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晨
路老出身中醫(yī)世家,他有一套調(diào)養(yǎng)脾胃的方法:每天喝3杯茶。不過依據(jù)時間不同,所飲品種也不一樣。
早晨喝綠茶,陽氣升發(fā),心神俱旺。上午陽強陰弱,陽氣趨于表,氣機上升,是人體功能最旺盛的時期。綠茶又稱不發(fā)酵茶,較多地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zhì),其中茶多酚、咖啡因的保留在85%以上,葉綠素的保留在50%左右,維生素損失也較少,屬茶中之陽。此時飲綠茶,可以幫助脾胃消化,養(yǎng)護心氣,運化水谷精微于周身,保持精力旺盛,即所謂提神醒腦。
下午飲烏龍茶,健脾消食,助消化。午后陽氣漸弱,陰氣漸升,脾胃功能較上午有所減弱。人們常在午餐時吃一些油膩食物,妨礙脾胃運化?!侗静菔斑z》記載,飲茶可以“去人脂,久食令人瘦”,可見飲茶去肥膩功效自古受人推崇。烏龍茶屬于半發(fā)酵茶,主要成分為單寧酸,能夠刺激胰臟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減少糖類和脂肪類吸收,促進脂肪燃燒,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尤其能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因此下午喝烏龍茶,具有健脾消食、促進運化、減脂降糖的作用,是人體保健防病的佳品。
晚上喝普洱茶,護胃、養(yǎng)胃、安睡。夜里陰強陽弱,陽氣趨于里,氣機下降。中醫(yī)認為“胃不和則臥不安”。經(jīng)過人工速成發(fā)酵后再加工而成的普洱茶(熟普),甘滑,醇厚,進人人體后附著在胃的表層,形成保護膜,長期飲用可起到護胃、養(yǎng)胃的作用。其中的咖啡因經(jīng)多年陳放發(fā)酵,作用減弱,所以喝后不會興奮,使人能夠安睡。普洱茶還有補氣固精作用,熱飲腸胃舒適,還可治療尿頻。
路老還說,喝茶一定不要濃,且泡了兩三次后,沒有香味就要換了。濃茶中有大量的鞣酸,對大便有收斂作用,尤其不適合老年人喝。
呂仁和教授喜歡運動,因為運動在健康長壽、養(yǎng)性調(diào)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他強調(diào),每個人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運動量和運動時間。呂教授說,有的人身體不太好,人家走一萬步,他也走一萬步,甚至更多,結(jié)果走得腰酸腿疼再也不運動了,反而適得其反。
每種運動都有其特點,快走、跑步、球類、器械健身等劇烈運動能夠強筋壯骨,降低體重,降低血脂和血糖,提高健康水平,但只適合身體相對健康的人。如果是已有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則適合調(diào)息、緩慢起蹲、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等輕緩運動。此外,雙手十指交叉活動、手腕足腕活動、伸展活動、挺胸收腹活動等動作,同樣能通經(jīng)活絡、行氣活血、調(diào)理臟腑,幫助五臟改善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健康。
除了注意鍛煉強健的體魄,呂仁和還強調(diào)內(nèi)在的修心。中醫(yī)認為,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緒是導致疾病的重要原因。出門診時,呂仁和常常叮囑患者要少著急、少生氣。在日常生活中,他更是躬親力行。他很推崇王蒙提出的兩個說法。一個叫“智慧的沐浴”,就是用自己的智慧,把自己洗刷洗刷,看看自己有哪些問題,到底為什么情緒不好。另一個叫“思辨的快樂”,就是說既要勤于思考又要善于思考,通過不斷思考、不斷學習,使自己獲得足夠多的智慧,變得快樂,提高抵抗生活中不良刺激的能力。
在忙碌的臨床、科研、教學工作之余,呂仁和還會在閑暇時練習書法。他說書法可以幫人靜心、怡情,達到寬容、知足的境界,還能調(diào)節(jié)情緒,有效地減少或避免心理對于生理的干擾,促進人的身心健康,陶冶人的情操,賦予生命積極向上的活力。在臨摹或創(chuàng)作書法作品時,一切雜念都會被拋之腦后,這種全身心的投入,其作用不亞于練氣功、打太極拳。
李教授年近古稀,卻精神矍鑠,每周工作5天以上,年門診量萬余人,他將自己的養(yǎng)生訣竅歸納為10句話。
一把梳子:早晚洗漱時用木梳梳頭100次,使頭皮感到熱、脹、麻,可以刺激大腦,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腦細胞代謝。
二次運動:遵循“熱身—運動—整理”原則,每天鍛煉兩次,盡量避開空氣質(zhì)量差的時間。運動時不宜太飽,以免給心血管帶來很大負擔。
三杯開水:晚上臨睡前、起夜、晨起后都喝半杯涼白開,以稀釋血液,防止心腦血管意外。
四季相應:四時氣象的特點為春溫、夏熱、秋燥、冬寒,衣食住行要符合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guī)律。根據(jù)四時變化規(guī)律,春季重在養(yǎng)肝,夏季應注重調(diào)心,秋季要保養(yǎng)肺氣,冬季重在養(yǎng)腎。
五穴按摩:早晚各按摩百會穴(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涌泉穴(腳掌中線前1/3處)、足三里穴(外膝眼向下四橫指處)、天樞穴(肚臍旁2寸處)、三陰交穴(小腿內(nèi)側(cè),足內(nèi)踝尖上四橫指、脛骨后方凹陷處)100次。
六里步行:快速步行是最好的運動,每天堅持步行3公里(3000米)可強身健體。如果天氣不好可以在室內(nèi)走路鍛煉,六七十歲的人保證運動后心率在100次左右即可。
七天洗澡:洗澡間隔時間不宜過長,7天為宜。洗澡也不應過于頻繁,否則會帶走過多體表的皮脂膜,失去第一層保護。
八時睡眠: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以恢復體力。堅持每晚睡7小時,中午午休1小時,不熬夜。
九成飯飽:每餐八九分飽,不要饑一頓飽一頓,定時吃飯,多吃蔬菜水果。
十分笑容:每天笑15分鐘,好比運動45分鐘。
孫光榮教授一承中醫(yī)學驗,二承儒家精神,為人處世深受家訓中“儉以養(yǎng)廉、勤以補拙,躬以持身,恕以待人”的影響,因而他始終保持平和心態(tài),不斤斤計較名利得失。他認為心態(tài)平和、為人忠厚,氣機自然順暢,身體也就能陰平陽秘,氣血平衡。
他說:“做中醫(yī)一世,唯求為國為民為中醫(yī)立德、立功、立言,能做多少是多少,但求心安?!彼J為,有一番事業(yè)可做,也是養(yǎng)心方法之一。人活著應該有所追求,在追求中體認自身價值,能為社會、為他人盡點心、盡點力、做點事,心態(tài)自會安定平和。
每遇艱難困苦,他都會以岳麓書院楹聯(lián)“是非審之于己,毀譽聽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數(shù)”自勉,這句話也使他養(yǎng)成豁達樂觀的性格。他深有體會地說:“如果心胸狹隘,滿腦滿心都是羨慕、嫉妒、恨,錙銖必較,什么養(yǎng)生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