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斌 胡新崗 盧勁曄
[摘 要] 著重介紹“動物防疫與檢疫”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分析項目化教學的效果,指出項目化教學實施面臨的挑戰(zhàn)。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完成項目內容獲得了知識和技能,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也提高了自身專業(yè)水平。項目化教學是一種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教學方法。在高等??茖W校畜牧獸醫(yī)專業(yè)“動物防疫與檢疫”課程教學過程中運用了項目化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動物防疫與檢疫;項目化教學;實踐
[基金項目] 2020年度江蘇農(nóng)牧科技職業(yè)學院“現(xiàn)代寵物技術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研究與實踐”(JYZD202009)
[作者簡介] 曹 斌(1965—),男,江蘇海安人,博士,江蘇農(nóng)牧科技職業(yè)學院寵物科技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獸醫(yī)衛(wèi)生教學及高職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43-0103-04? ? [收稿日期] 2021-01-16
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深化課堂改革的今天,我們必須大力推進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改革,把課堂從“以教師講授為中心”轉變?yōu)椤耙詫W生成長為中心”。項目化教學是一種根據(jù)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需要,聯(lián)系生產(chǎn)實際,由知識學習向能力培養(yǎng)遷移,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移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協(xié)助者,將教學計劃任務以項目的形式布置給學生;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參照實際生產(chǎn)過程,分工合作完成整個項目任務。
一、將課程內容與職業(yè)標準對接,促進課程定位及目標達成
以崗位需求為出發(fā)點,將課程內容對接職業(yè)標準、教學過程對接生產(chǎn)實踐,理論聯(lián)系實踐,知識轉化為技能,有效實現(xiàn)了學以致用的培養(yǎng)目標[1,2]。通過對動物防疫與檢疫崗位工作過程的分析,制定本課程職業(yè)崗位能力培養(yǎng)目標并設計工作任務。根據(jù)工作內容的不同,將教學課程劃分為十大項目:動物防疫技術、重大動物疫病的處理、動物檢疫技術、共患疫病的檢疫、豬疫病的檢疫、牛疫病的檢疫、羊疫病的檢疫、禽疫病的檢疫、其他動物疫病的檢疫、動物產(chǎn)品的檢疫。在打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的基礎上,采用“課堂—檢疫場”和“課堂—加工廠”現(xiàn)場教學模式,以項目驅動提高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和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使學生熟練掌握動物疫病的檢疫檢驗技術。
二、利用課程服務平臺搭建在線課程,推動學生自主深度學習
通過國內“愛課程中國大學慕課”課程服務平臺搭建的在線課程,教師可以布置隨堂測試、單元測試和期中、期末測試,并提供參考答案、解題思路、常見錯誤分析、評分標準等。學生可以進行自我測試與評價,以此鞏固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習效果。而且網(wǎng)絡教學資料中提供了大量圖片、視頻、動畫等可視化素材,在保證內容準確性、科學性和實用性的基礎上,將抽象難懂的知識點可視化,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3]。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中,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利用課程網(wǎng)站進行自學和討論,積極完成網(wǎng)絡在線互動任務,對學生自主學習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而且把學生學習自主性、教師教學發(fā)展性、師生互動性與成果應用性緊密結合。
三、基于工作過程設計開發(fā)課程項目,突出學生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
(一)課程內容項目化
以崗位需求為導向,通過樹立培養(yǎng)目標、設計課程標準、制定授課計劃,重點加強學生職業(y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根據(jù)工作崗位和工作流程的不同要求,將課程分為10個教學項目(如表1所示),每個項目又分解成若干個工作環(huán)節(jié)(如表2所示),而每個工作環(huán)節(jié)又細分成若干個知識及技能點(如表3所示)[2]。
(二)項目技能模塊化
對課程中的每個項目進行詳細分解,列出每個項目的知識重點、難點及技能關鍵點,設計知識及技能模塊,再按照項目模塊組織現(xiàn)場教學活動[2]。
(三)模塊教學現(xiàn)場化
根據(jù)不同技能模塊的要求,以“課堂—檢疫場”的方式,在檢疫場進行現(xiàn)場教學,讓學生邊學邊做?,F(xiàn)場模塊教學打破了以往傳統(tǒng)的、抽象的、空洞的教學方式,做到了“教最前沿的知識”,讓學生真正學到有用的技能[2]。
四、創(chuàng)新課程過程性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素質與能力全面發(fā)展
在課程教學中,設置學生自我評價與教師評價雙重評價體系。學生可以通過網(wǎng)絡課程平臺上的試題庫進行在線自我評價;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出勤情況、上課聽講情況、互動交流情況,以及項目工作報告、課后作業(yè)的完成質量等方面進行教師評價。
五、項目化教學的運用效果
項目化教學是一個“以教師為輔助,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活動,其重點是學生在項目任務的實踐過程中學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在“動物防疫與檢疫”課程教學中采用項目化教學方法,效果良好,主要表現(xiàn)如下。
(一)便于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要點,完成學習任務
