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喜
摘要:電子技術課程是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課程,以下文章將對中職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進行探索,在教學當中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且對提升其實踐能力進行探究。中職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改革主要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分別是任務分解、自我扎實以及師生并評。在這種全新的授課方式之下,需要針對老師、學生以及教學考核方式進行方式,教師需要做到和企業(yè)進行密切的合作,這樣可以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考核的方式在改革之后,也不再以一種單一的模式為標準,可以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讓學生提升對電子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并在之后和企業(yè)更好的結合到一起。
關鍵詞:電子技術;教學改革;探索;有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9-103
一、傳統(tǒng)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
(一)知識過于理論化
在開展電子技術課程的過程中,由于教學受到了課時的限制和要求,并且教學的方式長時間以來墨守成規(guī),漸漸的就形成了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實際進行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僅僅注重于講解理論知識,未能有效結合到實際的操作,這樣的授課是非常平淡的,也因此很多學生不能從根本上了解電子技術理論知識,更不要說運用課堂學習到的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的問題。除此之外,教師還未能注意到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以及學生團隊協(xié)作意識的培養(yǎng)。
(二)實踐性偏低
電子技術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往往過于注重對課本理論的研究,卻未能注重教授實際操作的注意事項,以及工作開展之前的準備工作。教師未能及時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也因此無法及時掌握當下企業(yè)對電子操作的最新要求,這樣以來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出現(xiàn)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不相符的問題。
(三)教學方法較為單一
目前中職電子技術課程開展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會借助PPT來開展多媒體教學,但是很多教師未能使用到豐富的信息資源,以及相應的多媒體設施,僅僅是將課本知識照搬到多媒體上。并且在開展授課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缺少有效的互動,老師只是一味講課,這樣的教學導致課堂氛圍異常枯燥,電子技術課程的開展未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下課之后,教師也未能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未能切實了解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情況。
二、弱化電子技術學科的特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中職院校在制定電子技術專業(yè)教學計劃時,要切實的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僅要傳授學生一定的專業(yè)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切實的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能力。對于電子技術學科的學習,要做到要以電子技術的實用能力為主線,從而更好的滿足對于所匹配崗位的能力,要做到將電子技術的學習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當中,這樣可以有效的弱化電子技術學科的特性,將電子技術學科的學科性、系統(tǒng)性、理論性逐步弱化【2】。
三、電子技術課程需要結合專業(yè)學習和教學活動
電子技術是現(xiàn)今人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重要學科,所以對于中職電子技術學科進行學習具有著極強的實用性。也因此,電子技術課程在整個職業(yè)教育課程體系當中應當具備著獨特的功能,不能將其當做是一種普通電子技術課程的學習,不同的專業(yè)也具有著不同的專業(yè)特點,也因此這對于中職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有了不一樣的定位。中職電子技術的教學需要在完成中職基本教學任務的基礎之上,對于一些其他的專業(yè)知識進行關聯(lián),根據(jù)電子技術的學習找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突破口,要切實的采取到“各取所需”的教學策略,有效的實現(xiàn)中職電子技術教學和專業(yè)職能學習之間的聯(lián)系。
四、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早在戰(zhàn)國時期,孔夫子對教育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現(xiàn)今教育也開始在改革的進程當中不斷演進,努力做到將課堂還給學生,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這些理念的提出都進一步證明出,教育的方式方法都需要以學生為中心,盡可能的提升學生自我學習的興趣,在實際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加強學生之間的討論和研究【3】。根據(jù)電子技術課程的特點進行分析,可以將課程分為三個主要的部分,分別是任務分解、自我展示以及師生并評。
首先需要學生開始自評,學生需要對自身在進行設計和仿真模擬任務當中,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除此之外還需要將任務中出現(xiàn)過的錯誤進行分析并總結,這樣可以防止再次出現(xiàn)這種錯誤,這種自評可以達到班級內學生互相分享的狀態(tài)和良好的課堂氛圍。其次,學生之間需要進行討論和評價,每一個學生身上都有一定的可取之處,也會出現(xiàn)不符合實際操作以及實際加工條件的問題出現(xiàn)。最后老師需要對班級內學生做任務的具體活動進行總結和評價,并且提醒學生那些地方是需要繼續(xù)注意的,并幫助學生認知到仿真模擬和實際加工之間具體的區(qū)別所在。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子技術課程是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課程,教師需要及時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并根據(jù)當下的需求改善授課的方式。需要盡可能的將學生的理論和實踐操作結合到一起,跟上社會對電子技術專業(yè)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通過不斷改善課堂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對電子技術課程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周波.對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yè)課程改革的思考應用[J].讀與寫(上,下旬),2019,016(004):27.
【2】商聯(lián)紅.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科教文匯,2008.
【3】滿益彩,楊宏海.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yè)課程模式改革探索[J].數(shù)碼設計,2017,v.6(1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