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教育教學階段,新課改政策的不斷深化讓教育工作者們開始逐漸重視高中歷史的教育教學,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學好歷史知識不僅能幫助自身拓展豐富的文學積累,還能通過在高考上良好的發(fā)揮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然而這對于教師的教學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歷史教師應該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方式,緊緊跟隨新課改的步伐,在課堂中尋找合理的教學方法,文章就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研討,旨在幫助高中歷史教師提高教學效率,改善當前高中歷史教學課堂現(xiàn)狀。
關(guān)鍵詞: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新課改
進入到高中的學習階段,學生受到來自高考的影響,存在極大的學習壓力,高中階段接觸的歷史知識逐漸變多,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將這些龐大的知識內(nèi)容進行高效的學習,這不僅取決于學生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歷史教師應該在課堂上使用新型的教學方法,不斷反思自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進行處理,在歷史課堂上給予學生良好的課堂體驗。下文就各種歷史課堂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優(yōu)化課堂的具體方法列出幾點觀點。
一、 高中歷史課堂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方法單一
部分歷史教師由于常年進行教育教學活動,自身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只是單一地使用歷史課本為學生開展歷史課堂,并沒有將其他課外知識提供給學生,也沒有使用新型的教學手段。而教育是與時俱進的,如若教師不能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采用新型的教學資源豐富自身的歷史課堂,學生長時間處于這種陳舊的教學方式中,久而久之會對高中歷史課堂產(chǎn)生厭倦、排斥的心理,不利于學生對歷史知識順利地進行吸收。并且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會極大地限制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無法促進教師將歷史課堂打造得更加高效。
(二)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高中階段的學生由于高考帶來的影響,其學習壓力伴隨著不斷增加的課本知識逐漸變大,部分學生將課余時間都用來進行休閑娛樂,并沒有自主預習復習歷史知識的意識。并且部分學生認為歷史這門課程對于自身沒有實質(zhì)性的益處,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觀能動性,這就導致教師在開展歷史課堂時效率較低,同時很多高中學生面對各個學科都存在“主副”意識,認為歷史屬于副科,對這門課程不夠重視,在課上常常將時間用來復習別的學科,導致學生的歷史成績出現(xiàn)波動,并且在學習過程中也不能快速吸收教師講解的知識,對于教師打造歷史高效課堂而言是極為不利的。
(三)師生之間交互較少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將自己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在課上為了維護課堂秩序沒有給學生太多交流互動的機會,這就導致學生在進行歷史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沒有在課上舉手向教師反饋的意識,同樣也沒有和其他學生進行意見交換的時間,在課下更是缺乏帶著問題向教師進行單獨請教的勇氣,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逐漸認為自身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慢慢疏遠,久而久之會導致學生排斥歷史課堂與歷史教師,師生之間的交流受到限制,教師無法通過學生及時的反饋掌握學生現(xiàn)階段的學習能力,也就無法針對這些信息完善自身的教學方法,在優(yōu)化自身的歷史教學課堂時受到限制。
二、 高中歷史高效課堂開展的必要性
(一)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任務重,每天需要練習的習題以及記憶的知識點量都在不斷攀升,對于很多問題學生的思維還是較為固化的,在記憶知識點時只是一味地死記硬背,而教師開展高效的歷史課堂能夠讓學生通過靈活教學方法的影響,從多個角度看待歷史知識,并且能夠在課上有更多互相之間交流互動的機會,通過闡述自己的觀點來鍛煉自身的語言能力,并且使自身的歷史思維得到發(fā)散。學生可以將自己學習、記憶歷史知識時的一些小技巧進行互相的交流,通過不斷借鑒他人的方法從而取長補短,完善自身的學習方式,并且在課上學習歷史知識時能夠感到更加輕松,面對歷史課堂能夠有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有效提高學習歷史知識的效率。
(二)提高歷史教師教學水平
部分歷史教師由于較為陳舊的教學理念,沒有接觸新型的教學模式,然而教育教學領(lǐng)域跟隨新課改的腳步不斷向前的步伐,推動著歷史教師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方法,在這一過程中部分歷史教師都會不斷熟悉新的教學設備,將以人為本貫穿在自身的教學理念中,能夠給學生帶來全新的教學體驗,同時也能夠讓教師掌握一些新型教學設備,能夠在日后的教學設計中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方法。使歷史課堂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教師強化自身的教學水平,更加受到學生的歡迎,在學校歷史教學研討小組中也能夠針對歷史教學中的一些經(jīng)驗進行總結(jié)分享,促進學校整體歷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實現(xiàn)歷史教師的個人價值。
三、 高中歷史課堂優(yōu)化開展具體策略
(一)以電子教學設備依托課堂
