈四百米分成四個部分,每個人跑一百米的距離,其余的學生們分別站在整個操場上固定的幾個點上,一組一個跑道,進行接力比賽,考驗的是整個小組所有學生的跑步水平和集體意識,最終先到終點的小組獲勝。學生們都擁有集體榮譽感,為了自己的小組能夠獲勝,所以他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沖向下一站,那些本身短跑比較差的學生也能夠自覺參與其中,在大家的鼓勵下,發(fā)揮自己的沖勁,沖向終點,從而還能增加學生們的團結意識。
4.制定相應的運動目標
不管是什么學科都一定要制定相應的目標,才能夠讓學生們有一個明確的奮斗目標,才能更好地激勵學生們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前進,每個學生之間原本在體育運動上的水平就不盡相同,又由于興趣特點、身體素質(zhì)等方面存在著差異,使得學生和學生之間在體育運動的時候態(tài)度和完成度差異就比較明顯。因此,老師在進行體育教學中,要依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短跑爆發(fā)能力設定不同的短跑項目實施方案。對那些本身體能就比較差的學生,老師們要積極引導他們加入短跑運動中來,給他們設定長一點的短跑的時間,對于他們可以先寬松一些,并對這些學生積極鼓勵,而對于那些體能等方面本身就比較好的學生,老師可以在保證安全和適量的基礎上,相應增加這些學生的短跑速度及減少他們的短跑時間,讓學生們更好地進行短跑訓練。正所謂因材施教,就是老師根據(jù)學生們各自的差異進行區(qū)分對待,設定適合每個不同學生各自的短跑運動方案。
5.注重課堂短跑評價
任何體育課程都是每堂課結束了教學任務也就結束了,體育課結束就代表了體育老師任務的完成,同其他課程不一樣,別的學科都能夠通過考試的形式檢驗學生們學習的效果,而初中體育教學只是結束了教學之后就幾乎沒有任何考核了。不管是什么運動項目,學生們就會把它僅僅看成課堂任務去完成,對體育運動逐漸失去了興趣和積極性,直接影響了學生們的課堂的整體效果。因此需要學校對考核和評價方面進行一定的重視,老師們在學生們?nèi)客瓿上鄳亩膛苡柧毢?,要不僅僅通過運動項目本身進行評價,評價學生們跑得快慢,名次的先后,還要適當結合學生們對體育運動的態(tài)度和各項意識的培養(yǎng)等方面綜合考慮,更好地檢驗學生學習運動的效果,讓學生們在體育運動中更加自信和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6.短跑專項力量訓練的適宜負荷、強度和手段
短跑運動中的專項力量訓練應體現(xiàn)特征關系在特殊技術本身的動態(tài)與時間以及空間之間盡可能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短跑運動的關鍵是速度,運動員的步頻和加速度、步幅和持續(xù)能力,這些都是最重要的加速運動。因此,在實際培訓中,有必要制定和選擇力量訓練的有效負荷和力量。一般來說,最大力量訓練使用略輕于最大重量負載的負載。維持訓練是有效的最大負載約80%時的電阻,6rm值最合適。在實際訓練中,應選擇負荷以保持肌肉處于過載狀態(tài),并且短跑專項力量訓練方法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針對性原則,針對需要特殊訓練的肌肉群,增加針對性訓練力量訓練,主要是進行類似肌肉運動的專項力量訓練活動。
例如,有必要加強原地跳躍和跳遠等訓練方法負重跳躍以訓練小關節(jié)肌肉群。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需要針對短跑教學的方式進行相應調(diào)整,通過理論結合實際,重視短跑前的熱身運動,以比賽形式開展短跑教學,給學生們制定相應的運動目標,老師注重課堂短跑評價等方式,有效提高學生們的短跑能力和體育運動水平,最終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
盡管我國在短跑力量訓練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一些力量訓練還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特殊訓練方法短跑運動員常用的有杠鈴訓練、跳躍訓練和局部或小肌肉訓練。一般來說,力量訓練不能發(fā)揮與專項訓練相同的效果。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特殊能力,有必要將兩者結合起來,并充分重視其重要作用,特別是力量訓練。
參考文獻:
[1]蒿多軍.淺析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知識文庫,2021(02):142-143.
[2]雍志強.初中體育短跑教學與訓練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07):112+114.
[3]王海燕.初中體育100米跑的教學實踐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04):80-81+102.
[4]潘佐才.探究創(chuàng)新初中體育短跑教學的有效措施[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1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