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階段,高校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存在缺乏對實驗教學的正確認識、忽視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yǎng)以及實驗考核形式缺乏全面性和針對性等問題,嚴重阻礙了高校計算機實驗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升。由此,高校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育改革成為一大難點及熱點,亟待進一步探究?;诖?,本文通過分析高校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創(chuàng)新教育改革思路。
關鍵詞:高校;計算機;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改革
引言
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技術成為人們應該掌握的基礎技能之一,也是許多用人企業(yè)單位重點關注的基本技能之一。由此,高校作為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主陣地,不僅要加強對計算機專業(yè)人才的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還應促進學生整體計算機基礎操作與應用水平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應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因此要進一步重視計算機實驗教學的實施和改革創(chuàng)新。下面就主要探討高校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育改革中的一些具體思路。
1.高校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高校及計算機教師缺乏對實驗教學作用的正確認識。一方面,部分高校領導缺乏正確看待實驗教學的眼光,從而忽視對實驗教學的監(jiān)管,高校整體的實驗教學落實不到位;再加上領導不愿在實驗設備及實驗教學器材上投入過多的人力、物力及財力,因此,實驗教學環(huán)境較差、教學水平較低,難以支撐實驗教學活動的充分展開。另一方面,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重理論、輕實踐的影響,部分教師認為計算機實驗教學只是用來輔助、拓展理論教學的一種方法,對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和價值未形成充分的認識,從而導致實驗教學的開展大多流于表面,難以有效發(fā)揮實驗教學對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的作用[1]。
其次,忽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和培養(yǎng)。就目前實驗教學開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教師以采用灌輸、模擬和驗證等教學方法為主,其主要流程是教師先向學生講授相應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并通過大屏幕進行操作演示,然后讓學生參照指導書進行上機操作練習[2]。在這一教學過程中,盡管教師向學生講解了具體的操作方法和步驟,但缺乏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忽視了對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和培養(yǎng),難以真正了解學生是否能夠獨立完成相關操作和應用。
最后,實驗考核形式缺乏全面性和針對性。實驗考核是對學生計算機實際操作及應用能力測試的主要途徑,能夠為調整實驗教學內容、改進實驗教學方法提供參考依據,促進實驗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提升。然而,現(xiàn)階段的實驗考核存在諸多問題,從考核形式上來看,以筆試考核為主,機考占比不足,這難以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有效測試;從考核內容上來看,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考核,同時題型也多設置為填空題和選擇題等客觀類題目,這樣的考核內容,既不能體現(xiàn)學生的具體操作能力,也不能反映他們的操作熟練程度。
2.高校計算機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教育改革思路
2.1提高對實驗教學的認識與重視
計算機類課程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主要依靠實驗教學來完成,因此,高校及教師應該將實驗教學提高到與理論教學相同的位置,予以實驗教學應有的關注與認識。從學校層面來看,高校各層次領導要加大對實驗教學設備、方法和人才等的投入和引進,以此為實驗教學提供物質及組織保障。此外,高校還要注重對學校實驗教學環(huán)境的營造,加大實驗教學監(jiān)管力度,保證實驗教學各項活動落實到位,并聯(lián)合相關教師對實驗教學內容及方式進行優(yōu)化改進,以此不斷提升實驗教學的整體效果和水平。而從教師層面來看,計算機教師作為實驗教學的主心骨,是促進實驗教的有效落實和效果提升的關鍵力量,因此,教師不僅要提高對實驗教學重要性的成分認識,還要逐步促進自身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以及實驗教學能力的提升,那么,教師可以定期參加校內外開展的相關培訓活動,及時更新自己的計算機知識體系以及相應教學觀念與方法的升級,通過增強自身專業(yè)素質來促進實驗教學能力的提升[3]。此外,教師還要結合所帶班級的實際情況,通過積極調整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形式、改進教學手段等,調動學生參與實驗教學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從而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能力。
2.2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與培養(yǎng)
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并不是為了教給學生一套固定的操作方法和步驟,而是要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計算機思維,使學生能夠利用已有的計算機理論知識,發(fā)揮自身的直觀能動性,應用計算機來解決實際問題。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來設置難度不同的、側重點不同的實驗任務,并對原有實驗課程進行有機整合,積極開展具有綜合性和設計性的實驗教學活動,并盡量減少驗證類的教學活動,最大程度地讓學生在完成相應實驗任務的過程中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以此提升學生計算機實操與應用能力。同時,基于學生個體在認知、計算機素質以及主觀能動性等方面的差異,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實施分層教學的方法,即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和水平設置不同的實驗任務,從而保證基礎薄弱的學生能夠跟上整體的學習進度,并提升基礎牢固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2.3提高實驗考核的針對性和全面性
為提高實驗考核的針對性和全面性,可以在考核形式和內容上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對于考核形式的改進,要突破以往紙質考核的局限,積極嘗試機考的形式,并且在實施機考的過程中,要側重對學生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的考核,以此檢驗學生是否通過理論學習和實驗學習掌握了相應的計算機操作方法和應用技巧。與此同時,在對考核內容進行優(yōu)化時,計算機教師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調整內容中理論知識和上機操作的占比,可以將理論知識考核和實踐操作考核設置為三七比,事實上,合理的內容設置不僅能提升學生參與實驗學習的積極性,還能有效提升學生計算機的實際應用及操作能力。
結語
總之,實驗教學是計算機課程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效地開展能夠促進學生激計算機操作與應用能力的顯著提升,必須予以重視。為促進計算機實驗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提升,首先要提高對實驗教學的認識與重視,其次要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與培養(yǎng),最后要提高實驗考核的針對性和全面性。
參考文獻
[1]陳業(yè)友.高校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建設及實驗教學探討[J].科技視界,2021(02):63-65.
[2]馬卉芳.高校計算機實驗教學改革路徑探索[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40(06):129-130.
[3]傅菊春.高校計算機實驗教學改革[J].農家參謀,2020(17):168.
作者簡介:彭小勇(1976年5月),男,漢族,江西省南昌市人。學歷:本科。職稱:講師。單位:豫章師范學院。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