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晶
摘 ?要:科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教師應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為幼兒提供完備的教學資源,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獲取信息的能力,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fā)展。在這一過程中,必須清楚認識到科學教育活動的內容非常復雜,不僅含有知識內容,還要進行方法論的教學,幫助幼兒提升獲取知識的能力,更注重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從而獲得對科學活動的認識和知識建構。
關鍵詞:科學教育活動;興趣;主動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15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32-0079-02
【Abstract】Science educ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basic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existing teaching resources to provide children with complete teaching resources,cultivate children's ability to find problems,solve problems,and obtain information,and promote children's healthy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 this process,we must clearly realize that the content of scientific education activities is very complex,not only contains knowledge content,but also methodological teaching to help children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acquire knowledge,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childrens hands-on operations to gain understanding and knowledg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activities.
【Keywords】Scientific education activities;Interest;Active development
幼兒學生科學教育活動要求教師從實際出發(fā),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使得幼兒學生更好地感知周圍環(huán)境,自覺利用相關自身的經(jīng)驗,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進行問題的深入探索??茖W教育活動由于難度較高,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應當采取必要的手段建立合理的教學方案,打造科學化、完備化的教學模式,更注重幼兒通過自身動手操作的探索,從而獲得對科學活動的認識和知識建構。合理開展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教育的內容應是幼兒熟悉的
科學教育活動前,需要選擇課程教學內容,通過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以及明確,拉近學生與科學教育課程之間的距離,幼兒學生在課程中逐步摸索出科學教育學習的方法。為達到這一目標,教學內容應當選取生活材料,以此為基礎,增加科學教育與幼兒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使得幼兒學生更好地探索生活。
為了強化幼兒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科學活動的中心應當從幼兒具備熟悉感的事物出發(fā),將玩具作為科學教育的興趣結合點,利用幼兒學生進行玩具的分類、排序以及拆裝等,通過這種方式形成新的玩具。在這種科學教育,幼兒不僅可以提升科學教育的課程效果,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幼兒在科學課程學習過程中,通過構建課程體系,使得幼兒學生在學習環(huán)節(jié),不斷積累相關學習經(jīng)驗,幫助幼兒學生更加充分地體驗到學習的內容以及學習的意義,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感知世界,對于自身學習經(jīng)驗的積累,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2.盡量多提供有助于檢驗幼兒各種想法的材料
在分析事件原因或者關聯(lián)分析的過程中,幼兒學生由于自身的好奇心以及探究欲望,愿意參與到相關探究活動之中,進行相關研究。因此教師在科學教育課程選擇以及篩選的過程中,應當從多個角度出發(fā),明確選擇的必要性。
例如:在《蛋寶寶站起來》中,活動開始的前期準備我們就讓孩子對如何讓“蛋寶寶站立”進行了猜想。根據(jù)孩子們的猜想,我們準備了許多不同的實驗材料,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通過操作材料,對自己的猜想一一進行了嘗試,并產生了新的想法,如用毛巾做墊子、用泥工輔助,用瓶蓋等等。當他們的猜想被得到了證實,蛋寶寶站立起來了,他們體驗了實驗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幼兒學生可以形成探究的欲望,使得幼兒在良好興趣的引導下進行學習探究活動,有序開展科學教育活動。
3.開展教學活動時,應以幼兒的興趣為主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苯處熢诳茖W教育的過程中,應當采取必要的舉措,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注意力的提升,使得幼兒學生更愿意參與到科學教育之中。具體來看,科學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興趣的提升作為紐帶,對課程形式作出必要的調整,利用幼兒學生不同的感官,提升幼兒學生科學教育學習效果。
例如:在《大影子小影子》中,我們布置了暗房,提供了手電和實物,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去發(fā)現(xiàn)如何讓影子變大變小。幼兒在自己的嘗試中、在與同伴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了影子變大變小的方法。
這種科學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對于學習內容十分感興趣,形成了探索的欲望,推動了科學教育的深入開展。興趣作為幼兒學生科學教育的基礎,是幼兒學生知識獲取、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礎,良好的科學教學要求學生在情緒中不斷進行學習,對學習保持保持熱愛,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
4.開展教學活動時,要把幼兒放在主動發(fā)展的位置上
