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珊 邵蔚 洪文韜 袁春濤
摘要:排灣族文化為給設計師拓展設計空間和思路,又有效地促進傳統(tǒng)民族服飾紋樣的提升和發(fā)展,以臺灣原住民族排灣族服飾紋樣為研究對象,解讀其服飾紋樣的文化內(nèi)涵。運用圖案設計與民俗文化的理論研究方法進行研究調(diào)研,結(jié)合排灣族服飾典型紋樣特征和屬性闡述了排灣族服飾紋樣的題材式樣;梳理出排灣族服飾紋樣的等級標志、祖先敬仰、生殖崇拜等文化內(nèi)涵。研究結(jié)果表明,排灣族服飾紋樣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具有獨特的審美意識和地域文化,彰顯出排灣族人對美好憧憬的追求。
關(guān)鍵詞:臺灣排灣族;服飾紋樣;文化內(nèi)涵;傳承
本文通過調(diào)研排灣族盛裝的服飾紋樣,分析其藝術(shù)特征,闡述其文化內(nèi)涵,為現(xiàn)代設計提供廣闊的靈感來源,借鑒民族服飾紋樣的精髓進行再創(chuàng)造,使排灣族服飾文化在創(chuàng)新設計中得到傳承與運用。排灣族服飾紋樣取材廣泛,寄予了美好的愿望,具有非常高的審美價值。隨著傳統(tǒng)服飾文化保護政策的實施及人們對個性化服裝設計的需求,服裝設計提倡“繼承、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設計理念,民族服飾紋樣的表現(xiàn)技法與藝術(shù)特征越來越受人們關(guān)注,對民族服飾文化的研究也成為服裝設計師新的研究方向,呈現(xiàn)出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融合、民族與時尚的融合。
一、臺灣排灣族服飾紋樣概述
排灣族服飾紋樣的表現(xiàn)主要運用印染、刺繡、貼飾、綴珠、夾織等裝飾技法。刺繡是用彩色線通過線跡的不同組合形成裝飾圖案;貼飾是在布料上剪出紋樣,縫合在服裝上的裝飾技法;綴珠是用線將多種色彩的琉璃珠穿起來,懸綴于服裝上形成裝飾紋樣;夾織是排灣族最傳統(tǒng)的手工織造方法,大都以苧麻或棉紡線,織造面料時緯紗選用多種顏色的紗線織入,形成花紋。紋樣裝飾材質(zhì)的色彩主要有橙色、黃色、綠色、紅色等,色澤艷麗。
二、臺灣排灣族服飾紋樣的題材
排灣族服飾紋樣通過不同設計手法與題材選取反映本民族的民間信仰,反映出民族的特色同時折射出本民族的文化意識。排灣族服飾紋樣大都以人物、動物、植物、器皿等祖先創(chuàng)生的神話傳說作為設計題材,傳承著歷史文化,寄托著思想情操,具象或者抽象地表達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2.1人物紋
頭像紋頭像紋分為女子頭像紋和男子頭像紋,通過具象或者抽象的簡單線條勾勒出人頭的形態(tài),頭像紋大都以盛裝男女頭像作為選題,貴族才可使用該紋樣,部落中有特殊貢獻的平民,可由頭目賜予使用該紋樣。頭像紋主要運用的部位有前衣襟、后背、領口、袖口、底擺、套褲等部位。表現(xiàn)這種紋樣的裝飾手法主要有蠟染、綴珠、刺繡。人形紋是為紀念祖先而使用的紋樣,表達對祖先的崇拜與敬仰。
2.2動物紋
