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錫忠
摘 要 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起步的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掌握一定學習方法的關鍵時期。閱讀能力是對小學生而言至關重要的一種能力,也是學生學習語文學科乃至其他學科的基礎。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教學,應當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發(fā)展規(guī)律,采取適合的教學手段,注重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與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從而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質量。本文以小學低年級語文課程教學為例,闡述了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2021.31.044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ake the junior Chinese course as an example
WANG Xizhong
(Gansu Wuwei Liangzhou District Yangxiaba Central Primary School, Wuwei, Gansu 733000)
Abstract Primary school, as the starting stage of students' learning, is a key period to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learning habits and interests and master certain learning methods. Reading ability is not only a vital ability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but also the basis for students to learn Chinese and even other disciplines. For the reading teaching of you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e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ag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law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dopt appropri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reading interests and reading habits,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ading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quality of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lower grade of primary school. Taking the Chinese course teaching in the lower grade of primary school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in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work.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reading ability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模塊,閱讀能力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至關重要。閱讀能力關系著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閱讀興趣與習慣,尤其是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如果能夠在學生學習生涯的起步階段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廣泛涉獵各種題材的閱讀內容,增加知識積累,養(yǎng)成良好習慣,將會對學生的后期發(fā)展受益匪淺。針對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的閱讀教學,教師應當以小學生為主體,結合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幫助小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從而不斷提升閱讀質量,增加閱讀量,提高知識積累,提升學習能力。
1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1.1 啟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想象能力
閱讀是可以陪伴學生終生的一種良好習慣,通過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文章和書籍,可以為學生打開一扇認識世界、認識他人和認識自己的窗口,幫助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閱讀當中啟發(fā)思維,豐富內心,增加積累。當前我國的教育改革一直處于深入的推進當中,現(xiàn)代語文教育工作除了關注學生的成績外,更加重視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素養(yǎng)與能力,傳統(tǒng)的應試型教育限制了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已經(jīng)很難滿足現(xiàn)代教育的需求。而通過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借助閱讀拓展小學生的知識邊界,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的閱讀增長見識,開啟想象,提升創(chuàng)新思維,這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高知識積累,提升文化知識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1]
1.2 拓展知識邊界,增加知識積累
語文是一門開放性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人文性的學科,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逐步積累知識并進行轉化的過程。語文學習不但要圍繞課本進行知識的學習,還需要通過廣泛的涉獵各種知識內容,在不斷的吸收、積累、轉化和應用的過程中增加文化知識水平。閱讀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非常重要,閱讀能力與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寫作能力等息息相關,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會反復對語言文字進行認知和研究,通過不斷增加閱讀量,可以豐富小學生的詞匯量和知識積累,而這些知識積累既可以成為學生解決語文問題的重要方法,也會逐步轉化為小學生的文化底蘊和文化素養(yǎng),幫助小學生更好的應對今后的學科學習,開展更為深入和廣泛的研究。
1.3 實現(xiàn)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聽說讀寫能力是小學語文學習中最為核心的能力,這四種能力共同構成了小學語文課程的架構,同時也共同形成了小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與水平。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相輔相成、互相作用,通過在小學低年級語文中開展閱讀教學,[2]通過掌握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首先可以提高小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幫助小學生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提升閱讀水平;其次又可以通過不斷增加知識積累提升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增強小學生整體的實力;再次學生通過不斷的閱讀所掌握的知識和見識也可以轉化為豐富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在作文寫作中做到結構清晰、邏輯合理、言之有物、生動詳實。尤其可見,通過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打通語文學習的脈絡,實現(xiàn)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促進小學生語文綜合應用能力的提升。
2 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以低年級語文為例
2.1 以人為本開展教學,營造良好閱讀氛圍
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是新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的重要指示,以人為本教學理念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主體,轉變語文課堂上師生之間的角色,通過引導、啟發(fā)的教學方式,改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手段,從而充分發(fā)揮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意愿。在小學低年級語文的閱讀教學當中,教師應當轉變陳舊落后的教育觀念,要將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放在閱讀教學的首位,并且還要綜合考慮小學低年級這個階段,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發(fā)育特征,學習的能力及興趣,理解能力的發(fā)展水平等,通過遵循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設計課程才能夠與學生的能力相匹配,避免揠苗助長的問題。