(1)把“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將這種教學理念貫穿到整個教學活動之中,以此為基礎,進行課程設計模式的調整,靈活轉變課程學習的內容,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不斷積累學習經(jīng)驗的積累。例如:在《影子的顏色》中,在相關課程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必要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自己操作相關玩具,在操作過程中給予必要的引導,使得學生可以從自身的視角,進行經(jīng)驗的總結以及問題的梳理,從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2)“操作中學”還是“傳授中學”是幼兒科學教育活動與傳統(tǒng)常識活動的關鍵區(qū)別??茖W教育環(huán)節(jié)中,部分教師思維扭轉得不夠全面,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與教學方法,沒有能夠從實踐角度出發(fā),創(chuàng)新相應教學方法,從而影響了最終的教學成效。例如,少數(shù)教師為了壓縮課程周期,習慣性地在幼兒進行相關探索之前給出相應的答案,通過答案的驗證來論證相關內容。這種教學方式固然可以幫助學生積累經(jīng)驗,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其教學效果較為有限,難以達成最終的教學目標。
(3)幼兒操作學習環(huán)節(jié),老師需要尊重學生的主動性。在科學教育操作學習環(huán)節(jié),部分教師為了快速將教學結果表現(xiàn)出來,在學習過程中提醒學生,這種群情況的發(fā)生,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使得幼兒學生的思路受到干擾,基于這種情況,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必要的引導,使得學生更好地探索問題,不應當將自身的思路干擾學生的想法。
5.開展活動時,應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1)教師要快速轉變教學理念
教師在日常幼兒教學過程中,應當認真把握科學教育教學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學大綱的相關要求,快速轉變教學理念,從教學思路、教學方法、教學標準等角度出發(f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設計活動,有計劃地將科學教育融入幼兒教學活動之中,借助各類不同的游戲,對幼兒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行,使其在游戲的過程中,兼顧人格健全與行為養(yǎng)成。為達到這一目的,幼兒園需要組織好、開展好教師培訓工作,在培訓中,除了引導教師進一步明確科學教育的教育價值,并且嘗試提升教師對游戲教學資源的整合、發(fā)掘能力,確保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年齡層幼兒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要求,調整游戲教學的主題、內容,從整體上形成一個完善的科學教育教學框架,對后續(xù)教學內容的豐富、課堂評價的實現(xiàn)有著極大的導向作用,避免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相關問題。
(2)豐富科學教育的內容
考慮到幼兒學生的差異性,在整個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選擇好科學教育內容的,確保科學教育的內容與幼兒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有機結合起來。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下,教師可以設置小小醫(yī)院、商場超市等游戲場景,由學生自由分配角色,學生通過扮演人物、模仿行為等方式,使得幼兒學生的行為習慣得到規(guī)范。例如在小小醫(yī)院科學教育設置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學生的特點,設立相應不同醫(yī)院科室,引導幼兒學生模仿醫(yī)生、護士以及病人的行為,使得可以幼兒更好地參與到醫(yī)院治療活動之中,配合醫(yī)生、護士的診療活動,并且養(yǎng)成良好的就診習慣,科學化養(yǎng)成治療學習慣。幼兒教師在對游戲進行選擇的時候,根據(jù)室內室外的特點,讓幼兒能夠在有限的空間內發(fā)揮重要的價值,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幼兒參與游戲的熱情,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和進步。戶外活動能夠為民間游戲的開展提供更多的契機,但是幼兒教師應該為幼兒準備充足的活動材料,如找根竹棍便可以騎“竹馬”,拾幾顆杏核可以玩“抓子兒”,扯一根布條蒙住眼睛便能捉迷藏。此外,由于幼兒具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對物品進行想象性使用,如一根小木棍放在胯下可當“馬”騎,架在肩上可當“槍”用,與球一起便可玩“趕小豬”的游戲。此外,教師還可以將民間游戲與春游、運動會等集體戶外活動結合起來,在運動會中比賽跳繩、踢毽子、滾鐵環(huán)等,幼兒在活動中既獲得了鍛煉身體的機會,又激發(fā)了合作競爭意識。除了做好上述科學教育的設置之外,教師還應當做好課堂評價與指導工作,通過必要的評價,提高幼兒學生的導向能力,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3)認真做好教學準備活動
幼兒園科學課程過程中,需要著眼于教學活動的實際需求,在充分評估不同課程教學活動內在聯(lián)系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做好相應的課程準備工作。例如,幼兒園科學課程涵蓋的教學資源,跨度較大,為確保各項教學活動的穩(wěn)步開展,教育人員應充分進行教學寫作,打造專業(yè)科學教育課堂模式。因此教學人員除了具備較高的幼兒園科學課程品授課水平,還應有敏銳的政治覺悟和思想意識,關注國內外的熱點問題并積極參與學習交流,對于教學人員的教學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的參與,可以確保科學課程教學活動方向的精準性,避免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發(fā)生偏差,保證各項科學課堂教學活動的穩(wěn)步開展。
(4)開展細致全面的教學設計
幼兒園科學課程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上,要精準把握幼兒園學生的思想發(fā)展動向,引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及人生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這就要求教師深入挖掘科學課程的科學元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數(shù)學知識使用的政治立場,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在科學課程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科學素養(yǎng)。教師要加強科學意識培養(yǎng),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師將幼兒園科學課程品的操作性和科學課的理論性有機融合,采用知識、能力、素質等并舉的教學陣列,充分發(fā)揮聯(lián)想、類比等方式,尋覓出幼兒園科學課程與科學教育的相關結合案例。
參考文獻
[1]龔雪君.培養(yǎng)幼兒“多解”的思維方式[A].學前教育研究,1999(04).
[2]桑青松.現(xiàn)代教育理念下的幼兒創(chuàng)新教育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1(04).
[3]周升群.科學教育中幼兒的探索性行為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