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閆宗敏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鹽城市大岡小學)
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伴隨著社會對素質教育的更深層次的要求,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在小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逐漸凸顯,而游戲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尤為適配。文章簡要分析了游戲教學法的作用,并結合信息技術教學的內容,探究該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有效策略,旨在能夠為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提供新思路。
喜歡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兒童是從游戲開始學習的。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最好的學習動力莫過于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內在興趣,而最能激發(fā)學生這種內在興趣的莫過于游戲。”現(xiàn)代教育倡導寓教于樂,而游戲教學法無疑就是對這項教育準則的最好解讀。游戲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以游戲的形式教學,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歡快的活動甚至激烈的競爭中,不知不覺地學到教材上的內容或者必須掌握的課外知識的教學方法。簡單地說,游戲教學法就是將“游戲”與“教學”兩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
提升課堂趣味。目前,很多學校已經(jīng)開展了信息技術的相關課程,并且配套了相應的設備,但個別信息技術教師出于各種因素,并沒有足夠重視信息技術教學,認為其地位與作用不能與主要學科相比;個別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過于重視讓學生掌握知識點,這一方面沒有體現(xiàn)信息技術教學的實效性,另一方面這種模式也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游戲教學法與信息技術教學的融合,能以新穎的形式吸引學生的目光,學生的關注度高了,便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的氛圍變得非?;钴S。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是素質教育的重點也是難點。如何有機地把這部分教育融入課堂,是每一個教師都該思考的教學難題。信息技術與現(xiàn)代科學技術緊密相關,教師就很容易通過信息技術的創(chuàng)新優(yōu)勢,將信息技術教學作為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啟蒙。例如在講到“智能網(wǎng)聯(lián)技術”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調動學生主動性,讓學生自主查詢智能網(wǎng)聯(lián)的相關技術在生活中都有哪些應用,并且使學生發(fā)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暢想一下這個技術將來會被應用到哪些更加廣闊的社會領域中去。這樣的教學過程不但會讓學生參與其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能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引發(fā)學生的深度思考,從而達到鍛煉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的。
操練游戲法主要用于學習打字和簡單的辦公軟件的使用等,其特點是要求學生的反應能力迅速、準確,培養(yǎng)他們手腦并用的能力,使其在快速呈現(xiàn)和反復操練的過程中鞏固。操練游戲法又可分為快速操練法和反復操練法。教師可以讓學生舉行打字游戲的小比賽,看在一分鐘內誰先輸入完規(guī)定的較多的內容,根據(jù)正確率和字數(shù)頒布“小小打字員”的榮譽稱號。競爭的游戲形式更容易讓學生參與其中,吸引學生的參與興趣。
激趣性游戲多為引出新知而設,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啟迪思維。比如,教師可以開展“猜猜看”的游戲,在講授“PPT 制作”的時候,先制作一張精美的PPT 模板,讓學生猜猜制作這樣的PPT 究竟需要哪些步驟。這個猜測的過程有助于學生不斷地鞏固相應的知識內容,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動腦、動口。
合作性游戲屬于小組游戲的一種,可以是展示性的,也可以是競爭性的。前者的目的是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具體方法有角色表演和作品展示;而競爭性合作游戲則通過利用學生的好勝心,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具體方法包括知識競賽等。教師可以將這些方法運用到學習信息化技術的各個知識點當中去,寓教于樂,學生的接受程度也會變得更高。
拓展性游戲一般用于教授新知后,目的是幫助學生把新舊知識貫穿起來,形成一個較為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這種游戲需要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促使他們回憶出更多的內容,達到復習的目的。學生在充分調動自覺能動性之后,也能系統(tǒng)地復習之前學習過的知識。
綜合性游戲更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具有很強的時尚性和參與性,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喜歡的娛樂活動不斷地更新。
總而言之,小學信息技術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在教學中靈活運用游戲教學法,設計學生愛學、樂學、會學的信息技術課,采取創(chuàng)新的教學形式,讓學生能夠在游戲中獲得體驗、學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