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華
摘要:職業(yè)教育的實訓課程不同于文化課的教學模式,實訓課程更加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和對所學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在實踐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是實訓課程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職業(yè)教育;實訓課程;教學模式
引言
實訓課程教學模式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也在作出相應的改變,在傳統(tǒng)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上重視將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融入實訓課程中,提升教學效率。本文將探究職業(yè)教育實訓課程的教學模式。
1明確教學理念
教學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既需要教師的“教”,也需要學生的“學”,二者缺一不可。對于教師而言,教師想要在教學中發(fā)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需要秉持精益求精、終身學習的理念,在不斷地學習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對教學內容精雕細琢,為學生展示優(yōu)秀的實訓課程。職業(yè)教育實訓課程的教師不僅僅是需要研究學術,更重要是重視實踐運用,重視學生所學技能在當今社會中的應用,避免出現(xiàn)所教非所學的情況,因此,需要教師了解行業(yè)第一線的情況,增加自己的教學技能,勇于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對于學生而言,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需要引導學生在教學中進行提問、探究、合作、試驗等行為,教師的教學內容安排需要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避免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將教師講解和學生的互動探究等進行結合,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在實踐中,并針對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進而解決問題,教師面對學生實訓期間遇到的問題,更多的是點撥、引導,避免直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提升教學效率。
2多種教學方式綜合使用
職業(yè)教育的實訓課程中也離不開教材的內容,教材是學生學習的基礎,解決學生“學什么”的問題,但是教材編寫往往具有滯后性,這是時代更新變化過快的結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需要關注教學的基礎知識教學,還需要關注到時代變化發(fā)展的內容,將實訓課程的教學內容和當下新型的行業(yè)內容相結合,采用“教材+講義”的模式,以教材基本內容為奠基,以講義內容為教材的補充,補充相關行業(yè)中的崗位需求、專業(yè)變化、工作中常見問題等,這樣的實訓教學更能夠符合當下多變的時代,也確保學生所學知識更夠和時代相接軌,實現(xiàn)教學的與時俱進。
其次,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注意教學手段,也就是“如何教”。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當下的教學,耳熟能詳?shù)摹胺D課堂教學”“項目教學”等更加適合當下職業(yè)教育的實訓課程教學。翻轉課程打破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界限,學生成為學生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輔助者,幫助學生解決自主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夠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實現(xiàn)因材施教。項目教學法更加適合實訓課程,以實際項目為教學內容,學生之間通過小組分工合作,承擔不同的項目任務,共同完成項目,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充分融入到實訓學習中。
再者,學生的學習需要一定的方法,教師需要在實踐教學中幫助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的方法,也就是學習方法和思維能力,這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忽略的內容。每一位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儲備量和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面對同一問題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是不相同的,需要的學習方法當然也是不相同,有效的學習方法之一就是“聽講-練習-總結-反復”,先聽取老師的講解和示范等內容,掌握正確的實踐操作方法,然后進行練習,在實踐練習中總結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實踐經(jīng)驗,在總結完成之后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糾正之后再次進行實踐,這樣反復幾次之后,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就會更加牢固。
最后,時代發(fā)展也為教學帶來了新的教學方式,信息技術平臺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信息技術在教學中運用較多的是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在實訓課程中的應用可以為學生生動形象展示實訓課程的部分知識點或實踐操作方法,讓學生可以直觀感受,進而能夠對實踐內容更加了解。除此之外,微課也是實訓課程很好的助手,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容講解豐富的知識內容,提升實訓課程的教學效率。信息技術學習平臺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便捷性,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諸如此類還有很多,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為教學帶來了機遇和挑戰(zhàn),使得實訓課程教學效率更高。
3實訓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
首先,組織教學,即做好課前準備,課前準備可以是以導學問卷的形式進行,也可以是以微課的形式進行,讓學生在教學開始階段準備好實訓課程中需要運用的知識和物質準備。引導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實訓教學中。
其次,示范演示,這是實訓課程成敗的關鍵階段,示范演示過程中既需要為學生演示實訓內容,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點,還需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注度。在實訓之前,首先需要明確實訓的目的、目標,實訓的使用儀器、材料,實訓步驟;安全提示和其他要求等,每一項都是缺一不可的,重點部分可以為學生重點強調,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幫助學生加強理解。
接著,實踐操作,學生在教師演示之后進行實踐操作,這部分需要學生獨立完成,也是課程的重點部分,學生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能夠理解教師所強調的重點內容的含義,也會在實踐中遇到很多問題,教師在此期間點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精神。
最后,總結分析,可以是學生對自己實踐過程的反思總結,總結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師進行補充,也可以是學生之間的互評互相糾錯總結,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明確實踐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從而提升課堂效率。
結語
職業(yè)教育實訓課程是職業(yè)院校學生學習的重點內容,也是學生進入社會的必修課程,教師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所學內容和時代的同步性,也需要重視學生獨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成為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共同發(fā)展的時代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李久昌. “六步四結合”高職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 [J]. 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7(03)
[2] 劉祥偉. 項目課程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和教學方法研究 [J].船舶職業(yè)教育. 2018(04)
[3]肖淑梅,張友宏,葉麗華.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索 [J]. 職業(yè)教育研究. 2018(11)
[4]李紅賢. 基于職業(yè)教育目標的管理課程教學模式 [J]. 學術論壇.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