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
摘要:時代的發(fā)展使人工智能必然成為將來科技發(fā)展的 一大新興技術,此項技術對各個領域的發(fā)展產生了重要 的影響,更是改變了人們一直以來的生活方式。在這樣 的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開展基于人工智能的 課程教學。在教學中,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方式、手段, 要豐富教學內容,拓寬教學渠道,挖掘更多的教學資源。 要在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后,對人工智能和信息技 術知識之間的聯系性進行挖掘,而后以此關聯點結合人 工智能和信息技術教學。
關鍵詞:人工智能;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作為初中信息技術的教育者,很多人對人工智能的 運用并不熟練,這必然會影響到學習者的狀態(tài)。所以大 部分的教育者應該運用好大數據、機器人、視覺技術、智 能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教育手段進行教學, 這不僅滿足了信息技術教育的發(fā)展需求,同時也能讓學 習者對課程提起興趣,為國家的信息技術人才做好儲備 工作。
一、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現今,生活中的每個角落都會運用到信息技術,小到生活 繳費的便利,大到國家科技的發(fā)展,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 持,為初中生打下良好的信息技術基礎是每個教師應盡的責 任。但縱觀現在初中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情況,不 足 之 處 是 非常明顯的。例如,每次在初中技術信息課程期末考試時,總 有一部分學生在理論考試時游刃有余,但是一到實操部分時 就有些窘迫,這也正是如今初中信息課堂的不足之處。信 息 技術課程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理論性,一般教師會在理論講 解上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就算學生理解了,但是空有理論 的信息技術是沒有靈魂的,一定要讓學生實際操作,將所學的 知識靈活應用在實際操作中,才能確保學生能真正理解。
二、人工智能教育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
(一)善于應用網絡教學資源,發(fā)揮人工智能輔助教
學的功能 其實大部分初中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師都只是注重 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學生的實際操作。哪怕少數教師 對學生的實際操作給予重視,也會因為教學設備的缺 乏、教學方式的傳統(tǒng)等而鮮少融入人工智能知識,更別 提開展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知識教學。但是在新時代 下,為了保證教學效益,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在教學 中合理應用相應的網絡教學資源,利用信息技術課程資 源和完善的教學設備輔助教學。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 指導學生自己利用人工智能資源網站等對資源進行搜 集,如人工智能的基礎概念、基本的理論知識和現如今 人工智能發(fā)展的前沿動態(tài)等。不僅需要學生在課前搜集 知識,作為教師同樣需要課前搜集知識,并在搜集知識 后,利用多媒體等設備將這些知識制作成 PPT,以信息 化設備播放 PPT 中的知識內容。教師要通過對信息技 術課程資源的應用,實行演示教學,利用人工智能相關 的教學軟件,促進人機之間的交互學習。 還以“Flash 動畫初步”的課程教學為例。在提出設 計抓魚游戲動畫的任務后,教師要帶領學生進入學校的 計算機室,讓學生先利用計算機室的計算機進行貪吃蛇 小游戲,通過游戲,思考控制蛇的方式以及當蛇吃了食 物后是否會發(fā)生變化、又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思考過后, 學生就能夠明白,此游戲主要是通過鍵盤控制蛇的活動 方向,在控制中讓蛇吃掉食物。之后教師要繼續(xù)引導學 生,讓學生在梳理思路后,在抓魚游戲動畫的設計中引 入所梳理的思路,并利用計算機中的不同軟件完成 Flash 動畫設計。毫無疑問,此時的學生可以掌握所學知 識,加強人工智能基礎下的信息技術學習。
(二)利用網絡資源,加強輔助教學
人工智能的發(fā)展為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提供了技術支持,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過程的效率。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術能力,教師應適當擴大以教材為基礎的教學內容,擴大中學生信息技術知識的范圍,加強人工智能知識的滲透,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信息技術知識和相關的人工智能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從而在一半的時間內取得雙倍的成果。這要求教師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整合信息技術教學要求和人工智能發(fā)展水平,在互聯網上收集相關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加強教學創(chuàng)新,建設高效課堂。教師應加強輔助教學手段的應用,使學生通過網絡資源有效掌握人工智能的趨勢。比如,教師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學術網站指導學生學習如何使用人工智能軟件,同時掌握人工智能的基礎知識,實現人機交互,有效提高學習效果。為了提高學生通過互聯網搜索、搜索和下載信息的能力,教師應使學生在實踐中獨立合理地使用網絡工具。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使用通信手段傳遞信息,使學生掌握正確的信息篩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
(三)充分聯系教材,加強人工智能學習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全面掌握教材內容,指導學生根據當前實際教學手段和學生的具體需要,更加重視人工智能學習,科學合理優(yōu)化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不斷加強教學過程,促使學生全面加強人工智能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信息技術教材是教學的基礎。教師應充分利用教科書,同時加強網絡資源的利用,有效整合網絡資源和教材,幫助學生總結和總結知識,使學生積極有效地拓展課外活動,傳播思想。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積極加強對人工智能的學習,課后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一步加深對人工智能的理解。同時,教師可以合理地幫助學生建立課外興趣小組,科學地指導小組開展高質量、高效率的實踐活動。通過學生自我服務,可以加強學生對人工智能的認識和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及時鼓勵和糾正學生的實際操作,對教師進行評價,提高學生的核心能力,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正確看待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對人的影響。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進一步加強與人工智能發(fā)展引起的人類生活劇烈變化有關的信息技術學習。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以來,國家對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中學階段 信息技術教育需要更多地迎合時代的發(fā)展,但是當前中 學信息技術的教學普遍存在不足,如何更好地運用人工 智能進行信息技術教學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參考文獻
[1]馬滿芳.如何將人工智能融入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J].新課程,2020(45):152.
[2]張金花.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融入人工智能[A].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匯編[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3.
[3]廉琪.人工智能發(fā)展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改革探究[J].新課程(下),2018(1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