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貴州省桐梓縣海校街道燈塔小學 貴州 桐梓 563200)
課外閱讀的開展能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使其具備較高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但目前來看,在實際小學閱讀教育開展中,大部分學生都對閱讀缺乏興趣,甚至部分學生都表明體會不到閱讀的樂趣,忽視了閱讀為自己日后學習及發(fā)展的重要性。良好的閱讀習慣并非是一朝一夕即可養(yǎng)成的,相關教師要轉變思想,根據(jù)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家校共育,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將學生被迫閱讀轉變?yōu)橹鲃娱喿x,使其產(chǎn)生閱讀情感,促進學生發(fā)展。
教學開展前,教師要及時跟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要求圍繞課堂教學內(nèi)容在家庭教育中引導學生,組織閱讀活動開展。課外閱讀并非是脫離教材的存在,因為知識并非是相互分離的而是呈現(xiàn)出圈層的,所以想要讓學生在家庭閱讀中熟悉文字,學會文章內(nèi)容,必須提升家長課前輔導能力。這就要求家長能夠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多多閱讀,提高自身的輔導能力。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曹沖稱象》教學過程中,因曹沖稱象是一篇寓言故事,所以,在開展親子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家長推薦相關的寓言故事來讓家長閱讀,隨后讓家長輔導學生進行開展閱讀,與學生一起熟悉文章的結構及表達方式,以此為課文開展奠定基礎。
一個人的閱讀習慣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后天加強練習的。俗語說得好,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榜樣作用對于孩子的影響是無比巨大的。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家庭的作用對于學生來說是較為重要的。所以教師要轉變思想,加強親子閱讀活動的開展,由淺入深讓學生從被動閱讀變?yōu)橹鲃娱喿x,真正的喜歡上閱讀。目前來看在當前在小學學生中間,其大部分學生的父母每天工作都非常忙碌,很少能抽出時間陪伴學生,甚至有部分學生的父母本身缺少閱讀習慣,同時也認識不到讀書的重要性,其通常認為將讀書的時間用來多做兩道練習題可以直接提升成績,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此類情況,轉變家長錯誤的思想觀念,告知其閱讀的優(yōu)勢及重要性,讓其每日抽出時間陪伴學生進行閱讀,以便在擴展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親情。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家校共育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學生的傾聽理解能力,聯(lián)想思考能力。作為教師,我們要加強和家長的溝通,找到親子閱讀的問題;作為學生的家長,一定要把心里的愛化為行動和語言,幫助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激發(fā)其對于學習的興趣和對知識的探索性。
在實際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家長都必須提高對課外閱讀活動的關注度,重視課外閱讀的優(yōu)勢并將課外閱讀作為長期的學習來進行。其次教師要及時的跟學生家長進行溝通,避免家長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影響課外閱讀模式開展的效果。此外在學生完成教師頒布的課外閱讀任務后,家長要及時給予學生進行評價,隨后反饋給教師,通過兩者之間的密切交流來對學生的閱讀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在日常生活中促使家長給予學生更多具有針對性的閱讀指導建議。教師要抽出時間和學生進行探討,了解學生對課外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盡量避免對完成任務較差的學生進行批評或打擊,以免降低學生的閱讀興趣。
相比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小學階段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活動內(nèi)容,教師要以童話故事和閱讀繪本等為主,并且要加強和家長的溝通,獲得家長的配合,同時讓其在共育過程中輔導學生、觀察學生的變化。如對于一、二、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的內(nèi)容有針對性的安排必讀書目:神筆馬良、我媽媽、哪吒鬧海等。家長在輔導學生閱讀時可以先讀一遍,隨后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內(nèi)容,最后再將插圖和文字進行融合閱讀,這樣的方式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抽象感和理解能力;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因其識字量快速增加,可以獨立地進行閱讀,所以在開展課外閱讀時教師和家長可以要求學生進行默讀,在學生默讀過后由家長進行監(jiān)督,要求學生記錄閱讀感想、重點記錄好詞好句、對于不理解的內(nèi)容要進行批注等等,循序漸進的促使學生達到獨立閱讀。
總而言之,語文課外閱讀涵蓋了較多語文教材內(nèi)容,想要在實際教學中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就必須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同時,為了充分發(fā)揮課外閱讀的優(yōu)勢及效果,教師要及時和家長聯(lián)系,達成共育模式,讓學生在學校與同學閱讀,在家庭中與父母閱讀,達到校內(nèi)校外閱讀,家里家外閱讀的目的,為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