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江安鎮(zhèn)濱江初級中學 曹建業(yè)
學困生是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特別是在農村初中更為普遍。學困生的存在嚴重影響數學教學效益的提升,不利于教育教學整體均衡發(fā)展,更不利于學生知識、能力、價值觀健全發(fā)展。因此,筆者結合平時教學實際,重點從農村初中的角度,對初中數學學困生的形成作一簡要的成因分析,并談談轉化初中數學學困生的一點思考。
“數學學困生”,從字面上看,就是“數學學習困難的學生”。這些學生在思維基礎、解題技能、態(tài)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智與能都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fā),因而沒有達到規(guī)定的課程學習要求,需要教師通過適當的手段對相應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矯治。
數學學科雖然有各種圖形比較直觀,但其中的公式定理、概念推演、計算法則、特征性質等內容都是比較抽象的,需要學生具有相應的邏輯思維、運算技巧、分析探究、文字解讀、數形結合等綜合能力,需要樹立和形成一定的數學思想。根據調查發(fā)現,學困生思維往往比較直觀,容易形成直線式思維,遇到問題不懂靈活應變,更加談不上舉一反三,無法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數學學科需要學生對一些生活元素有必要的了解,如利潤計算、隧道通行等,學生只有對這些元素有了實際認知,才能準確解決相關元素的數學問題。農村學生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學校,往往是起早貪黑地上學和回家,節(jié)假日的生活視域也往往局限在耕種糧食的土地上,對很多數學學科需要的生活元素缺乏概念的了解和親身閱歷的感知,這給學生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帶來了很多不確定的思維因素。隨著問題積累的增多,學困生也就在不經意間形成了。
數學學科是充滿探究性的,一些數學問題是需要探究的,是需要與他人合作的,在合作中才能碰撞智慧,點燃解決問題的思維火花。但是學困生經歷的挫折比較多,往往自信心不足,自卑敏感,不善言談,不善表達,難以與他人合作,不能主動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特別是農村初中生,這種心理和交際上的人格缺陷往往更深一層,這使學困生陷入了學習的惡性循環(huán),導致知識負面清單越來越多、學生越學越差現象的出現。
學困生大都存在著不良的學習習慣與學習心理。我們應本著育人至上的原則,注重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讀題時要形成隨手圈劃重點的習慣,思考時要形成邊思考邊書寫的習慣,計算時要形成不跳步、少心算的習慣。有了良好的習慣,學生學習可以說就成功了一半。同時,我們要加強與家庭的聯系與協(xié)同,一方面督促學生學習習慣的良性養(yǎng)成,另一方面與家庭協(xié)同轉化,該鼓勵的時候,雙方一起滿懷熱情地鼓勵,該批評時要一方唱紅臉,一方唱白臉,不能輪番打擊。家校溝通時要注意與家長協(xié)同,一起引導學生樹立學習信心,積極參與小組學習,學會主動解決問題,遇到不懂的問題要通過請教、鉆研等方式弄懂,爭取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收獲和積累學習信心,學習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思維是數學學習的核心,思維定式是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們轉化數學學困生,一定要在思維培育上下功夫,將學困生的僵化思維轉變?yōu)榕e一反三的靈活思維。如我們可以在例題的基礎上變換已知條件與求解結論的順序,讓學困生做一個簡單的變式題訓練;還可以讓學困生充分表達自己對問題的思考,及時發(fā)現思維問題并進行糾正;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生活情境的圖片或視頻,彌補農村初中生視域狹窄的缺陷對學習造成的影響;也可以舉行一題多解的比賽,引導學困生從不同角度和多個層面思考解決問題的思路;還要針對學困生經常出現的解題錯誤點進行針對性的強化訓練。這里需要提醒的是,學困生進行的強化訓練應是他們在解題中經常出現的錯誤點、錯誤環(huán)節(jié),而不是整個問題。另外,還要提醒的是,對學困生的強化訓練要控制適當的量,否則學困生在題海戰(zhàn)術中必然會出現思維疲勞和懈怠,形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學困生的形成離不開一定的思維依賴,他們懶得思考,不愿意思考的原因是我們在太多時候給予了他們現成的答案,剝奪了他們通過思考進行學科知識內化和固化的機會。因此,轉化學困生,我們要堅持在教師主導的前提下給予他們充足的思考時間,充分發(fā)揮學困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一旦他們的學習變得主導,收獲的就是完全不同的學習效益。有人擔憂學困生思考不出什么,最后還得靠老師給他們講答案,這個觀點的錯誤在于對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理解發(fā)生了偏差。學生自主學習不一定非要將問題解決,特別是學困生。其實,只要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有一定收獲,哪怕是發(fā)現了一個思維方向不對,甚至對題目更加熟悉了,也是他們自主學習的收獲。
初中數學學困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時間,而是長時間、多種因素復雜影響的結果。因此,我們對學困生要多出一點耐心,付出一點愛心,呈現一點細心,用教師溫暖的教導融化學困生對數學學習的心理堅冰。天長日久,一點點、一滴滴地引導他們不斷向好的方面轉變,在促進他們數學知識、思維能力不斷轉化的同時,也引導他們的健康人格不斷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