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坤
摘要:中國的教育事業(yè)在不斷的發(fā)展,國家開始針對當下的發(fā)展趨勢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進。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抽象性的知識內容眾多,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下降,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不牢,從而不利于學生個人層面的提升。為了讓學生形象的理解知識的內容,教師開始利用生活化的內容讓學生解決問題,將知識的內容與實際相結合,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個人的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在班級中形成生活化的課堂,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趨勢;教學方法
小學數學的課堂在持續(xù)的發(fā)展,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進行課堂的學習,教師開始結合教材主題進行生活化課堂的創(chuàng)設,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學生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解決,通過數形結合的思想展開相關的教學活動,將課堂進行形象化的呈現(xiàn),利用這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讓學生能夠逐漸掌握學習的方法??偟膩碚f,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生活化的教學趨勢十分的明顯,教師將課堂的教學與生活問題相結合,能夠降低課堂的教學難度。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在小學階段,學生缺少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缺少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導致小學生在數學的課堂中,容易被外界的因素所影響。因此,數學教師應當結合課堂的性質,開展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從而利用生活化的課堂積極引導學生,學會跟隨新課改的發(fā)展趨勢,進行綜合化的創(chuàng)新,適當地采用生活中的問題跟經驗,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進行學習工作。其實教師進行生活化課堂的創(chuàng)設,同樣也可以滲透數學建模思想的內容,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實際物品進行思考,發(fā)揮個人的思維能力,進行邏輯問題的解決,從而利用這種方式,幫助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中更加積極,教師同樣需要樹立榜樣的作用,時刻進行知識層面的更新,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實現(xiàn)綜合化的發(fā)展,不斷掌握更多的數學技能??偟膩碚f,作為一名教師應當重視知識層面的更新,學會以學生的個人發(fā)展為主制定教學計劃,從而讓學生提升個人的數學水平和數學素養(yǎng)[1]。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趨勢探究
(一)進行游戲化課堂的建設,讓學生享受充滿樂趣的課堂
現(xiàn)在的小學生課余生活十分的豐富,在雙減政策實施后,小學生就能夠在假期享受更多的游戲時光,為了幫助學生提升個人的水平,提高教學的質量,教師開始根據小學生的生活喜好進行課堂的創(chuàng)設,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教學主題進行游戲的展開,讓小學生主動參與其中,一邊玩游戲一邊進行問題的解答,從而利用這種方式幫助學生提升個人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帶動每一位學生[2]。
例如,教師在進行西師版小學數學教材“認識圖形”一課的教學時,本節(jié)課主要圍繞著“你知道嗎七巧板”展開,小學生的對于彩色的圖形十分地感興趣,其實小學生在生活也會經常利用七巧板進行游戲,在古時候人們就利用“七巧板”展開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先結合生活中的物品讓學生了解不同的圖形,比如說生活中的電視機通常是“長方形”,經常踢的足球是“圓形”,在車遇到故障時的警示物是“三角板”,在學生認識不同的圖形后,教師可以讓小學生按照動物的形狀利用七巧板進行拼圖游戲,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游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拼成不同的圖形,學生會利用七巧板拼成大樹、袋鼠、鴨子等圖形,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掌握更多地數學思想,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拓展知識,為學生介紹不同的拼圖方法,讓學生學會享受生活化的游戲課堂[3]。
(二)結合課堂的主題利用生活化素材展開教學
為了保證教學工作的連續(xù)性和有效性,讓學生能夠更加形象地進行知識的學習,教師可以結合課堂的教學主題,利用生活化的素材進行教學,為了讓學生更加集中精力地進行知識內容的學習,教師應當學會放低姿態(tài),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利用這種方式減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幫助課堂的氛圍變得更加活躍??偟膩碚f,教師應當結合課堂的主題內容,進行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不到距離感,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個人的數學思維能力。
例如,教師在進行西師版小學數學教材“圖形的平移、旋轉與軸對稱”一課的教學時,本節(jié)課主要圍繞著“圖形的軸對稱”展開,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許多的軸對稱圖形,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事物進行介紹,通常該事物有著中間的對稱線,兩邊可以完全重合,比如說家里的窗簾,過年時剪得窗花等等,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的主題進行個性圖形的構造,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平移、旋轉、對稱的方式進行圖形的創(chuàng)設,教師可以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讓學生進行自主創(chuàng)作,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進行知識內容的復習,還可以讓學生培養(yǎng)自己的動手能力。
總的來說,教師不能夠在課堂中只重視知識內容的講解,對于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不夠重視。因為數學的課堂以抽象性的知識內容為主,學生如果只靠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數學知識的理解,那么知識永遠不會成為學生自己的,機械化的教學方式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不起作用的。因此,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生活化的教學趨勢應當實現(xiàn)可持續(xù)的發(fā)展,學生能夠通過生活化課堂的建設積累更多的科學素養(yǎng)。
結束語
綜上所述,做一名數學教師,在課堂中應當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小學生通常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在生活中缺少一定的自主性,并且對于抽象的數學知識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導致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下降,從而不利于學生個人數學能力的提升,為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應當在進行課堂的講解時結合生活化的內容,進行課堂模式的改進,讓學生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聯(lián)合實際,在交流互動中進行問題的解答,從而利用這種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利用知識的學習聯(lián)系實際去解決問題,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解題方法。
參考文獻
[1]孫天萍.基于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游戲教學探究[J].國際教育論壇,2020, 2(11):84.
[2]周厚菊.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趨勢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000(007):P.246-246.
[3]馬玉林.關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趨勢的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000(007):P.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