排灣族的蛇紋大都以百步蛇為題材進行設計,百步蛇喻為排灣族人的始祖,將蛇紋裝飾于服裝上表達對祖先的敬畏與重視。蛇紋有雙蛇紋和單蛇紋2種,雙蛇紋靜態(tài)效果較強,大都為兩蛇與陶壺結(jié)合設計,呈對稱形式;單蛇紋動態(tài)效果較強,大都以蛇盤繞于器皿上進行設計。在圍裙、套褲、前衣襟、袖中、后背、上衣底擺、裙裝底擺等部位運用蠟染、綴珠、印染等手法裝飾。蝴蝶是始祖的象征,蝴蝶紋大都設計成飛舞的形態(tài),輕盈美麗,寓意著對幸福美好的追求。該紋樣大都采用綴珠和刺繡的手法裝飾于前衣襟、圍裙、袖口、袖中等部位。
2.3植物紋
植物紋樣大都選用百合花作為設計選材,如圖5所示。傳說遠古時候,頭目的始祖在百合花中誕生,該紋樣寓意著始祖的誕生。百合花紋用具象設計手法將百合花、花葉、陶壺組合設計。該紋樣主要運用印染、綴珠、貼布、刺繡等手法裝飾在服裝的前衣襟、后背、套褲前片、裙裝底擺。
2.4幾何紋
幾何紋樣是排灣族服飾中運用最多的服飾紋樣,造型簡潔,變化豐富,藝術(shù)感強,圖案中蘊含著神秘與純樸。主要裝飾在服裝的邊緣,能夠較好地展示出重要部位的節(jié)奏感。該紋樣的裝飾手法主要有貼布、綴珠、刺繡。裝飾于領口、門襟止口、袖頭、服裝各個底擺邊緣等部位。
2.5器皿紋樣
陶壺代表祖先,是原始文化中始祖保存。陶壺紋多以對稱紋樣設計,寓意祖先文化始終銘記于心。該紋樣裝飾部位主要在前衣襟、后背、裙裝底擺、袖中、圍裙邊緣等部位。裝飾手法有刺繡、蠟染、貼布。排灣族服飾紋樣的特點服飾紋樣是一種能夠傳達文化的視覺信息符號,運用不同的設計形式,增添服飾的視覺沖擊力。通過對排灣族服飾紋樣的題材種類、表現(xiàn)技法、象征意義的分析,從中歸納出排灣族服飾紋樣的民間藝術(shù)特點。
三、排灣族服飾紋樣的特征
3.1素材廣泛
服飾紋樣的素材多種多樣,人物、動物、植物、器皿、幾何紋樣都可作為設計的主題,素材源于生活,表達出族人對生活的熱愛。人物和動物題材在服飾紋樣中最為常用,多為對祖先的崇拜,試圖得到祖先的庇護;植物紋樣多運用其擬人化的品格寓意;器皿紋樣是萬物創(chuàng)生的圖騰崇拜;幾何紋樣是動植物紋樣異化出的紋樣。服飾紋樣既表現(xiàn)出原有的自然現(xiàn)象,也呈現(xiàn)出抽象化的情感象征,紋樣設計中融合了神話、歷史、信仰、風俗等因素,寓意豐富,取材廣泛。
3.2造型簡潔
紋樣造型有具象和抽象2種,將點、線、面等元素按一定形式排列和組合,構(gòu)成不同的造型,種類豐富,變化多樣。點元素運用的較少;線元素有直線和曲線2種,直線多做紋樣邊緣的邊框設計,曲線多做紋樣輪廓的勾勒設計;面元素采用自由分割的形式,起到增強紋樣動感的效果排灣族服飾紋樣的文化內(nèi)涵排灣族服飾紋樣的題材大都取自日常生活元素,蘊含著精神意識,承載著人文價值,在設計服飾紋樣時做到紋必有意的主題思想,紋樣演變成排灣族人的精神寄托,其文化內(nèi)涵主要概括成以下幾種。
結(jié)語
排灣族服飾紋樣運用到現(xiàn)代服裝設計中,可使款式簡單的服飾呈現(xiàn)出斑斕色彩的效果。排灣族服飾紋樣多源于自然界萬物的神話傳說,經(jīng)過歷史文化的沉淀,著重體現(xiàn)民族的特色和力量,傳遞出人們對祖先的崇拜與圖騰信仰,對美好景象的向往,審美價值較高,歷史積淀悠遠,文化內(nèi)涵深厚。研究排灣族服飾紋樣的外在形式與內(nèi)在文化,攝取其藝術(shù)精髓,為現(xiàn)代服裝設計提供豐富的靈感來源,為民族裝飾藝術(shù)傳承做貢獻,既保民族技藝的神韻又呈現(xiàn)全新的視覺表達,形成具有特色的設計作品,讓民族服飾文化呈現(xiàn)出獨特的文化魅力。