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恬
摘 ?要:本文主要從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及其實現(xiàn)路徑分析出發(fā),并結合當下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進行闡述說明。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教育部對小學學科提出了全新的教學理念,要求以核心素養(yǎng)出發(fā)。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并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融入到語文教學當中,同時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來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確保語文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內涵闡述;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8-0131-02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discipline "core accomplishment" connotation and its realization path analysis,an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Chinese core accomplishment connotation to explain.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put forward a new teaching concept for primary school subjects,which requires starting from the core quality.Therefore,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and integrate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qualities into Chinese teaching,and use diversified teaching means to increase the interest of classroom teaching,so as to ensure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Chinese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Core literacy;Connotation elaboration;Strategy analysis
隨著經濟發(fā)展步伐不斷地加快,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在人才培養(yǎng)上更加注重全面性以及綜合性的發(fā)展。因此想要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化推進就應當對課程進行改革,并且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由此可見,教師不僅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學,還應當注重學生個人能力的發(fā)展,促進學生素質的不斷提升,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綜合素質得到持續(xù)的發(fā)展。小學語文作為技術的核心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過程當中,應當抓住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以及人文性的特點,從而進一步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由此可見,應當積極的探索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途徑,具有積極的意義。
1. 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定義以及內涵
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相對來說主要側重文化對學生教學過程當中所產生的影響,主要包括了語言構建的運用、思維拓展、創(chuàng)新文化等等相關的內容。其中語言構建與運用涉及有關語言的表達以及修辭運用的相關內容,在思維拓展方面主要包括了邏輯思維、抽象思維以及形象思維的整合運用,在鑒賞與創(chuàng)新當中應當更加注重對文字以及人物情感的把控,還應當考查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傳承以及發(fā)揚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可以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中形象文化傳承的自覺意識。
2. 培養(yǎng)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意義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沒有意識到語文課程學習的重要性。不僅如此,因為教師過于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導致課堂教學出現(xiàn)死板、單一的情況,從而就會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高,出現(xiàn)學習能力低下的情況。為了改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教師應當不斷地改變自身的教學理念,發(fā)揮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能力的不斷培養(yǎng),從而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從語文的角度出發(fā),并解決實際的問題。核心素養(yǎng)是當前我國教育領域的主要內容,小學語文教學應當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順應新課改下對語文教學的需求,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作為主要的發(fā)展目標,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
3. 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育觀念陳舊
目前大部分的小學語文教學仍然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認為學生應當注重學習,而且在語文的學習中過于強調背誦的重要性,認為學生的學習成績可以說明一切,更不用說核心素養(yǎng)以及創(chuàng)造力的問題。大部分學校對教學質量評定的標準就是學生的學習成績,雖然這是其一,但并不是主要的因素,這樣的教學形式往往會給學生學習帶來一定的壓力,消極了學生習的自信心。雖然對于現(xiàn)代的教學形式已經不斷地引導,但是大部分學習還持續(xù)著傳統(tǒng)的觀念,所以,想要實現(xiàn)對小學語文教學就應當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
(2)教學模式守舊
教師教學模式上的守舊往往會導致學生語文學習出現(xiàn)機械性的情況,忽視了學生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且這樣的教學形式往往會對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導致學生的語文學習得不到進步。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進行講解,就會導致學生的背誦任務變得繁重。對于這樣守舊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不會進步,還會消極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不僅如此,在課堂的學習當中學生只是扮演了聽的角色,并沒有真正跟上教師的思路,同時學生也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講。
(3)教學手段不當
