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文
摘 要 隨著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使用的漸次鋪開,學生的寫作實踐效果證明,教材中的作文題目不能有效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為此,筆者在分析統(tǒng)編教材寫作題目的基礎上,把教材的原作文題目放入交際語境寫作框架內(nèi),重新構建成新的作文題目,來指導學生的寫作,其效果明顯改善。
關鍵詞 交際語境;統(tǒng)編教材;作文題目;重構
一、統(tǒng)編教材寫作單元的作文題目分析
從統(tǒng)編教材寫作單元的內(nèi)容構成來看,其體例包括兩部分:一是導寫短文,內(nèi)容是關于該次寫作學習訓練點的簡要通俗的講解,以及寫作時注意事項。二是寫作實踐,共安排三項寫作實踐活動即三個作文題目。第一項寫作活動采用寫片段等來熱身。第二項寫作活動要求將題目補充完整,或者自擬題目寫作等。第三項寫作實踐活動是有標題的或者有具體寫作任務、寫作話題的成篇文章的大作文寫作。從三項寫作實踐活動的設置來看,編者總是想千方百計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寫作任務,讓學生在多種路徑的實際體驗中提升寫作水平。
唐建新老師說,“幾乎每一項寫作實踐活動前,都精心編寫了寫作導語,以期激發(fā)出學生寫作的強烈欲望。無論是材料作文,還是作文話題,都能緊扣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設置寫作情景,形成寫作試題,讓學生能夠情動于中而提筆書寫”。[1]如七上第五單元寫作實踐第三項的情景設置等眾多文題。像這樣設置情景的作文題目,在全部寫作單元的占比較大。但是即使設置這樣的作文題目,在學生的寫作實踐中,仍然還是不能夠“激發(fā)出學生寫作的強烈欲望,學生覺得還是很難下筆。
為什么統(tǒng)編教材的編者設計的作文題目,沒有使學生在多種路徑的實際體驗中,較高效地提升寫作水平的目的達到呢?為了探尋出現(xiàn)此種現(xiàn)象的原因,筆者對統(tǒng)編初中語文六冊的每個寫作單元作文題目進行梳理,結果發(fā)現(xiàn)初中六冊語文教材中僅有以下個別作文題目體現(xiàn)出較明確的寫作情境要素(特別指出:是“情境”而不是“情景”)。七上第三單元“寫人要抓住特點”,寫作實踐一是給熟悉的同學“畫”肖像,讀給同學聽猜出寫的是誰。第四單元“思路要清晰”,寫作實踐三為訪問名人或不熟悉的教師,寫完后與同學分享訪問的經(jīng)過與感受。八上第五單元“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寫作實踐二是向大家介紹某座建筑。八上第六單元“表達要得體”,寫作實踐二為開展“環(huán)境保護月”活動,邀請不同身份的人,以學生會的名義寫一份邀請函等。由上可見,包含寫作目的、讀者等語境要素的作文題目,在統(tǒng)編教材中屈指可數(shù),而交際語境視角的作文題目更是沒有。在統(tǒng)編教材中作文題目大多是以話題、要求、方法等形式出現(xiàn),造成了交際語境關鍵要素如讀者、目的、角色等方面的缺失,讓學生的寫作成為“被動的、機械的、沒有意義的寫作行為”。中學作文教學要學生寫的一直是“脫離語境”的“作文”,這種忽視交際語境的寫作危害無窮,“不愿寫”和“沒素材寫”的困難依舊存在,它會使學生的寫作陷入惡性循環(huán)的境地。所以,教師要想解決“不愿寫”和“沒的寫”的困境,以及寫作交際語境要素缺失等問題,進而使寫作行為變得“主動、靈活、有意義”,根據(jù)交際語境的寫作機理,筆者設想如果把統(tǒng)編教材寫作實踐中的作文題目進行改造或推倒重新構建,運用重構后新的作文題目來指導學生寫作,可能對學生的寫作指導效果明顯。
二、基于交際語境的寫作任務(作文題目)重構
近年來,隨著榮維東教授交際語境寫作理論的創(chuàng)建及深入探討,交際語境寫作理念及操作在寫作領域的實踐應用越來越廣泛?!八^交際語境寫作,是指為達成特定交際目的,針對某個話題、面向明確或潛在的讀者進行的意義建構和書面交流。這種寫作的主要特點是將寫作置于真實或擬真的社會情境、任務場景或者具體語境中,強調(diào)寫作中的讀者意識、目的意識、功能意識、語境意識、文題意識等,其實質(zhì)就是真實寫作、生活寫作,就是最大程度上滿足學生技能培養(yǎng)、生存需要、生活需要、心靈需要、成長需要的寫作,是最本質(zhì)意義上的寫作。”[2]55可見,交際語境寫作的構成要素主要有作者、讀者、話題、目的、語言五種,如果用一句簡練的話來概括,“交際語境寫作的原理就是:讀者、目的、角色、話題等語境要素決定著語篇的內(nèi)容和形式”。[2]169
在寫作中,如果我們按照交際語境的寫作理念及原理去設計作文題目,這樣可以讓作者更明確地知道為什么寫、寫給誰、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的等,同時使學生的寫作變得明確和明朗起來,能夠克服傳統(tǒng)命題寫作的模糊、籠統(tǒng)的做法。比如榮維東教授在《交際語境寫作》一書中舉例說,下面的寫作任務,就蘊含著明確的交際語境要素和交際意識。