隨著中國當前科學技術(shù)的不斷攀升,現(xiàn)階段很多新型的電子教學設備已經(jīng)應用到了高中課堂,與高中教師和學生見面。歷史教師應該不斷了解并熟練運用這些新型的電子教學設備,并將自身的教學內(nèi)容與之進行有機融合,便捷歷史教師教學工作的同時還能夠有效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更加樂于參與歷史課堂。例如在《古代中國的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這章的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這種教學設備,將與本章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在電子白板上呈現(xiàn),使用電子白板的實時觸控功能,將有關(guān)知識點的詳細資料跟隨自身的課堂進度進行喚出,使學生能夠清晰地觀察到教室講解課文的全過程。教師也可以利用電子版本的交互性,在網(wǎng)絡中搜集到其他地區(qū)一些教師制作該節(jié)課相關(guān)的教學課件,為學生播放,給學生一個良好的課堂體驗。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將一些微課作品和各種中國古代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相關(guān)視頻資源在課堂中進行播放,讓學生通過觀察這些內(nèi)容從多個角度認識歷史知識。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能夠極大便利教師設計教學課堂的過程,同時學生會被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所吸引,在課上將注意力集中于電子白板上,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有利于教師維護課堂秩序,使歷史課堂被營造得更加高效。
(二)開展小組討論的課堂活動
俗話說:一人植樹難成林,眾人栽花花才香。歷史教師在課上開展靈活的小組討論課堂互動,不僅能讓課堂秩序得到有效維護,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還能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提高語言能力,以及小組協(xié)作能力,使學生認識到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并且能使用這種方式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有效解決歷史知識學習問題。比如在《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變遷》中,教師在開展這章的講解時,可以將學生按照數(shù)量進行分配,歸為幾個小組,然后讓學生自主在本小組中推選出一位發(fā)言人,隨后教師針對這節(jié)課提出一些當堂問題,“物質(zhì)與社會生活、交通通信以及大眾傳媒都進行了怎樣的變化”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帶著問題在課本中尋找答案,隨后進行交流探討。小組發(fā)言人將組內(nèi)探討的結(jié)果進行總結(jié)整合,隨后通過舉手搶答的方式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針對這些回答進行點評,將正確的結(jié)果予以肯定,并且為該名成員所在小組加一分,對錯誤的回答進行糾正。這種方法能夠極大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的方式在課堂中發(fā)散思維,同時能夠加強學生的集體意識,使學生在日后通過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高效吸收歷史重點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使教師的歷史課堂更加高效。
(三)營造靈活的課堂前后氛圍
部分學生受到課堂嚴肅的教學氛圍帶來的壓力,常常不能以輕松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歷史課堂的學習活動,在學習過程中較為被動,很多知識都是等待教師在課上進行布置,學生跟隨教師設置的學習目標進行課文的閱讀,并沒有自主思考的意識。同時在學校課間的時間,很多學生對課前準備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夠重視,在打響上課鈴后的前幾分鐘學生往往不能快速進入狀態(tài)。針對這一問題則需要教師營造靈活的課堂前后氛圍,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shù)與文學藝術(shù)》的課堂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幾分鐘播放一些中國傳統(tǒng)樂器演奏的較為緩和的純音樂作品,學生在被這段音樂吸引后,教師可以提前將本節(jié)課要教學的內(nèi)容通過靈活的語言為學生進行預告。比如利用“同學們知道中國古代哪些出名的書畫家和戲曲家嗎?有沒有同學學習過古箏、琵琶這類樂器?”這些問題,調(diào)動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能夠在課前就展開熱烈的討論。然后在打響上課鈴后,教師根據(jù)學生討論的內(nèi)容將本節(jié)課所要教學的內(nèi)容進行導入,幫助學生更加快速地融入歷史課堂學習中,使教師能夠活躍歷史課堂氣氛,有效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使用積極科學的教學評價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學習的目的再也不僅僅是為了積累自身的知識,而是要在高考中考取一個理想的成績,順利邁入大學生活,這對高中學生帶來的壓力是極大的,而教師所使用的一些帶有導向性的教學評價,往往會影響他們對于自身學習能力的看法,還有可能產(chǎn)生打擊學生自信心,使學生喪失對歷史知識的學習熱情這種嚴重的后果。這就要求教師在使用教學評價時一定要科學合理,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在學生的歷史成績出現(xiàn)明顯下滑時,教師不應該一味地進行批評指責,而是要不斷與學生互動,了解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結(jié)合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給出相應的指導意見,幫助學生克服難題。在學生的歷史成績得到顯著上升時,教師應該及時通過語言激勵學生,為學生樹立自信心,使他們感受到歷史課堂的包容性,在課上更愿意與歷史教師互動,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成倍增長,達到教師開展高效歷史課堂的目的。
四、 結(jié)語
想要將高中歷史課堂打造得更加高效,就需要教師不斷針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跟隨新課改的腳步,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和職業(yè)素養(yǎng),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使他們能以更加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未來的歷史知識學習,促進教師優(yōu)化歷史課堂教學,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慶華.優(yōu)化課堂 提高效率:淺談如何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J].成功:教育版,2009(8):135.
[2]黃冰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優(yōu)化高中歷史教學效益[J].都市家教,2016(11):72-73.
[3]陳木香.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優(yōu)化策略的研究[J].讀與寫,2017,14(23):163-171,173.
作者簡介:喬興滿,甘肅省慶陽市,甘肅省環(huán)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