項目化教學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在學習任務的完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手腦并用、做學合一的能力,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要點和技能要點,并使其今后利用所學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所提升。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項目化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課前查閱資料、制定實施計劃、獨立實施方案等過程對項目內容進行探究,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望,使學生享受到了創(chuàng)造的樂趣。在小組學習討論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高,答案不再是唯一的,而是多樣化的。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項目化教學主要以小組為工作單位進行團隊研究。小組成員在完成各自分配任務的基礎上,要與小組內其他成員相互合作、討論交流,共同完成項目。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4]。
六、項目化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
對比傳統(tǒng)教學法,項目化教學法在教學的目標、形式與實訓要求等方面都產(chǎn)生了較大的變化,對教學資源、教學方法和教學主體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材需要改革
傳統(tǒng)教材通常注重理論知識的培養(yǎng),講究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但往往內容比較抽象,給項目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們應該對教材進行改革,打造新型的活頁式和工作手冊式教材,使內容盡可能圖文并茂,更加通俗易懂,并與生產(chǎn)過程相匹配,以便于開展項目化、模塊化教學,同時有利于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和開放學習[2,4]。
(二)對教師的要求更高
根據(jù)項目化教學的特點,教師在上課前不再是簡單地備課和編寫教案,在上課時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去準備電子教案、模型等,精心設計項目,確保項目選擇的正確性和設計的合理性。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細心指導,耐心講解,為學生答疑解惑,對項目“知其所以然”。因此,項目化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熟悉生產(chǎn)一線的器械操作,具備較高的專業(yè)水平和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指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產(chǎn)實際結合起來,這就要求教師具備“雙師型”素質。
(三)教學管理模式要與時俱進
許多管理者仍沿用舊的教學管理模式,所以,不是所有課程都能開展項目化教學,也不是所有教學都能取得較好的效果。這就需要教學管理模式與時俱進,積極推動“以課堂為中心”向“以實踐為中心”的轉變。
總之,高等職業(yè)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要求高職教育必須進行教學改革,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實施項目化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解決了教學內容與生產(chǎn)實際脫節(jié)的問題,對高職院校人才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價值[5]。
參考文獻
[1]應力恒.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22):36-38.
[2]曹斌,周廣生,黃秀明,等.食品衛(wèi)生檢驗項目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J].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10(6):126-128.
[3]潘琦,周建強,陳宏軍,等.養(yǎng)豬生產(chǎn)與疾病防治項目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0(1):161-162.
[4]扶國才,尤明珍.項目化教學在動物飼料配方設計中的實踐與探索[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9(13):333-334.
[5]謝琪,謝志遠.人才鏈匹配產(chǎn)業(yè)鏈視域下高職院校專業(yè)群建設:要旨、機制與路徑[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20(8):47-53.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of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Quarantine Course
CAO Bin, HU Xin-gang, LU Jin-ye
(School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angsu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Taizhou, Jiangsu 2253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actical process of the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of the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Quarantine course, analyzes the effect of the project teaching, and points out the challenges faced in its implem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students acquire knowledge and skills by learning and completing the project content, and teachers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level in guiding students. Project teaching is a teaching method t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udy together, and improve together.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s are us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Quarantine course of the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has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Quarantine; project teaching;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