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轉課堂是21世紀美國教育專家提出的全新的教學概念,翻轉課堂也可稱作為顛倒課堂,翻轉課堂的目的是重新調整課堂內與課堂外的時間,將學習的主動權重新交給學生,高中化學課雖然理論知識很多也很重要,但是很多重要的結論是通過實驗現(xiàn)象來總結的,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的同時提高學生自主研究問題的能力,教師也會擁有更多的時間和學生交流學習心得和對化學學科看法。本文首先從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特點入手,對翻轉課堂對高中化學科教學有利之處進行分析,期待能夠為高中化學學科教學改革提供更為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翻轉課堂;學習主動性
我國教育行業(yè)正在向著更高質量的方向發(fā)展,由過去培養(yǎng)會機械化模仿性學習學生的模式已經轉型為培養(yǎng)靈活學習學生的模式,教材和教學方法隨著學生的思想也在不斷修正,教育部門也號召教師不斷革新自我,很多高中教育從事者研究出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這些教學模式在日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應用體現(xiàn),化學是進行理工科學習的基礎性學科,而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進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將從某種意義上讓學生更好了解化學,助力學生更好的學習化學感知化學反應過程和化學反應產物生成過程。
一、翻轉課堂的內涵及特點
(一)翻轉課堂的內涵
翻轉課堂的概念源自美國,最初是美國高中針對一些化學課缺課學生進行補課的方式改進而來,美國高中的教師為了讓缺課學生仍然能和到場情況一樣感受到課上的知識,教師在講課過程中用錄音筆和錄像設備將整個教課過程記錄下來,并上傳到特定的網(wǎng)站上,學生可以通過網(wǎng)站進行遠程學習。翻轉課堂的內涵不僅僅為了那些沒有上過課的同學,更重要的是為了那些在課上沒有聽懂或者為了更好吸收課堂知識的學生而設計,通過初期的翻轉課堂,學生能夠更好感知課堂,更好理解教師的教學目的。
(二)翻轉課堂的特點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特點可以從三方面開始展開論述,教師通過翻轉課堂的教學途徑可以拓展教學渠道,教師不但可以在課上進行面授教學,同時也可以在另一個設備上進行實時錄制轉播,讓學生不限空間和時間進行聽課,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要求面授在前,而錄制和直播在后。從學習時間上來看,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引導學生網(wǎng)上學習和課后學習,學習時間可以是相對來說不固定的,讓學生有更加自由的學習時間,同時學生也可以更合理安排自我的學習時間,可以讓自我學習時間更好的更好統(tǒng)籌規(guī)劃。而翻轉課堂中所蘊含的學習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學習和互相探討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不但提升了學生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性,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翻轉課堂對高中化學教學的有利之處
(一)促進學生對知識內化
無論是翻轉課堂還是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都是想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例如教師在傳統(tǒng)課堂上會對氫氧化鋁的性質和形狀進行文字講解,單純的文字講解可能讓學生對氫氧化鋁的印象不夠深刻,學生不能更好地進行知識內化,而通過翻轉課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剪輯或者現(xiàn)場實驗制作的方式,讓學生對氫氧化鋁的生成有更加具體而又深刻的了解。教師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開始之前首先應該更加明確自我的教學目標,在每節(jié)課開始之前應該對教學任務進行周密布置,可以在化學課上用儀器和設備更好地進行展示實驗狀況,通過事實和數(shù)據(jù)說話,讓學生更好感知化學。
(二)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
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翻轉課堂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能夠不斷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個性化需求,隨著00后已經進入高校校園,現(xiàn)在的高中在校生大多都是05后,這些學生往往具有更加強烈的個人個性需求,而不同學生對化學的個人感知和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滿足這些差異化需求的教學模式只有翻轉課堂模式能夠做到。例如在氫氧化鋁和燒堿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學習中,學生由于不同的認知情況會表現(xiàn)出層次不同的理解情況,教師通過實驗視頻講解和親身實際的實驗,可以讓理解能力強的學生在課上就能夠掌握知識,理解能力稍弱的學生可以事后通過視頻回放進行每一幀視頻的分析和理解,也會更好地吸收化學課程,這樣能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
(三)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翻轉課堂模式對化學教學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促進,高中學生時代是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黃金時代,學生可以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更多進行合作學習以及交流學習,而新課改的標準下,化學實際操作能力也加入高考的考察范圍內,翻轉課堂中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化學的實際操作也很重要,以化學興趣為引導,化學實際操作為主線才能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培養(yǎng)。
三、結語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化學教學變得更加科學有效,教師也應該加強對翻轉課堂的理論認識,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應該以鍛煉學生的化學實際操作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興趣為主要目標,在模式實施過程中應該更加理性,優(yōu)化化學改革的進程,讓更多的學生充滿對化學的喜愛才是化學教育工作者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趙麗娜,張耀丹,王秀艷.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對翻轉課堂的理性認識[J].山東化工,2016,45(007):109-110.
[2]白俊杰.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對翻轉課堂的理性認識[J].知識文庫,2017(022):121.
[3]張建平.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對翻轉課堂教學的理性認識[J].高中生學習,2018(8):141.
作者簡介:王海鋒(1980-),男,陜西省渭南市人,中學一級,高中化學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