隨著新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課堂當中的運用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大部分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也開始運用PPT展開教學。但是正是因為多媒體技術帶來的便利,導致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其他教師的PPT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現(xiàn)象屢見不鮮。小學生的語言能力會隨著年齡與年級的增長發(fā)生不同的變化,不同的班集體以及不同的學生應當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如果一直按部就班的運用其他教師教學內容,那么就會阻礙學生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導致學習情況低下。
4. 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現(xiàn)路徑分析
(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形象思維是小學生主要認知方式,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建真實有效的學習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指引思維的路徑,培養(yǎng)語文思維能力。影視片段的應用,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閱讀學習,提高閱讀學習效果,促進學生閱讀思維的形成。如學習《草船借箭》內容時,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收集影視資料,將草船借箭部分的片段截取下來,在課堂上選擇適合的機會靈活運用。導入新課后,先讓學生講一講自己了解的“草船借箭”這一歷史故事,然后播放多媒體視頻,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這一故事內容,為后邊高質量閱讀活動打下基礎。視頻播放后,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把文本內容和影視劇作品表演的內容進行對比和印證,讓文字描寫借助視頻直觀豐滿起來。這種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與視頻呈現(xiàn)的畫面融為一體,指引了思維的路徑。
(2)任務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任務教學法,是驅動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信息獲取能力,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方法。核心素養(yǎng)下,利用任務驅動法進行閱讀活動,引導學生獲取課文中的信息,并用此解決問題,以此完成學習任務,提高閱讀學習效果。語文核心素養(yǎng),更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培養(yǎng),尤其是語言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問題驅動教學的應用,符合核心素養(yǎng)教育要求,是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以《自相矛盾》為例,教師布置閱讀任務時,需要對教材內容與目標進行去全面深刻的分析,了解這一內容教育目的與價值,并圍繞此設計任務,為學生自主閱讀學習提供方向。該文章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講述一個賣矛又賣盾的人的故事,意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閱讀理解能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閱讀這一寓言故事,并在任務的驅動下完成學習任務。根據(jù)與教材內容,設計以下閱讀任務:第一,仔細閱讀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第二,通過課文哪句話,可以看出有矛盾的地方?第三,文章名字為什么叫做“自相矛盾”?你認為作者想要借語言故事表達什么或者是向讀者傳遞了一個怎樣的信息?然后讓學生在課前自主閱讀,并在閱讀中完成學習任務。課堂上,教師可以就學習任務與學生互動,了解學生寓言故事閱讀情況,并進行針對性教學活動,使學生意識到生活中沒有任何絕對的事情。通過任務驅動的應用,使學生學會利用文章信息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知識獲取與問題解決能力,促使學生語文素養(yǎng)形成。
(3)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互動型教學模式,具有增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效果的作用。課堂活動就是在師生之間的互動下完成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不僅消除學生學習不積極的問題,同時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保證素質教育效果。閱讀活動中,根據(jù)學生語文學習基礎與表達能力,科學分組,每組四人,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閱讀文章,了解課文主旨,討論文章中的情感變化,展示自我風采。以《月是故鄉(xiāng)明》為例,將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感受作為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感受,根據(jù)閱讀內容,討論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情感。其中一個小組學生是這樣說的:我認為作者對故鄉(xiāng)存在非常熱烈的情感,他認為自己故鄉(xiāng)的月亮比其他地方的更明亮,體現(xiàn)出作者對故鄉(xiāng)濃濃的愛意。另一個小組學生是這樣表達:作者對故鄉(xiāng)不僅有愛,同時還有非常強烈的依賴感。由于每組學生的觀念不同,教師可以讓各組學生就討論的內容,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并認真聽取其他人的觀點,完善本組討論的觀點,整合語言,將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情感更生動的表達出來。通過這種方式,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促使學生語言表達與情感表達能力形成。
(4)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
隨著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應當改變傳統(tǒng)課堂帶來的束縛,對課堂進行適當?shù)难由臁6Z文教學的實踐活動就是一種良好的課堂延伸,科學的實踐互動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鍛煉能力,進而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升。舉例在口語交際的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社區(qū)服務員這一角色為主,去進行口語交際活動。但是大部分的學生對這一角色沒有很深的了解,他們就會向社區(qū)服務員的工作人員請教。學生經過不斷的調研,使自己在課堂中的交流與實際的角色更加符合,進而學生可以在實踐的活動當中發(fā)揮出自己的交流能力,進而得到最真實的感受,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認知。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語言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以及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使的小學生發(fā)展成為符合社會發(fā)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徐茹冰.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及其實現(xiàn)路徑分析[J].華夏教師,2020(7):92-93.
[2]張莎.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及其實現(xiàn)路徑探究[J].才智,2019(17):117.
[3]陳霞.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及其實現(xiàn)路徑[J].科技風,2019(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