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穎
摘要:教育部印發(fā)《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包括研學旅行在內(nèi)的綜合實踐活動是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guī)定的必修課程,與學科課程并列設置。伴隨廣東新高考的要求,我校組織了高一學生去廣州大學城研學。通過研學旅行學生開闊了眼界,拓展了思維,增強了綜合能力和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研學旅行;綜合能力;科學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凝聚力
一、引言
研學旅行是課堂的延伸,也是校園生活的補充。研學旅行提供給學生一個把上課學到的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中的機會。通過親身實踐,把對學科的理解拓展至課本之外,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因此,研學旅行是一個能夠激發(fā)興趣,挖掘潛力的過程,也是拉近學生與自然和文化的距離的過程,繼而從多層面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獨立自主能力,幫助學生確定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二、案例回放
“老師,我也想去研學。”聽到這句話,著實嚇我一跳。他是我班的鄭同學,在準備研學的頭幾天打籃球把腳弄傷了。傷得還不輕,每天只能坐著輪椅由父親推著來上學。當我把我們的研學流程在班里給同學們介紹完的時候,鄭同學提出如此要求!
本次研學目的地在廣州大學城,離我校足足有1小時車程。而且中途要跑幾個地點,上午講座在廣東工業(yè)大學禮堂;中午吃飯在華南理工飯?zhí)?下午去廣州科學中心。這幾天的天氣又比較炎熱,就是正常的同學我們也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年級早就要求身體情況特殊的同學今次可以不參加研學旅行以免意外的發(fā)生。而現(xiàn)在只能坐輪椅的他竟然提出要一起去研學。我和同學們都非常驚愕??吹剿释难凵?,還有同學們的疑惑(看我是否答應)。我突然有個大膽的決定——一起去,一個都不放棄!
事實證明,我的決定是正確的。鄭同學的加入并沒有給我們的研學造成多大麻煩。全班50人一個都不少順利地完成了研學旅行。一方面,鄭同學本人開朗活潑、受人喜愛。在去研學的大巴車上,他帶領(lǐng)全班同學一起唱歌,讓原本辛苦的一個鐘車程變得精彩紛呈,同學們意猶未盡。另一方面,有個坐著輪椅的“弱者”激發(fā)了同學們的責任意識。無論鄭同學上車、下車還是吃飯,多名同學爭相幫助,背著同學去研學,走到哪里都是一道唯美的風景。
三、案例啟示
1.學生綜合能力提升
依據(jù)研學旅行的目的,研學旅行評價可分為過程性評價和終結(jié)性評價兩部分。過程性評價點可涉及時間觀念、投入程度、文明禮貌等方面。終結(jié)性結(jié)果展示分享評價點可從主題、內(nèi)容、形式、表達等方面展開。本次研學,我班組織有序。在去研學的大巴車上,大家歡聲笑語,精彩不斷。在班級活躍分子的帶領(lǐng)下,大家一起高歌,以個人、小組、宿舍為單位分別進行了歌唱比賽。特別腳傷的鄭同學是絕對領(lǐng)導,在他的引導下,平時比較內(nèi)向的同學也和大家一起唱起歌來。通過拉歌的方式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自信及綜合能力。研學過程中,大家互相幫助,認真聽講。在周記本上,學生都對本次研學旅行收獲寫了很多感悟,懂得了新高考、選科走班、大學專業(yè)設置等等疑難點,對于高一分班選科有了清晰的認識。
2.學生科學素養(yǎng)提升
同學們在認知和管理上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水平和能力,具備能夠自由學習的基本條件。在此基礎上,我們應注重文化內(nèi)涵的挖掘,加強個人成長與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提高文化認同感、民族自豪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導向。本次研學旅行,在廣州科學中心,同學們被12個主題展館,500余件展品及多個臨時專題展區(qū),及融自然、科技和藝術(shù)為一體的室外科學探索樂園所折服。通過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jié)合的展覽內(nèi)容和互動體驗的形式,同學們在動手參與、親身體驗中獲得了科技知識,接受了科學的熏陶,立志努力學習,投身科技強國。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為后階段的學習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3.學生人文素養(yǎng)提升
研學是一種有別于學校內(nèi)部課程的特殊課程,它特殊的組織形式注定其開放性和生成性非常強。本次研學,恰到好處利用鄭同學的特殊情況,以及與兩位在華南師范大學在讀的實習老師會面,提高了全班同學的凝聚力和人文素養(yǎng)。一方面,針對鄭同學提出的一起去研學的問題,我沒有一口回絕,而是考慮了學生的感受。更不是為了推脫可能存在的責任問題而拒絕他。讓他感受到了教師和同學們的關(guān)愛,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感恩意識。另一方面,出發(fā)之前,我開玩笑地問我班同學,“本次研學旅行有個需要照顧的輪椅,咱們能不能順利帶它去研學?”同學們異口同聲說“沒問題!”事實說明,這個決定是非常正確的。同學們在后面對于該同學的照顧超出了我的預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責任意識。在廣東工業(yè)大學禮堂學習期間,在我的安排下我們班實習了2個月的實習老師也從華南師范大學趕了過來與同學們會面。在看到實習老師的那一刻,同學們激動不已,幾個女生更是留下了激動的眼淚。由此可見,研學旅行并不是回避玩,同學們就是去玩的,在研學過程中輕松自由地學,才能保證研學課程與課堂教學的有效銜接,才能保證校內(nèi)學習與校外學習的相互暢通。高中階段是學生成長階段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高中生有自己初步成型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所以研學的過程應該是自然開放的課堂,從而實現(xiàn)同學們不經(jīng)意的成長。
參考文獻:
[1]丁運超.研學旅行:一門新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J].中國德育,2014,000(009):12-14.
[2]張志勇.研學旅行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J].基礎教育參考,201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