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玉
“親生共讀”作為當代教學中一種新的教學形式被提出,由于其中的師生共同進步學習的特點吸引力大量的教師開展相關的實踐教學。由于該方式屬于創(chuàng)新型教學提法,導致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學生參與興趣較低、教師教學方式老舊等問題。為此,教師應當積極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努力發(fā)揮個人的想象力,在不斷地深入探索中尋求文本內涵,同時與學生開展多層次、多角度、多樣化的互動交流,以達到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鞏固教學質量的目的。
傳統的教學中主要是教師在課堂上占據主導地位,通過教師的課前備課,設計課堂教學任務,按著學生自主閱讀的方式進行。而新課標的要求旨在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以及學生個人的閱讀能力,盡可能地降低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而“親生共讀”的提出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該教學方式需要教師做好引導者,參與到學生的閱讀活動中,與學生共同閱讀并探討課文,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自覺、自學,從而獲取更加透徹的閱讀認知。
例如,在教學《觀潮》時,教師提前搜集有關錢塘江大潮的相關視頻資料,在實際教學時,教師為了吸引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自主設計教學情境。比如教師問:“大家有沒有去過大江、大河附近游玩過?”學生聽到這樣相對輕松的問題對課堂的參與熱情會一下子獲得提升,有的學生回答去過,有的則回答沒有去過。接下來教師提問:“我們祖國各地有著各式各樣的自然奇觀,而跟本節(jié)課有關系的錢塘江大潮便是一大奇景,有同學聽說過嗎?或者見過這樣的情景嗎?”學生里面見過的相對較少,此時教師將已經準備好的錢塘江大潮的視頻為學生播放出來,里面包含了清晰地視頻影像和氣勢磅礴的聲音加持,使得學生再觀看是體驗大潮的宏偉氣勢。接著,教師再組織學生一塊去閱讀課文,在閱讀的過程中帶有自己的情感去讀、去理解,過程中仍然播放著視頻的背景音,為學生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這樣的情境中進行閱讀學習將會使學生獲得更加深刻的理解。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靈活運用視頻進行課堂情境的鋪墊,然后在學生高昂的學習熱情中指導學生自主朗讀,這就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師生共讀同一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帶動學生踴躍積極的朗讀,課堂上讀書聲一片,學生的思想在讀書聲的海洋中得到了洗滌。
在開展“師生共讀”的相關活動中,教師始終是學習的主導者。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認知能力,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時應該細致的引導學生開展閱讀,而不是一味地對學生提出要求,這樣做的目的是激活學生的個人思維,促進其個人的文字領悟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認知水平向教師的靠攏。
例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相關的教學問題,已達到加強學生對于課文理解的目的。比如教師提問:“為什么狼牙山五壯士要選擇跳崖,而不是與部隊會合呢?”學生們在聽到這個問題時各抒己見,有的回答:“因為無路可走只能選擇跳崖?!庇械幕卮穑骸袄茄郎竭@樣做是為了吸引敵人的注意力,為大部隊的轉移提供更多的時間?!边@些學生每個人的回答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師聽完后不能全面否定學生的答案,應該給予一定的肯定。接著教師進行引導:“這與歸隊與否似乎沒有關系?”學生由于已經對課本有一定的理解把握,在經過教師的引導后,已經注意到更深層次的意義。
教師通過在課堂上積極設置相關教學提問,引導學生在提問中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在互動中使學生深入文本當中。經過師生之間的交互推敲,加速學生抵達文本核心的速度,如此即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認知能力,也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前面提到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助互讀和交互推敲,但是教學方法的進步并不能促進學生閱讀水平質的改變。俗話說:“量變才能引起質變?!苯處煘閷W生提供了學習方式方法,作為學生也要更多地開展課程實踐,只有各式各樣的實踐才能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有效提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進行閱讀設計時,不只是參照文本的特點,還要讓學生在閱讀中釋放想象力,針對實際情況升級其閱讀思維。
例如,在教學《小英雄雨來》時,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學生與教師進行身份互換,學生以教師的身份對教師進行教學引導,并且在引導過程中及時的指出教師的錯誤和存在的問題,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看誰能夠更加準確的指出來。比如教師說:“這篇課文講述了小英雄雨來的故事,故事主要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雨來智斗日本鬼子斗爭而壯烈犧牲,并因此獲得小英雄的稱號?!贝藭r學生很容易發(fā)現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最明顯的就是雨來沒有犧牲?!苯酉聛斫處熗ㄟ^不斷地總結中摻和一些或明或暗的細節(jié)錯誤,讓學生在不斷地糾錯中形成屬于自己的閱讀認知。
教師借助引導學生尋找自己的錯誤的教學方式加強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是學生在后續(xù)的預讀活動中更加注意細節(jié)。同時在課后開展有效的課堂總結,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觀念。
當代的語文閱讀教學正向著全面性、多元性發(fā)展,更加注重學生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體現。因此,教師應該明確自身在教學中所處的“角色”,從而實現更加貼合新課標的教學方式,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