“向一位沒有見過你房間的同學描述你的房間。你的描寫應該包含足夠的細節(jié),這樣同學們讀你的文章時,才知道你的興趣、愛好和追求。事實上“屋如其人”,讀這篇文章的人會了解到你這個人。你的作文會張貼在教室里供大家閱讀。”[2]377
這個寫作任務的設計,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為清晰的指導,它具備交際語境寫作的構成要素,如寫作描述你的房間是話題,要包含足夠的細節(jié),以及為什么要包含細節(jié)(是為了讓同學了解到你這個人是寫作目的),以及寫作活動的一個確定的讀者(同學)。上述這個題對象明確,目的清楚、文題清晰、功能具體,是典型的基于交際語境的寫作題目。而如果把這個寫作任務設計為一個籠統(tǒng)干癟的作文題目《我的房間》,就不能給學生提供具體的支架或者語境要素,因為學生不知道寫房間的哪些方面,寫給誰等,效果肯定比第一個任務設計要差得多。
我們在明確了以上認識之后,再來對照統(tǒng)編教材作文題目的設計,就可以看出它和交際語境視角設計的作文題目的巨大差異。我們排除以上梳理出的含有交際語境個別要素作文題目之外,在統(tǒng)編教材寫作的任何一個單元中,任意拿出寫作實踐當中的一個作文題目,便可窺探出其中的弊端。比如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寫作實踐二“以《這天,我回家晚了》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自定立意。不少于500字?!痹噯栠@樣的寫作題目,要求學生在什么情境下、為什么寫這篇文章,寫給誰,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的等,沒有具體明確的語境要素,那么學生要完成這樣的一篇文章寫作一定會有不小的困難。所以,設計這樣的作文題目,跟學生的生活需要和寫作實際是不符合的,也是沒有科學性的,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順利寫作,結果只能造成學生寫出一些虛假的成品。
所以,筆者嘗試運用交際語境設定的方式,對原來的作文題目進行改造或推到重新構建,去創(chuàng)設真實或擬真的語境,把抽象的作文題目轉(zhuǎn)化為真實或擬真語境的寫作任務。這樣設計的寫作任務,更加切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學生的現(xiàn)有寫作學情,有利于學生寫作的開展。
榮維東教授說,成功有效的基于交際語境寫作任務設計,首先應該給學生提供明確的交際語境,這樣學生才能從不論是真實的交際語境還是假想的交際語境資源中挖掘出寫作的諸如文章的用途、對象、要求等內(nèi)容信息。其次成功有效的寫作任務要制造一種情感和認知沖突,情感沖突讓學生平靜的感情一下子被激發(fā)出來,引發(fā)情緒激烈的變化,這種情感變化是寫作的初始動機和言語生長的內(nèi)核。思維上的矛盾困惑狀態(tài)的認知沖突,引發(fā)學生對于某一問題事物現(xiàn)象的思考,這既是寫作動機的引發(fā),也是寫作內(nèi)容的源泉。王從華教授把交際語境寫作任務情境的設計分為四個步驟?!暗谝徊剑罁?jù)課程、教材和學情選擇選擇知識。第二步,尋找寫作知識與動作性影像性和符號性教學活動之間的關聯(lián)。第三步,調(diào)查學情,設計寫作任務情境。第四步,把寫作知識與任務情境構成要素關聯(lián)起來,確定寫作情境,從而完成寫作任務的設計”。[3]
好的作文題目要盡量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從現(xiàn)實生活需要和學習生活需要出發(fā),直接規(guī)定寫作任務及要求,設計中凸顯交際語境的各種要素,實現(xiàn)對統(tǒng)編教材原作文題目的二次開發(fā)。根據(jù)上面寫作任務的設計要求和設計步驟,采取對統(tǒng)編教材的作文題目進行改造或推到重新構建方式,形成符合交際語境理論的新作文題目。比如,八下第二單元“說明的順序”寫作實踐二的作文題目,“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視機頂盒、無線路由器……我們生活中的科技新產(chǎn)品層出不窮。選擇一種產(chǎn)品,寫一篇文章介紹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不少于600字?!边@個文題寫給誰,達到什么目的,以什么方式介紹等模糊不清,學生寫作時難以下筆。如果把此文題放在交際語境的框架內(nèi)改變設計成:“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視機頂盒、無線路由器……我們生活中的科技新產(chǎn)品層出不窮。選擇其中的一種產(chǎn)品,以科技人員的口吻,向不了解此產(chǎn)品的一位老年人,寫一篇介紹科技產(chǎn)品的說明文,以備給老年人開一場科技新產(chǎn)品發(fā)布會用,讓老年人理解這種產(chǎn)品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盡量運用老年人能夠理解的話進行說明。