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 要:初中政治教師應充分利用好初中政治對提升學生政治素養(yǎng)的重要基礎與促進作用,除教授學生政治課理論知識外,還應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將時政內容在政治教學中實現(xiàn)有機滲透,培養(yǎng)學生對時政的關注,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學科四大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政治;時事熱點;價值;策略
時政教學涉及了國內外經濟、政治、文化、生態(tài)等多個領域中的內容,將其引入到初中政治課堂順應了現(xiàn)代教育改革,對提升學生整體政治成績以及提升個人素養(yǎng)起到重要作用。將時政內容引入到初中政治教育中,既能夠有效契合我國科教興國的戰(zhàn)略理念,又能夠使得政治學科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有機融合,并進一步迎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
一、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時事熱點的運用價值
初中政治教師注重運用時事熱點,是當前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并已然成為必不可少的關鍵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其價值具體體現(xiàn)在引入和應用上。
時事熱點的引入,往往能夠發(fā)揮出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它可以更好地調動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手段應用下,學生往往覺得枯燥乏味,僅僅被動地硬性地記憶一些政治知識點,很難融會貫通,久而久之讓學生產生較為消極的應付學習心態(tài),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嚴重低下。為了扭轉這一局面,引入時事熱點是比較有效的方式。讓初中生在對于課堂教學內容感興趣的基礎上,可以更好地引導初中生關注社會發(fā)展動態(tài),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點,避免課堂教學流于形式。
時事熱點的應用,能夠更好提升初中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也是當前初中政治教學的重要關注點。對于社會事件中的不當行為進行批判,同時利用所學政治知識點進行解析,能有效促使初中生逐步形成善于分辨是非的能力,進而也就可以有助于初中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最終成為社會所需的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拧?/p>
二、策略
(一)建立時事熱點教學課題,實現(xiàn)資源有效整合利用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理論傳授式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教育發(fā)展的腳步,無法滿足現(xiàn)階段政治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定時開展時事熱點教學專題,將抽象化的政治知識轉變?yōu)樯罨木唧w實例,使學生在分析學習時事熱點事件的同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教師在開展時事熱點教學專題的同時,要考慮到時事熱點事件具有動態(tài)變化的特點,學生可能會因為信息的瞬息萬變理不清思路,找不出規(guī)律。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不同類型的時事熱點進行整合分類,發(fā)揮時事熱點在政治教學中的意義價值。
比如,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舉辦、一帶一路、疫情期間物資捐助等都是國家綜合實力增強的表現(xiàn)。通過時事熱點的專題教學,有助于學生對時事熱點事件有一個更清楚的認識,從而提高初中政治教學成效。
(二)引導學生自己為課本內容尋找時事熱點
雖然推薦在政治教學中穿插和引導時事熱點的內容,但目前基本是教師將時事熱點穿插于相關的知識點中,這一思考過程是由教師完成,其中不免受限于教師的能力與關注范圍,不易受到學生的認同,也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所以,可以采用逆向思維的方式,可以設定一定的知識點,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實施熱點,這樣就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能幫助教師拓寬思路,通過合作學習等學習方法,讓學生分組討論,針對小組形成的觀點和態(tài)度,教師進行點評和講授,不僅能夠將課本知識點完全融入至現(xiàn)實事件,又能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多了解國家大事和正能量的事件,避免現(xiàn)在網絡上熱炒的流量明星對于學生價值觀、社會觀的錯誤引導。
(三)時事熱點分組討論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這一階段的學生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雖然初中學生的思想成熟度與成年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其對時事熱點新聞的興趣并不見得比成年人少,而分組討論熱議恰好也符合初中學生的激昂熱情。因此,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兩種產生精彩的碰撞,勢必會碰出閃亮的火花,使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得以激增。
以《關愛他人》為例,受一小部分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尤其近幾年來做了好人好事后反而被人誣陷的報道屢見報端,但這并不代表社會的大方向是陰暗的。比如,當下有報道一個小學生聞到煤氣泄漏的味道,挨家挨戶去敲門提醒,這一小小的舉動,卻是做了大大的好事,消除了原本極有可能會發(fā)生的安全隱患。教師可以以這一時事熱點為話題,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各組討論出結果后,進而可以根據這一討論結果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關愛他人”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
(四)實施情境教學法
在初中政治課堂中導入時事熱點新聞,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課堂的積極性。通過新鮮的案例,結合教材內容感染學生,適當的在課堂中引入社會情景。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發(fā)生著改變,教師若想讓學生對我國變化有著更深層理解,則需要為學生播放《輝煌中國》的片段,使學生能夠對家鄉(xiāng)變化有著更深切的感受。比如按照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發(fā)展,適當的在課堂中引入情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政治教師在課堂上要安排學生分析時事熱點新聞,幫助學生樹立新聞事件。此種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新聞,鍛煉學生表達語言的能力,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法律保護自身權益,教師也能夠及時完整教學目標。
(五)合理選擇時政信息,實現(xiàn)教學資源整合
在信息爆炸的當下,獲得熱點新聞、時政信息的途徑多種多樣,一些教師在政治課堂上,利用在報紙、電視、網頁等中獲得的時政信息直接納入課堂中,缺乏有效的處理,使得教學價值大打折扣。針對此,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深入分析時政內容,并結合課程教學要求進行適當處理,以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結合理論課程要求,從多種渠道獲取時政新聞、熱點信息,確保理論內容與時事政治相契合,為學生思考與分析找到恰當的切入點;此外,教師還應針對時事政治材料進行必要的處理,如一些材料內容不夠深刻,或者超出了學生的接受程度等等,教師應做適當的補充或刪減,確保材料內容更加符合初中生的情感認知水平,為學生的進一步探究做好鋪墊。
總而言之,教師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在教學課堂中引入時事政治的方式進行教學,來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馬宏鈞.淺談初中政治教學中時事熱點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9(04):164.
[2]洪峰.試析初中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的教學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