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杰
摘 ? ?要: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展開鑒賞,并培養(yǎng)他們的樂感。在傾聽旋律的基礎上分析作品的主題思想,在試唱中融入情感,在對比分析中體會作品的差異性,這些方法都能提升學生的鑒賞水平,并激發(fā)他們的樂感。
關鍵詞:鑒賞法;樂感;初中音樂
樂感指的是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包括對音高、節(jié)奏、和聲、旋律等的感受,有了靈敏的樂感,就能在接觸到音樂作品的過程中快速從中體會到音樂節(jié)奏的特點,把握蘊藏在其中的藝術形象,產(chǎn)生豐富的想象力。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鑒賞音樂作品,并嘗試提升他們的樂感。
一、聆聽旋律,分析樂曲含義
音樂是充滿藝術性的課程,學生要從各種不同的層面入手鑒賞并感知音樂,從而形成自己的音樂審美。教師可以讓學生聆聽作品的旋律,并嘗試挖掘出作品背后隱藏的意義,從而提升他們的樂感,提升鑒賞能力。
在欣賞《漁舟唱晚》的時候,教師首先讓學生傾聽此作品,說說整體感受是什么。學生認為這首作品給人優(yōu)美動聽的感覺,讓人感受到情感樂觀向上。接著,教師引導學生了解該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并展現(xiàn)了漁民豐收而歸的場景,讓大家深入分析作品展現(xiàn)了怎樣的主題。學生認為:“這首作品展現(xiàn)出了漁民滿載而歸的歡喜場景,體現(xiàn)出了積極樂觀的情感?!贝撕?,教師又引導學生結合作品的旋律進行更深入分析,思考作品為何運用五聲音階的方式,展現(xiàn)出了回旋往復的場景,這樣聽者仿佛看到有很多漁船穿梭在港口,每一個漁民都呈現(xiàn)出歡快的狀態(tài)。此外,學生還發(fā)現(xiàn)作品并沒有簡單地重復循環(huán),而是速度逐漸加快,展現(xiàn)了漁夫的心情越來越愉悅。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逐步體會到了作品的魅力,同時也體會到了作品蘊藏的寓意。
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傾聽后分析作品的旋律特點,而后給他們介紹一些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讓學生采用知人論世的思想進行分析,說說創(chuàng)作者為何要如此設計作品的旋律,是否蘊藏了更深刻的意味。這樣,學生的鑒賞水平就會得到提升和發(fā)展。
二、進行試唱,產(chǎn)生情感共鳴
在鑒賞音樂作品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引導大家展開視唱活動,并促使他們在演唱的過程中深入分析作品的旋律、歌詞、節(jié)奏等,和創(chuàng)作者形成共鳴,體會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是什么。這樣也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樂感,讓他們領會作品中隱藏的情緒。
在學習《天路》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試唱活動,嘗試提升他們的情感,激發(fā)他們和作品產(chǎn)生共鳴。教師先引導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了解西藏地區(qū)復雜的地理特點,并思考在此處修建道路是多么艱辛的事情。然后,教師又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說說如何在演唱的過程中展現(xiàn)出情感,學生可以從作品的節(jié)奏、速度、音高、旋律等方面入手,展開分析,暢談自己的感受。如有學生提出:“我覺得這首作品的速度不斷加快,讓情感也不斷升溫,我仿佛感受到修建道路的工人們有著昂揚的斗志,一步步向著高原進發(fā)。”此外,還有學生從樂句的結構入手分析,發(fā)現(xiàn)該作品有不少重復音,體現(xiàn)出了作曲家的個性化語言,同時也給人呼應的感覺,讓人仿佛聽到了藏族同胞的呼喚,呼喚聲在山林中回旋。在演唱中,學生一步步深入,對作品的情感有了深刻認知。
在學生試唱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大家進入作品的情境中。此時,可以給學生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大家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學生能進一步領會作品中想要表達的情感,進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他們的樂感。
三、對比分析,理解表達差異
在鑒賞課堂中,教師要變換各種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激發(fā)學習興趣。比較分析法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些在旋律、主題、節(jié)奏等某一方面有相似點的作品,然后讓他們分析這些作品在其他幾個方面有什么不同之處。這樣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音樂作品的表達差異,從而總結音樂風格。
在傾聽了《G大調(diào)弦樂小夜曲》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展開對比分析的活動,嘗試將《海頓小夜曲》《舒伯特小夜曲》等小夜曲放在一起展開深入賞析,嘗試總結小夜曲的特點。學生首先圍繞《G大調(diào)弦樂小夜曲》展開分析,認為該作品展現(xiàn)出了鮮明的結構,給人旋律流暢的感覺,讓人感受到了對美好生命的追求。在此基礎上,教師又讓學生對比分析了其他小夜曲,并總結歸納這些作品的共同點。如有學生提出,小夜曲展現(xiàn)出了情感的傾訴,一般來說,給人纏綿婉轉、悠揚動聽的感覺。學生認為不少小夜曲都由提琴來伴奏,給人回旋的感覺,同時體現(xiàn)出了真摯熱烈的情感。此后,教師引導學生將自己總結出的方法納入音樂知識體系中,看看小夜曲和進行曲等其他風格的音樂作品有什么不同之處。
教師可以構筑一個輕松活潑的交流氛圍,讓學生展開互動討論。這樣能促使學生傳遞自己的想法,交流自己的賞析感受,有助于引導他們自主思考,并讓學生挖掘出他人的閃光點,提升自己的鑒賞水平。
提升樂感,是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nèi)容,教師要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他們挖掘旋律中蘊藏的深刻韻味,嘗試和作者形成強烈的情感共鳴,并通過節(jié)奏、和聲、旋律等區(qū)分作品,找到作品的異同點,進而總結各種不同的音樂風格。這樣,學生就能提升音樂核心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樂感。
參考文獻:
[1]姚玉平.論初中音樂教學與情感教育的完美融合[J].黃河之聲,2020(04):106.
[2]周一舟.試論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yǎng)及其鑒賞課教學模式[J].藝術評鑒,2020(01):95-9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