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構主義教學觀同新課改教學觀有基本相同,即主張課堂教學應以雙主課堂為主,以知識建構為主,在學生主體地位下,讓學生主動索取知識,以促進學生學生綜合素質(zhì)提高。在建構主義教學觀下,學生有更多自主探索知識時間,教師教學形式也更加靈活。為此,本文以建構主義教學觀為視角,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對其進行運用。
【關鍵詞】建構主義教學觀;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前言
傳統(tǒng)語文教學觀以教師主講知識為主,學生被動接受,被動記憶,而建構主義教學觀倡導課堂以學為主,指出了學生課堂主體地位,也強調(diào)了教師課堂引導教學重要性。建構主義教學觀強調(diào)的是教師與學生雙向奔赴課堂學習知識,在生活化學習情境下,共同建構知識學習方式,而非教師一方的單項輸出。本文從建構主義教育觀概念入手,簡要分析了以生為本的課堂建構,以及以教材為基礎的,教學情境建構,希望促進小學教學形式革新和優(yōu)化,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提升。
1.建構主義教學觀概述
建構主義教學觀提出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形式發(fā)生了極大改變,使學生主體學習地位得到顯現(xiàn),也增加了課堂交互性,注重改變傳統(tǒng)教學形式和理念,這種教學觀念的提出,推動了教學改革發(fā)展,也促進了小學語文教學事業(yè)提升。建構主義教學觀本質(zhì)是以教學知識為主,而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灌輸知識,是指讓學生在樂于接受,主動學習狀態(tài)下,接受并認同知識,通過教師講解或引導,將課堂知識轉(zhuǎn)化成自己思想和能力,從而達到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簡言之,這種教學觀是讓學生體驗學習,收獲知識的同時收獲成長的樂趣。
2.建構主義教學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探析
2.1以學生為本進行雙向教學建構
在建構主義教學理念下,教師和學生是共同構建知識的主體,依據(jù)傳統(tǒng)教學形式、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素材,建構符合教學學情,符合學生認知的學習活動。從教學角度來說,這種教學觀念傳達是一種以學生學習為主,以教師引導為主的課堂教學形式。在建構主義教學觀下,教師需脫離以自己為主導的教學模式,給學生足夠空間,進行知識探索和學習,以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同時在這種教學理念下,學生是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和建立者,是在極高學習熱情下參與課堂教學,體驗學習快樂。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此為出發(fā)點,建構學生心理需要的學習課堂,全面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思考、探究,讓學生做知識探索者,以給學生全新學習體驗。
例如教學小學語文教材《七律長征》內(nèi)容,教學時教師可借用詩的押韻和對稱美,引導學生進行誦讀、默讀,激發(fā)出學生學習興趣,然后在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影視資料,教師并進行范讀,之后與學生共同分享關于長征的資料。當然,也可鼓勵學生進行詩配樂朗讀,以學生需求為根本,靈活改變教學形式,以此幫助學生建構出自己的學習方法,加深學生對詩內(nèi)容的深刻理解。建構以生為本語文課堂,教師要起到充分的引導作用,即充分認可學生,給學生樹立學習自信,給學生指出學習方法,這樣才可達到教師和學生共為主導的學習模式。
2.2以教才為核心,進行教學情境建構
在建構主義教學觀中,最關鍵的是以教才為中心,建構情境學習模式,圍繞教材內(nèi)容,給學生營造寬松,生動形象的學習環(huán)境,并以此為媒介,將語文知識滲透其中,讓學生主動去發(fā)現(xiàn)、去研究、去解決,從而讓學生獲得自主學習和思考能力。小學生認知能力不足,且知識儲備有限,因此在建構語文教學情境時,教師需充分以學生認知為基礎,如建構貼合生活的教學情境,縮短知識與學生之間距離,讓學生感知到生活中知識的存在,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建構以生活為基礎的教學情境,需要教師緊緊圍繞教材內(nèi)容進行建構,如果知識與生活情境無法融合,此情境教學效果就會降低,甚至會影響語文教學進度;所以,教師應先深入教材梳理、整合、概括出知識內(nèi)容,再以此為基礎去建構生活化情境。
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教材中《臘八粥》內(nèi)容時,教師就可以教材背景為切入點,給學生講解關于臘八粥故事,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使學生在自己認知水平內(nèi),進行個性化知識建構。又如在教學《北京的春節(jié)》內(nèi)容時,教師也可借助多媒體播放關于春節(jié)的圖片和視頻,借助生動直觀教學形式,與學生探討現(xiàn)代春節(jié)和以往春節(jié)不同,活躍課堂學習氛圍,促進學生主動索取更多知識。這樣的教學形式,既突出了學生主體學習地位,也有效引法了學生思考,教師成為學習的引導者,成為問題和知識的提供者,而學生則成為構建知識學習的主導者,可大大促進學生學習效率提升。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將建構主義教學觀滲透到小學語文課堂,需要教師全面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需要教師逐漸脫離對教學課堂的掌控,給學生寬松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才可在課堂收獲有效知識,才可逐漸將知識轉(zhuǎn)化成促自己思想,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能力,建立學習自信,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自然獲得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龔蔭秋.建構主義教學觀滲透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93):25-26.
[2]陳婷.淺談建構主義教學觀滲透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理論分析[J].中華少年,2018(20):151.
[3]楊洪.對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本質(zhì)與策略探析[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9,34(10):109-114+133.
[4]趙文娟.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讀寫能力培養(yǎng)策略探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7):203-204.
作者簡介:雷勤奎(1976.09-)男,漢族,甘肅省平?jīng)鍪徐o寧縣人,本科,副高級,研究方向:小學教育教學,班主任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