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洋
【摘要】因為數學是一門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必須掌握好的學科,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切實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發(fā)展。據此,教師應該對于高效課堂的實施策略進行研究。在此,本文也從“結合一些趣味性的手段”“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利用和發(fā)揮作業(yè)的功效”三個方面出發(fā),對于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進行了分析,以期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作業(yè)
就當前來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脫離于學生的生活,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未充分調動起來,教學手段單一,局限為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模式,而且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忽視學生客觀差異,實施統(tǒng)一的教育教學標準及其要求。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應該認識到這些問題的存在,給予學生更好的學習效果。在此,結合一定的教學實踐經驗,本文也從以下這幾方面出發(fā),對于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如何達到高效性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一、結合一些趣味性的手段
有這樣一句話,即:興趣是高效的學習源泉。興趣能使人積極主動、心情愉快,不以學習為負擔而以學習為享受的感受,因而是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的源泉。有的學生在其他科目上成績優(yōu)異,但在數學的學習上卻困難重重,導致他們對數學產生厭學心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生對于數學缺乏一定的學習興趣。需要認識到,數學是必考科目,也是培養(yǎng)全能型人才的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更是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需要一直重點學習的學科。因此,如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重拾學習興趣,就成為小學數學教師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教師應該充分結合一些趣味性的手段,幫助學生在課堂上領略到數學的魅力,掌握必備的數學常識,或至少不產生抵觸心理。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在課堂上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生活中的多種多樣的圖片,以此充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學習興趣得到充分的調動??梢哉f,多媒體以其強大的兼容性和靈活性得到教師的歡迎,對數學教師而言,其能夠發(fā)揮多媒體在收集剪輯視頻、制作動畫方面的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借助這些方面的輔助,使教學貼近生活,形象直觀,也使那些原本枯燥無味的知識變得富有趣味性,使學生產生極大的好奇心,尤其是在課堂的一開始可以迅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將其學習的興趣有效出來,大大優(yōu)化了導入的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新奇而震撼的圖片、動畫導致學生此刻更關注事件的情節(jié)和事件的結果,而對事件情景中所蘊含的、教師想借此傳遞的數學信息卻關注甚少。因此,在導入的部分,教師不能完全依賴多媒體。
二、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
建立新型師生關系,促進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是新課改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要求之一。但是縱觀大多數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師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好,很多教師依舊把自己作為課堂上的權威、主體,導致學生陷入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中,這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是十分不利的。為此,教師還需要結合小組合作模式的開展,對于傳統(tǒng)教學進行一定的改進。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之一,這種素質的培養(yǎng),教師要重視點滴滲透。通過小組活動,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并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在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的時候,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與目標,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正確在較短的時間內協調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分發(fā)一定的材料,讓學生和小組同學共同剪出一定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同時在小組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到長方形和正方形,之后加以交流和總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和小組成員分工合作,虛心聽取別人意見,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動手實踐和特點總結。而且,小組中學生必須明確組長的責任,闡明每個崗位對于一個團隊都是不可或缺的,讓學生體會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和任務。這樣一來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與集體感。讓學生人人都有參與感,融入課堂。小組活動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各小組提出不同想法,鼓勵發(fā)散思維?;蛘撸處熞部梢陨钊雲⑴c數學小組活動??梢哉f,與他人合作,是當下人才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之一,也能使教學效率有效提高。
三、利用和發(fā)揮作業(yè)的功效
作業(yè)是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是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形式。任何時期的教學工作,都離不開“布置作業(y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為了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教師應該重點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有效地利用和發(fā)揮作業(yè)的功效。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定的分層作業(yè),在作業(yè)練習方面,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去加以完成。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對于作業(yè)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促使學生更好地取得自己最近發(fā)展區(qū)內的發(fā)展。
總而言之,新課程背景下的高效課堂應該是動態(tài)的生長性的延伸,是對課程意義重建與提升的創(chuàng)造過程。在日后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繼續(xù)研究高效課堂問題,繼續(xù)為小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而努力。
參考文獻:
[1]蔣依純.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練習質量的提高優(yōu)化[J].小學生(下旬刊),2021(03):37.
[2]王文先.教學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小學生(中旬刊),2021(03):75.
[3]王蕓蕓.打造小學數學“亮點”課堂的教學實踐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1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