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南·王榮華
便秘是臨床上的常見病,患者可出現(xiàn)消化不良、乏力、精力不集中、口臭、皮膚色素沉著、食欲欠佳等癥狀,嚴重者甚至可引發(fā)心臟病、腎衰等疾病。導致便秘的原因很多,使用藥物是一些人經(jīng)常發(fā)生便秘的主要原因。
研究發(fā)現(xiàn),有些藥物可抑制腸道運動。腸道的規(guī)律性運動是人們能夠正常排便的生理基礎,有些藥物由于抑制了這一運動,使胃腸道的肌肉變得“軟癱”,從而導致便秘。有些藥物可直接吸收腸內容物中的水分,使糞便變得干結,從而引起便秘。腸道內的菌群平衡,是排便順利的前提,有些藥物,尤其是抗生素類藥物能破壞這種平衡,使有益菌的繁殖和生長受到抑制,致使有害菌獲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間,從而導致便秘。
老年人往往會同時患有多種疾病,若在長期用藥后發(fā)生了便秘,就應注意觀察所用的藥物中是哪一種引起的,要停藥并盡快就診,調整用藥方案。
神經(jīng)類藥物 安定類藥、阿片類鎮(zhèn)痛藥、抗焦慮抑郁藥物一般都具有鎮(zhèn)靜催眠的功效,可降低胃腸道的蠕動功能,使人缺乏便意而導致便秘。
消化類藥物 胃腸解痙藥,如阿托品、普魯本辛等可使人的腸蠕動減弱,從而引起便秘。含鋁的止酸藥物可與腸道內的食物殘渣結合成不能溶解的物質,使大便變得干硬,從而引起便秘??顾崴?,如氫氧化鋁、硫糖鋁可抑制人體的腸道運動和促進腸內容物中水分的吸收。
高血壓類藥物 樞性降壓藥、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利尿降壓藥物可作用于人的中樞神經(jīng)、腸神經(jīng)系統(tǒng),或直接作用于腸道平滑肌,使腸蠕動減弱,結腸運動減慢。
抗腫瘤類藥物 此類藥物可抑制人的神經(jīng)中樞,使大腦對正常的排便反射遲鈍。
呼吸系統(tǒng)類藥物 平喘藥、鎮(zhèn)咳藥物可減弱人體的腸蠕動,降低腸張力和腸運動能力。
另外,一些治療便秘的藥物也會導致便秘。這些藥物原本是通過不同的作用機制達到致瀉、通便的目的,若長期使用會形成對此類藥物的依賴性,使腸道的自主運動能力減弱,甚至喪失。所以從預防便秘的角度說,瀉劑的應用以“臨時、間斷、交替”服用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