不少于600字”。經(jīng)過改造后的作文題目,在虛擬語境下,作者身份確定、對象明確,目的清楚、文題清晰、功能具體,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突出了任務情境的核心構成要素,是典型的基于交際語境的寫作題目。如果統(tǒng)編教材寫作實踐中的作文題目都做這樣的改造或重新構建,那么學生初中階段的寫作就變得比較容易了。我們也通過寫作進行了對比:一個班級的學生使用教材中的作文題目寫作,另一個班級的學生使用重構后的作文題目寫作,結果發(fā)現(xiàn),這種重構后作文題目的寫作,比起教材原作文題目的寫作要順當?shù)枚?,得分率普遍高于原作文題目的寫作。筆者多次指導學生寫作的實踐,有力地證實了這種做法明顯的優(yōu)勢。
有效的寫作任務植根于特定的具體的材料、對象、目的和交際語境之中,才能為學生提供具體切實的指導和幫助。對統(tǒng)編教材作文題目的改造或重新構建,可以將作者身份、讀者對象、寫作目的、話題等關鍵要素作為作文題目的“規(guī)定成分”出現(xiàn)。這樣就可以考查學生面臨寫作任務語境去設計寫作主題、選擇材料、進行構思、選擇文體和語言表達風格等的多種能力,同時也可以更加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寫作能力。所以,基于交際語境重構的作文題目,為學生打開了那扇緊閉的“不愿寫,沒得寫”的憂愁無奈之門,降低了學生寫作的難度,增加了學生寫作的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動機,喚醒了學生寫作內(nèi)容的源泉,進而引發(fā)學生進一步生成寫作的內(nèi)容、結構、體式和語言等,可以說這是一種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高效路徑。
總之,基于交際語境的統(tǒng)編教材作文題目的改造或重新構建,“要以寫作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以選擇精要的寫作知識為前提,以突出任務情境的核心構成要素為重點”。這樣重構的作文題目,在具體寫作任務的驅(qū)動下,能夠使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得以激活,寫作興趣得以激發(fā),寫作的內(nèi)容、結構、體式和語言得以生成,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得以發(fā)展,審美能力得以提高,直至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逐漸養(yǎng)成。
參考文獻
[1]唐建新.緊扣課標,豐富寫作實踐體驗——統(tǒng)編初中語文寫作教材特點及教學建議[J]語文學習,2018,(1).
[2]榮維東.交際語境寫作[M].北京:語文出版社,2016.
[3]王從華.創(chuàng)設蘊含“寫作知識”的任務情境[J]中學語文教學,2019,(2).
[作者通聯(lián):山東鄒城市田黃中學]
首先,結合江蘇省陶行知實驗學校的創(chuàng)建,學校內(nèi)掀起爭做“四有”好老師的高潮,強化教師對職業(yè)道德的素養(yǎng)養(yǎng)成,以生為本,爭創(chuàng)先進。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其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貫穿于學生身心發(fā)展全過程,滲透在教育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調(diào)控自我,健全人格品質(zhì)。
其次,學校大力推進落地式家長學校建設。作為鎮(zhèn)江市家校共育僅有的高中試點校,學校通過“一個制度,兩類課程,三年一貫,四個活動”層層推進。同時,學校結合推行志愿導學制度,確保“人人有導師,處處有指導”。以落地式家長學校為平臺,形成教師主導、家長助導、學生互導的教育新模式。導師制融洽了師生關系,保證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成為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學生、家長、教師互通融合,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了學生的品格提升。而學校“農(nóng)村高中落地式家長學校建設”“志愿導學活動”也先后被評為鎮(zhèn)江市教育行風建設十大亮點,效果顯著。
再其次,學校通過開展軍政訓練、國防知識宣傳、國防知識辯論賽等,激發(fā)學生愛黨、愛國、愛軍的熱情。央視等媒體對學校國防教育活動進行了報道,學校還獲得“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薄鞍藙?chuàng)雙擁模范區(qū)三等功單位”等榮譽稱號。
——《中國教育報》2021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