首先,教師應當積極的轉變語文課堂上的師生角色,以學生為主體,將自己從閱讀教學的主導者逐步轉換為教學的引導者和協(xié)助者,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閱讀和思考探究的機會,適當放手才能給學生提供提高自主閱讀能力的機會;其次,教師要注重閱讀氛圍的營造,通過極具親和力的語言,聲情并茂的方式,場景化的手段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趣味的閱讀空間,給學生以開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機會,才能夠讓學生樂于閱讀,并逐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后,教師還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要積極的協(xié)助學生開展閱讀,[3]結合不同學生的情況因材施教,針對學生在學習和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及時的給予協(xié)助,為學生提供適合的閱讀內容和閱讀方法,通過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活躍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氣氛,改變沉悶枯燥的課堂氛圍,打造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閱讀環(huán)境。
以小學語文二年級《找春天》這一課的閱讀教學為例,本課閱讀教學的重點是通過閱讀引導學生了解春天的氣候特征,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培養(yǎng)學生對于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在這一課的閱讀當中,教師可以通過擬人化的教學手段,結合貼近生活的教學方式,通過春天姐姐來到小學生身邊的故事將課本中關于春天的描寫以生動形象的擬人化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引導小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想一想春天姐姐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她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呢?你喜歡春天姐姐漂亮的花裙子和可愛的小嫩芽嗎?教師可以配合歡快愉悅的音樂、圖片、視頻等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真實的情境,在情境當中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將自己腦海中春天姐姐的形象構造出來,在趣味的場景中感受春天到來后萬物復蘇的愉悅之情,帶著這種感情閱讀文章,結合自己的理解談一談對于春天的感受;也可以以“我最愛的季節(jié)”為主題展開自主的討論和分享,通過烘托閱讀氛圍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熱情,營造充滿趣味的課堂氛圍。
2.2 鼓勵個性化閱讀,培養(yǎng)濃厚興趣
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但要依靠課堂教學,[4]圍繞課本知識,更需要結合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喜好,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將豐富的課外閱讀內容引入語文課堂,通過為學生合理的篩選適合的閱讀內容,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需求,擺脫課本和課堂的束縛,開展自由自主的閱讀活動,從而通過豐富涉獵各類文章和書籍,拓寬學生的知識邊界,提高閱讀數(shù)量和閱讀質量,幫助小學生培養(yǎng)濃厚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結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為學生合理的篩選閱讀內容。一方面,要兼顧文化知識的學習和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與當前的教學內容相匹配,滿足小學生的閱讀需求,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意愿;另一方面,要注重對小學生的引導和幫助,樹立短期閱讀目標和長期閱讀目標,通過制定詳細和可實施的閱讀計劃,幫助小學生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閱讀,做好相關的閱讀筆記,定期開展閱讀分享,總結閱讀成果,才能夠了解學生實際的閱讀情況,便于針對性的調整教學計劃。
例如,繪本閱讀是非常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一種閱讀形式,[5]繪本圖文結合的方式能夠降低小學生的理解難度,且短小精悍的故事和具有趣味性的情節(jié)也更容易引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就可以通過引入繪本閱讀的方式,為學生篩選一些簡單易懂、趣味性與知識性兼?zhèn)?、寓意美好積極的繪本供小學生進行自主的閱讀。像《大腳丫跳芭蕾》就是鼓勵學生要勇敢自信,堅定的追求自己的夢想;《大衛(wèi)去上學》生動了講述了小男孩大衛(wèi)在學校的趣味經(jīng)歷;《猜猜我有多愛你》則用溫暖的語言講述了愛的意義。通過將繪本閱讀引入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可以補充與豐富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為學生帶來豐富的閱讀體驗,烘托與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2.3 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創(chuàng)建閱讀情境
在傳統(tǒng)的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課堂上,教師開展閱讀教學主要依靠的還是說教式的教學方法,但這種方式比較單一和枯燥,長期重復性的教學模式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尤其是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由于這個階段學生年齡較小,專注力不足,更需要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和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來滿足小學生對于閱讀課堂的期待和需求。因此,教師應當注重綜合的運用多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引入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游戲、小組合作等多種方法為學生帶來豐富的閱讀學習體驗,在教師構建的閱讀情境中提高小學生對于閱讀課堂的興趣,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閱讀當中,[6]不斷提升閱讀能力。
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的閱讀教學當中,這一課用一個生動的故事講述了小蝌蚪變化為青蛙的過程。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和角色扮演的方式,首先通過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的片段來引入課程,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揭示小蝌蚪扮成青蛙的這個趣味的過程;而后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由小學生分別扮演小蝌蚪在找媽媽的經(jīng)歷中所遇到的各種小動物,模仿不同動物的特點和語氣進行趣味的表演活動,在這個過程中了解小蝌蚪獨立堅強的尋找媽媽,最終找到媽媽的過程,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在歡快的氛圍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4 開展閱讀實踐活動,促進成果轉化
實踐活動的開展是促進閱讀成果轉化,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有效方式,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的閱讀教學不應拘泥于形式,而是可以通過開展豐富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閱讀活動當中,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機會,通過閱讀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實現(xiàn)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閱讀分享會活動,定期將學生的閱讀成果進行分享和展示,通過分享自己近期閱讀的書籍或文章,講一講自己的收獲,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還可以通過情景舞臺劇的方式,由學生根據(jù)閱讀內容自主的編寫劇本,通過表演的方式進行呈現(xiàn),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xiàn)力;還可以利用成語故事新編等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與應用能力。
3 結論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意義重大,閱讀能力是小學生學習語文和其他學科的基礎,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語文知識內容,解決實際的語文問題。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當中,教師應當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開展閱讀教學,鼓勵學生積極自主的開展閱讀,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使用為學生帶來豐富的體驗,培養(yǎng)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 汪湘君.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94):35-36.
[2] 姚秉含.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知識文庫,2018(11):93.
[3] 李卓.淺談有效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措施[J].語文天地,2016(03):74.
[4] 沈妍.以群文閱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探索[J].當代教研論叢,2020(09):24.
[5] 閆兆晶.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漢字文化,2018(02):6-69.
[6] 徐萬香.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J].中華少年,2016(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